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有效教学模式》读书心得
这个寒假,我阅读了《中小学有效教学模式》一书,一边读书,一边有了许多的收获.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想要教好学生,首先要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差异性,不仅了解学生的普通智力、特殊智力、先前成就,还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人格特性、同辈群体、社会环境。这些方面,都影响着我们对学生的理解。我觉得,对学生的了解,不仅仅只通过课堂,还可以通过任何一个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或者通过周围的伙伴朋友,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我们班上有一个孩子,在一二年级的时候,表现很突出,在各科老师眼里,是一个懂事,积极,上进的孩子。可是当我接手这个班之后,自我、沉默、孤独、对什么事都无所谓,成了这个孩子新的标签,所有的老师都察觉到了他的变化。每次我找他聊天,他都不愿意多说什么。后来,我找到他在班上要好的几个学生交流,了解到,他是因为三年级分班,没有和最好的伙伴分在一个班里,心里十分难过。明白了原因,我给他分配到了一个气氛活跃,和谐友好的一个小组,并且找了一个活泼热心的孩子跟他坐同桌。一开始,效果并不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课堂上有很多需要小组互动的环节,这个孩子渐渐融入了小组的活动中。大概一个月之后,这个孩子的状态明显不一样了,在小组中,他听从组长的分配,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与组内成员合作沟通。课下,也能看到他与小伙伴在走廊操场玩耍,看到你他会主动问好,或者问你有没有需要他帮助的地方。我们都欣喜与他的变化,我自认为自己做得很不错,可是读了书之后才发现,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做到位,或者没有涉及到,书中的信息给了我新的思路。
只读了三章内容,感觉信息量很大,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消化,这些内容让我之前教学中的疑惑得到了解决的方法,也给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假期中,我将继续研读其他章节,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有效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