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沙漠为屏障的古埃及:落后与危机
公元前3000年前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地区战事频繁,而当时的埃及则近乎歌舞升平。古埃及社会自发而独立地形成了。
没有任何考古证据可以证明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在公元前4000年以前有商贸往来,之后的一千年里,商贸往来仍然屈指可数。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有趣的例证,即两个平行发展而又互不影响的社会。至少,在它们发展的初期,这种相互影响微乎其微。
我们唯一确定的是,这一区域的人类沿尼罗河而居,汇聚形成小型城市,城市又逐渐扩大规模,进而相互斗争,就像在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河流域所发生的一样。在公元前3100年前后,传奇的纳尔迈武力统一了上下埃及,与向敌人敞开大门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地区不同,整个尼罗河流域周边都有沙漠能够防御其他民族的入侵。古埃及的军队只用于维护内部秩序,来确保这个寿命如此悠长的王国的统一。那时埃及唯一的敌人便是利比亚沙漠上的游牧民族,南面的努比亚人也偶尔搅扰,还有在中央政权的虚弱时,帝国一些边缘地区的行政长官可能突然叛变。因此,由于缺乏较大的威胁,古埃及的军队在这一时期总是维持在较小规模。此外,这一尼罗河国家由于地理隔离,与科技进步几乎绝缘,无论是广义的科技创新,还是专用于战争用途的科技创新。古埃及人用河运来解决重物运输问题,而在从港口到目的地的短途运输中,则用驴扛运包裹,或者使用人力拉动放在滚木上的滑板系统来进行运输。因此,古埃及人无视乃至轻视车轮和运输马车的使用,他们自然也不认为这些发明对于战争有何助益。他们集中发展那些对他们来说更实用、更不可或缺的技术,比如为了满足记录大量的农牧业生产所需的文字、与运河建设相关的技术、运用到大型寺庙和墓葬的建造技术,以及采石和石刻技术等。
古埃及的主要武装力量只有法老的护卫队。这支护卫队虽然训练有素,但是规模有限,此外还辅以由利比亚和努比亚弓箭手构成的小型的、临时的雇佣兵团。古埃及在境外主要的军事活动,也仅仅是一些以惩罚和洗劫为目标的近攻,或为保护通向努比亚、利比亚和西奈半岛的商路,而几乎没有吞并其他地区的野心。在紧急情况下,法老会把所有能使用武器的男性召集起来,一旦危机解除,每个人都回归各自的老本行。
古埃及帝国在公元前2050年前后解体,随即迎来了第一个中间期,在公元前1900年前后又被重建了起来,形成了中王国。它配备了更强大的常规武装力量,实行每100个男性征1人的强制兵役,此外还要加上法老的近卫队和外国雇佣军。在这段时期,埃及人在帝国南部的努比亚建造起要塞,并在三角洲东边建造了“王子墙”以防止来自亚洲的入侵者从东边进攻,还进一步加强了巡逻。但是,帝国并没有因为这些变动而开始使用新的青铜武器,也没有配备战车,因此相较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地区的民族,古埃及的技术落后显而易见。对于他们来说,沙漠仍然是主要的屏障,截至当时,埃及人还没有遭遇过猛烈的进攻,对他们来说,沙漠一直十分有用。当然,也有旅行者、商旅和一些来自东方的移民到达埃及,但是埃及还未直面过真正的侵略。他们自觉安若泰山,无须探索制造新式武器装备的技术。但是,这一自信很快给他们带来了致命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