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智谋:“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鬼谷子智谋:穿好衣服,以礼待小人

  生活中,随时都有可能出现人际矛盾,如果不加控制就会由小变大,到时想补救都来不及了。

  鬼谷子说:“生事者,几之势也。”任何事态的发生,都是从细微的变化开始的。“故墙坏于其隙,木毁于其节,斯盖其分也。”所以,墙壁通常因为有裂缝才倒塌,树木通常因为有节疤而折毁,这都是理所当然的。这句话提示我们,控制事物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前预防,引申到人际交往中就是别轻易得罪小人。

  为人处世,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都不可避免地会碰到小人。职场中的“小人”随处可见,他们的造谣生事、挑拨离间、兴风作浪很让人讨厌。与小人打交道时务必考虑周全,最好不要与其发生正面冲突。因为小人会不择手段地算计人,即使你再聪明也会防不胜防。

  唐朝的杨炎和卢杞两人同任宰相。杨炎善于理财,文采也好。而卢杞除了巧言善辩之外,别无所长。他嫉贤妒能,使坏主意害人是拿手好戏。同在政事堂办公,杨炎不愿同卢杞同桌吃饭,经常找借口在别处单独吃饭。这使卢杞怀恨在心,他千方百计地想陷害杨炎。

  当时,有一个藩镇割据势力梁崇义发动叛乱,德宗皇帝命令另一名藩镇李希烈去讨伐。杨炎觉得不妥,说:“李希烈为人凶狠无情,没有功劳却傲视朝廷,若是在平定梁崇义时立了功,以后更难以控制了。”

  德宗已经下定了决心,对杨炎说:“这件事你就不要管了!”杨炎不把德宗的决定放在眼里,一再表示反对,这使对他早就不满的皇帝更加生气。

  不巧赶上天下大雨,李希烈一直没有出兵。卢杞知道这是扳倒杨炎的好时机,便对德宗皇帝说:“李希烈之所以拖延不肯出兵,正是因为听说杨炎反对他的缘故,陛下何必为了保全杨炎的面子而影响平定叛军的大事呢?不如暂时免去杨炎宰相的职位,让李希烈放心!”

  这番话看上去完全是在为朝廷考虑,也没有一句伤害杨炎的话。德宗皇帝果然信以为真,免去了杨炎宰相的职务。

  从此卢杞独掌大权,杨炎自然就在他的掌握之中。杨炎在长安曲江池边为祖先建了座祠庙,卢杞便诬奏说:“那块地方有帝王之气,早在玄宗时,宰相萧嵩曾在那里建立过家庙,玄宗皇帝不同意,令他迁走。现在杨炎又在那里建家庙,必定怀有篡位的野心!”

  听信谗言、早就想除掉杨炎的德宗皇帝便以卢杞这番话为借口,先将杨炎贬至崖州,随即将他杀死。杨炎刚愎自用,把对卢杞的蔑视表现在明处,最终被卢杞所害。

  “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可谓是为人处世中与小人打交道的至理名言。小人特别善于琢磨别人,敢于为极小的恩怨不惜付出大代价。冲突起来,你纵使赢了小人,也会付出代价,惹得一身腥。所以,对于那些既不要脸又不要命的小人,还是避一避为好。

  唐“安史之乱”平定后,有一天,郭子仪正在生病,同僚卢杞前来探望。此人相貌奇丑,当时的人都把他看成是个活鬼。郭子仪听到门人的报告,立即让身边人避到一旁不要露面。卢杞走后,姬妾们又回到病榻前问郭子仪:“许多官员都来探望您的病,你从来不让我们躲避,为什么此人前来就让我们都躲起来呢?”郭子仪微笑着说:“你们有所不知,这个人相貌极为丑陋而内心又十分阴险。你们看到他万一忍不住失声发笑,那么他一定会心存忌恨,如果此人将来掌权,我们的家族就要遭殃了。”

  后来,卢杞当了宰相,极尽报复之能事,把所有以前得罪过他的人统统陷害致死,唯独对郭子仪比较尊重。这件事充分反映了郭子仪对待小人的办法之高明。

  明智者心中时刻牢记“警惕”两字,力戒给他人留下把柄,同时以“不得罪”为上法。明智的做法是:别和小人们过度亲近,但也不要嫉恶如仇地和他们划清界线。因此,与奸诈狡猾的人来往,最好“虚与委蛇”,似是亲密,实是时时戒备;似是尊敬,实是求其疏远。只有如此,才能使其无机可乘。

  如果你遇到这么一位上司,你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多点头,少摇头,唯唯诺诺是最佳选择。但你要多一个心眼,万一他要你做的事是一个圈套,你也不必当面翻脸,只需找借口推诿不干即可。碰到这样的同事,最好的应付方式是敬而远之,能避就避,能躲就躲。办公室里他要亲近你,找一个理由立即离开,做事不要和他搭伴儿。

  善于处世者对付小人的策略是不轻易敞开内心的大门,而是以此作为护卫自己的屏障。只要藏好自己,时刻警惕小人的“偷袭”,那么你就找到了防范小人的最好方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