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吴亡国君主之形态比较

《三国演义》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蜀、吴灭亡,虽说是大势所趋,难道没有一点人为因素吗?

近读三国,看到最后,眼见蜀吴亡国君主的表现,颇有感慨,于是写下了下面这些文字。

先来看看蜀国后主刘禅的表现。

蜀亡后,刘禅被送到魏国的洛阳,司马昭责后主曰:“公荒淫无道,废贤失政,理宜诛戮。”大家注意看这里,司马昭用了一个“责”字,俨然是以上对下、以强对弱的口气!司马昭何许人也?只不过是魏国的一个重臣,而刘禅虽说是一个亡国之君,可那也是一国之君呀?司马昭怎么能用这个“责”字呢?况且,即使刘禅荒淫无道、废贤失政,那也是蜀国的事,关你魏臣司马昭个腰疼啊?想来想去,司马昭也只是想借此来个下马威,给刘禅一点颜色看看。如果刘禅能识破司马昭的伎俩,给司马昭一个有力的回击,司马昭也不能把刘禅怎么样。可你猜刘禅怎么着?《三国演义》里说刘禅听后“面如土色,不知所为”。于此可以看出,刘禅不但愚蠢,而且胆小如鼠。

次日,刘禅亲自到司马昭家里拜谢。昭设宴款待,先以魏乐舞戏于前,蜀官感伤,独后主有喜色。昭令蜀人扮蜀乐于前,蜀官尽皆堕泪,后主嬉笑自若。看,刘禅连一般的蜀官都不如,惟知享乐,一点儿血性也没有。难怪司马昭感叹道:“人之无情,乃至于此!虽使诸葛孔明在,亦不能辅之久全,何况姜维乎?”

席间司马昭问刘禅:“颇思蜀否?”刘禅:“此间乐,不思蜀也。”须臾,刘禅起身上厕所,原蜀官郤正跟至厢下:“陛下如何答应不思蜀也?如果他再问,可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蜀地,乃心西悲,无日不思。晋公司马昭必放陛下归蜀矣。”刘禅牢记入席。酒将微醉,司马昭又问曰:“颇思蜀否?”刘禅拿郤正教的话来回答,欲哭无泪,遂闭其目。昭曰:“怎么那么像郤正的话呢?”刘禅睁开眼吃惊地说道:“一点儿也没错,就是他教我的。”昭及左右皆笑之。

这个刘禅真是呆到了极点,别人怎么教,他就怎么说,一点儿主见也没有,而且不知变通。最有意思的是他这个蠢样“欲哭无泪,遂闭其目”!演不像就别演,还要强装,真是弱智!所以一向维护汉统的《三国演义》也感叹:“追欢作乐笑颜开,不念危亡半点哀。快乐异乡忘故国,方知后主是庸才。”

这样的庸才皇帝,亡国也活该!

再来看看吴主孙皓的表现。

吴亡后,吴主孙皓也被解到洛阳。孙皓登殿稽首以见晋帝。晋帝司马炎赐坐曰:“朕设此座以待卿久矣。”孙皓回答说:“臣于南方,亦设此座以待陛下。”帝大笑。虽说孙皓是卑躬屈膝来见司马炎的,可在人格上孙皓一点儿也不示弱,你想抓我当俘虏,我也很想抓你当俘虏呢!只不过上天不保佑我罢了。

司马炎的侍臣贾充问孙皓:“闻君在南方,每凿人眼目,剥人面皮,此何等刑耶?”孙皓:“人臣弑君及奸回不忠者,则加此刑耳。”贾充默然甚愧。贾充为什么很惭愧?因为他就是助司马炎纂魏的帮凶,即孙皓所说的“人臣弑君及奸回不忠者”,他怎能不惭愧呢?一个亡国之君扇了一个奸佞小人一记重重的耳光!

由此看出,孙皓是一个有血性、有胆气,也很机智的人,他的亡国,多多少少有点儿遗憾的味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