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和“徙”

在3月6日的作业中,对,就是抄写《大雁归来》的词语,有一个突出的现象:很多学生把“迁徙”的“徙”写成了“徒”!数量有多少呢?或者说,在我心目中“很多”有多少呢?告诉你,69个学生中有20个写错!就是七分之二吧,三四个人里就有一个写错。

我特别生气。

当然生气这些学生眼睛有问题,看不到这两个字的细微差别。但让我更生气的是,这两个字我是讲过的!讲过又怎么样?讲过也不记住。讲几遍也不见得记住。所以啊,我猜想,这些学生耳朵也可能有问题。这些学生里面竟然有几个还是好学生,匪夷所思吧?

“徒”和“徙”是两个形声字。

先说“徒”字。

在我们识字的过程中,这个“徒”字是先出现的,已经先入为主了,所以相对“徙”字的认识,它可能变成了个干扰字。

“徒”的小篆字形为:

左边这个部件“辵”读chuò,义为“行走”、“跑”等,是“徒”字形旁;右边的“土”当然表音了,只能作声旁。所以说,“徒”是个形声字。

“徒”的本义就是“步行”,因为《说文解字》字里说“徒,步行也”。

后来,“徒”的字形发生了变化,左下的“止”移到了右下。然后一直沿用至今。不管怎样,我们把右上角的“土”字当声旁,看到“土”能想到“tú”就行了,其余的部件联合起来当形旁。

“徒”有三个基本义项:一是本义,动词,义为“步行”,例如“徒步”、“徒行”等;二是名词,义为“人”、“某一类的人”,例如“徒弟”、“囚徒”等;三是副词,义为“白白地”,例如“徒然”、“老大徒伤悲”等。

怎样快速记住这三个义项呢?

你只要看字形,运用形声字知识,就能很快记住它的第一义项“步行”。然后“步行”就是“跑腿”,像那些勤务兵、弟子等都是以“跑腿”为基本任务,他们都是某种身份的“人”。最后,那些弟子们的跑腿里面肯定有一些是白跑的,就是弟子气喘吁吁地跑了一圈回来满以为有极大功劳时,师傅来了一句“没事了”那种,这就是“白白地”。

再说“徙”字。

对“徙”字的认识当然是靠后一些了,比较不常见,比较陌生。

“徙”的小篆字形为:

当然,“徙”也是形声字,左边是形旁,右边是声旁,看到“止”(zhǐ)就要想到“徙”(xǐ),它们的韵母是不是一样?后来,“徙”的字形和“徒”字一样发生了变化,左下的“止”移到了右下。

“徙”的字义比较单一,左边“辵”表示“行走”,右边“止”也表示“行走”,两个合起来,就是“走啊走”的意思,所以《广雅》里说“徙,移也”。在现代汉语里,“徙”的组词能力比较弱,也就“迁徙”、“徙居”一类词里能用到。对了,我们学过的一句古诗里也用到了,就是“徙倚欲何依”。

最后,总结一下,“徒”和“徙”这两个字长得像,意思也相近,但还是有区别的。从字形上看,主要是右上角不同。从读音上看,当然是不同的。从字义上看,“徒”字义项多,“徙”字义项少。

你搞明白了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