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2019——故宫

每年一下雪,故宫在北京人的朋友圈里面就会被刷屏。

来自朋友圈乐儿分享的图片

今年,故宫刷屏刷的早。现任的单馆长,把老气横秋的故宫,运作成了网红,了不起。过年前两天去参观,虽然开了二十来个检票口,但依然排起了长队。

已经记不清上次去故宫是什么时候了。老爸倒是记得,他上一次是1973年是陪姥爷来的。四十多年前,故宫游人不多,姥爷连逛了两天,意犹未尽,临走把扇子都落在宫里了。

几万游客撒在故宫里的广场上不觉得多,但是每个宫殿的门口都乌央乌央的,不挤进人群,屋子里面的格局是完全看不见;午门的城楼上更是迈不开步子。

我倒是没有特别想挤进去的欲望。看着红墙金瓦,我就有些微醺了。

过年,故宫按照历史记载,恢复了门神和春联,还有繁复高大的宫灯。这些心血,体现了工作人员的敬业。不过我对此并不太在意。

沧桑的螭首、斑驳的藻井、锃亮的铜缸、齐整的脊兽,看着就有种说不出的亲切。多年不见,别来无恙?

从故宫的东华门出来,是三十多年前再熟悉不过的地方了,天天上下学都要经过呀。街角的小酒馆已经变成了内联升,当年榆木桌上的散装啤酒和下酒小菜,长条凳上侃大山的市井言语,和街对面的早餐铺、灌肠店,一起烟消云散了。

街东侧的大杂院已经被整饬的,都是大户人家的模样了;西侧倒还是原来的格局,很多临街的屋子都开拓成了铺面。老妈时不时的停下来,这是谁谁谁住的地方、那是某某某住的地方,都是老相识。

这一个镜头都装不下的大院落,早已不是当年升斗小民的住所了。

不经意一抬头,诶呦,正是当年住过的大杂院啊!推门进去走两步,这就是我当年和小伙伴一起驰骋的乐园吗?这就是我当年充满邻里温馨的院落吗?原来是这么逼仄这么拥挤啊!现实和记忆中的反差太大了,就不拍照了吧;还是记忆中那个院子,更可爱些。

出门和新住户聊了两句,听说今年可能要被腾退去通州了,紧随市政府的脚步。嘿,老城里头,这是不能有普通老百姓的炕了?

再奔南,就到了长安街了。快到南池子口的时候,是个十几年前修的街心公园,沿着城墙一溜东西走向。如今不知道为什么给圈上了,三两个管理人员在里面袖着手聊天。

圈了的东西其实多着呢。

小时候,爬过天安门前的石狮子;在天安门广场上晚上乘凉啃西瓜;人民英雄纪念碑随便摸。现如今,都圈上了。

也有很多圈着的东西,被放开了。

当年,外国人只能在北京指定的圈里面溜达;中国人只能看圈定的书、圈定的电影和戏剧;也只能在圈定的地方生活。

很多圈子被打破了,同时也有很多新的圈子被立起来了。有破有立,进进退退。时代就是这样吧?生活就是这样吧?社会就是这样吧?人类,也就是这样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