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送灯
小时候,每逢农历正月十五,除了一家人在一起围火炉吃汤圆外,最具传统意义的活动就是给逝去的先人送灯,寄托浓浓的哀思和深深的祝福了。
那时灯不像现在的五花八门,仅有煤油灯和蜡烛两种。由于蜡烛的燃烧时间短,再加上价格比较贵,人们常常选用煤油灯。灯的制作很简单,通常把竹竿的一端劈开,把竹篾折成圆弧状,取一硬酒盒,把酒盒的中间部分剪开,在四周糊上透明的薄膜或者彩纸,然后,在酒盒的底部放上用泥巴做的灯座,再取一只大萝卜,切下一端,把中间掏空,倒入煤油,用棉线做灯芯,稳稳当当地放进早先扎好的灯座上,用火柴点亮就算做成了。
为了让先人们尽早享受到灯光,很多人家都是早早把灯给做好了,我们也是如此。傍晚时分,在大人的带领下,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挑着灯笼,向坟地走去。
到了坟地,通常会先祭奠一番,把鞭炮点燃,然后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向先人们磕头,按照先人们的辈分,从高到低,逐个把灯笼放在坟前,告诉他们元宵节到了,儿孙后代早早把灯给送来,让他们把灯接好,好照亮他们天堂的路,让他们感受到光明和后辈们的思念与祝福。
如今,父亲已去。在他的坟前,任微弱的灯光在朦胧的夜色中摇曳,想象着父亲在世时的慈爱与关切,不禁泪如泉涌。一座坟茔父子分离,一抔黄土阴阳相隔,再也不能与父亲见面,再也不能承欢膝下说说话、谈谈心、撒撒娇了,再也听不到您的谆谆教诲,再也享受不到您无微不至的关怀了。心之痛、悲之切、哀之甚,难以言表。
四周,一拨拨送灯的人群游走在亲人的坟前,祭奠与追思先人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穿透夜空,让原本静寂的野外变得热闹起来。田野里,坟前点亮的灯笼,闪烁着点点灯火,在寂寥的旷野上飘忽,给寒冷的夜晚增添了一抹暖色,一丝怀念,一份孝道。
跃动的灯光里,讲述着一家人的亲情,融入了深深的牵挂,甚至还有难以名状的愧疚。是呀,亲人们把我们养大,供我们读书学习,就是为了让我们有个美好的未来。而我们,为了不辜负他们的期望,为了梦想告别家园,冬去春来,走南闯北,在喧嚣的尘世,用自己的努力和实干,去竞得一个养家糊口的岗位。这期间,情感的世界里虽装有那抔黄土,更多的却是现实的无奈,平时鲜有时间去坟前祭拜,和先人们说说心里话。
每逢佳节倍思亲。唯有在这万家团聚、辞旧迎新的上元之夜,趁着送灯的间隙,才有时间去感悟亲情的珍贵。
在凄冷的风里,对父亲无限怀念的思绪被闪烁的灯光一寸寸拉长,绵延在苍茫的夜空里,任往事电影般一帧帧浮上心头,思念的泪水如断线的珠子,洒落在坟前的土地上,弹奏出一曲哀婉的歌。
此刻,跪拜在坟前,看闪烁的灯光,赛过城市璀璨的烟花。天上、人间、地下,烟火、灯光、夜色,一片肃穆,一片祥和,一片温馨。
作者:刘广申,笔名临湖听月,联合国非官方事务机构签约诗人,凤凰河南社长。主张以诗意的语言抒写诗意的生活。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