平时生活中,尽量少说三句话,损人还不利己,当心福气慢慢溜走
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在国内的影响力,甚至比土生土长的道教,还要略胜一筹。佛教信徒的数量占比不小,或许每个人身边都有信佛之人。
学佛其实是一种修心的过程,就是去除“贪嗔痴”的过程。这个过程看起来容易,但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否则佛教徒个个都会是得道高僧。
佛教中有“造业”一说,放到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中来看,“造口业”则是很多人都意识不到,却时刻都在做的事情。总会有人说丧气话,但这些话说多了,运气只会越来愈差,最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便很难从中跳脱出来。
今天笔者给大家介绍的这三句话,就是运气不好的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语,损人还不利己,当心福气慢慢溜走。
大家可以看看自己是否也有这样的习惯,如果也经常说这些话,还是尽早改掉比较好。
大家是否也经常听到别人说这句话,或者别人对自己说这句话。乍一看,这句话似乎挺有道理,感觉就是在劝告别人要心胸宽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是很多人常有的观点。
比如在公交车上,有人不小心被踩了一脚,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态度。有人会和和气气地接受对方的道歉,也有人会对其严加指责,甚至是恶语相向。对于这样的小事情,自然还是宽宏大度一点比较好。
但这句话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若是你自身利益被别人侵害,还能淡然的对自己说出这句话,或许你确实是一个善良的人。可若仅仅只是用这句话去劝诫别人,就怕是有点不合时宜了。
每个人都有原则和底线,可能在你看来并不是什么大事,但是这确实别人为人处世的原则,是别人行为准则的红线。这时候若是不分青红皂白就劝别人不要计较了,这岂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吗?
所以尽量不要把这件事情挂在嘴边,无论是对别人还是对自己。很多人在受到伤害的时候会选择息事宁人,放任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美其名曰是大度,实则是懦弱。
久而久之,别人就会一直欺负你,该保护自身利益的时候就决不能退缩。此外,更不能随随便便去劝诫别人,除非你知道整个事情的原委,否则就不要随便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句话想必很多人都听过,很多人一看到这句话,就会联想到那些令人头疼的“熊孩子”。这类小孩因为父母疏于管教,显得十分调皮,总是在外面闯祸。
其实孩子闯祸并不是什么大事,重要的是身为父母,面对孩子闯祸之后的态度。大部分父母在孩子犯错之后,就会趁机教育孩子,甚至是批评孩子。
这时候别人出于好心,可能会说一句“还是个孩子,算了吧”。这只能体现别人大度,不想跟孩子计较,但做父母的还是应该对孩子严加管教。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孩子闯祸之后,这句话从孩子父母嘴里说出来,这时候事情就会比较严重。
很多时候,不能因为是孩子,就不需要承担责任。笔者想起之前的一则新闻,一对情侣去餐厅吃饭,旁边是一家人聚餐,其中有几个调皮的小孩子。
当时这对情侣中的女子去上厕所,但是隔壁的一个男孩竟然去厕所门外偷看。女子将这件事告诉男孩的母亲,没想到这个母亲对女子恶语相向,甚至一再强调“他就只是个孩子,看一看有什么大不了?”
现在的青少年大都早熟,他们接触到的信息要比父母想象中的多很多,这件事情本来就是孩子父母的过错,如果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想必孩子也不会做出这种恶心人的事情。
有时候母亲的态度更是寒心,难道一味的袒护和溺爱就是对孩子的疼爱吗?并且孩子的价值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有这样的母亲,很难想象孩子长大以后会是什么模样。
“谁穷谁有理”更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病态现象,如果在马路上,看见一辆豪车和一辆电瓶车相撞,人们肯定会下意识的同情后者,甚至给后者幻想出很多可怜的身份。
这种情况下,人们很少会去理性的分析谁对谁错,就觉得有钱人应该体谅穷人,应该让着穷人。
公平应该属于每一个人,别人再有钱,那都是通过双手辛辛苦苦赚来的,任何一个阶层都会有好人和坏人,不能一概而论。当代社会,但凡是肯吃苦,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能给自己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
如果有人甘愿止步于贫困的生活,又有什么资格去要求别人可怜他呢?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每个人都在用力的生活,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对别人道德绑架。
希望大家可以理性、客观的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而不是一味的偏袒弱者,这对于他们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情。穷人可以通过双手创造价值,父母也应该为孩子价值观的生成负起责任,这样社会才能更加美好,才能取得更多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