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阴不足论

脾阴不足论

作者/许宝峰

经义:

1.《素问·五运行大论篇》:“脾,其性静兼,其德为濡。”

2.《素问·平人气象论篇》:“藏真濡于脾。”

3.《素问·玉机真脏论篇》:“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傍者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5.《素问·示从容论篇》云:“四肢懈堕,此脾精之不行也。”

古论:

1.缪仲淳《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胃气弱者则不能纳,脾阴亏则不能消,世人徒知香燥温补为治脾虚之法,而不知甘凉滋润益阴之有益于脾也。”

2.周慎斋《慎斋遗书·卷七·虚损门》:“用四君加山药引入脾经,单补脾阴,再随所兼之证而用之,俟脾之气旺,旺则土能生金,金能生水,水升火降矣。”

3.吴澄《不居集》:“古方理脾健胃。多偏重胃阴而不及脾阴。然虚损之人,多为阴火所灼,津液不足。”

4.薛生白:“心阴虚则易汗,肺阴虚则多咳,肝阴虚则火升,肾阴虚则发热,脾阴虚则便溏。”

5.曹庭栋《老老恒言》:“脾阴足则万邪息。”

6.唐容川:“脾阳不足,水谷固不化;脾阴不足,水谷仍不化也。譬如釜中煮饭。釜底无火固不熟,釜中无水亦不熟也。”

7.陈修园:“脾为太阴,乃三阴之长,治脾阴虚者,以滋脾阴为主,脾阴足,自能灌溉诸脏腑。”

8.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治阴症者,当以滋脾阴为主。脾阴足,自然灌溉诸脏腑也。”

9.朱丹溪《局方发挥》:“脾土之阴受伤,转输之官失职,胃虽受谷不能运化,故阳自升阴自降,而成天地不交之否。”

10.明·万密斋《养生四要》:“受水谷之入而变化者,脾胃之阳也。散水谷之气而成营卫者,脾胃之阴也。”

11.李东垣《脾胃论》:“脾为死阴,受胃之阳气能上升水谷之气于肺。”

今论:

1.徐景藩《脾胃病经验集》:“若脾气虚而经久不复,则脾阴可以随之而亏虚,或脾气虚导致脾阴虚。”

2.岳美中《岳美中医论集》:“小儿稚阳之体,多脾阴不足。”

3.干祖望《耳鼻喉经验》:“脾气虚弱,运化功能失常,则津液衰少,诸窍失养而为病。因此,脾虚津液不足,不能上行濡润咽喉,是导致慢性咽炎的重要原因。”

4.蒲辅周:“脾阴虚,手足烦热,口干不欲饮,烦满,不思食。”

论证:当前关于脾阳(气)虚方面的论述可谓多矣,脾阴虚却鲜少有人提及,此方面的论述,散见于古今医家的著作,也未能引起深入的探讨。

关于脾胃理论,李东垣偏重于脾胃之阳,忽视脾胃之阴,叶天上创立养胃阴学说,虽弥补了李东垣学说的部分不足。但后世又有以脾阳统胃阳,脾阴即胃阴。

脾位于中焦、主运化,疏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脾的功能,主要是通过脾阳(气)的升运而体现的。脾阳(气)升运,则生机洋溢活泼。但是,《内经》“人生有形,不离阴阳”。这一基本原理,脾脏未能例外。脾阴——脾脏功能活动的内在基础,在运化等机能中,起着辅助脾阳(气)的作用。脾阴濡润,方能津血充盛,脏腑机体得到滋养。

脾阴虚症状:脾气虚+阴虚内热

1.脾阴不足,失于濡运,则食少纳呆,或食后腹胀;化源亏乏,精微不布则倦怠乏力,形体消瘦;

2.营阴不足,虚热内生,则烦满、手足烦热,口干不欲饮,舌淡红少津,苔薄,脉濡而微数。

关于脾胃之阴,持论亦不甚一致。有认为无须分立,有主张理论上分开,治疗上不必过细分。

笔者认为脾阴与胃阴无论在理论上还是治疗上,都不应视作浑然一体,二而为一。当然,脾胃同居中焦,互为表里,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以及水谷精气的输布,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病理变化互相影响。因此,脾阴与胃阴彼此渗透,临床症状常可并见,治疗每每有相似之处。

但是,毕竟脏腑属性不同,二者各有特点:脾藏精气而不泻,胃传化物而不藏;脾阴系水谷所化生,具有灌溉脏腑,营养肌肉,辅助运化等作用的营液、脂膏;胃阴是由胃腑分泌,用以濡润食物、腐熟水谷的津液,脾阴主升,胃阴主降;脾阴虚多由内伤气血所致,胃阴虚多为热病伤津;

治疗上脾阴虚着重养阴和营,胃阴虚则偏于生津清热。可见,脾阴与胃阴概念有别,脾阴虚和胃阴虚并非一体。因此,养脾阴不能完全等同养胃阴,治疗胃阴虚也不能代替治疗脾阴虚。

治疗:

1.《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脾欲甘”,说明了补脾以甘味为主。

2.甘有甘温,甘凉、寒、甘淡平等区别。李东垣“甘温以补其中而升其阳”(《脾胃论》),是针对脾阳不足、元气下陷而言。

3.叶天士“急用甘凉濡润之品”(《温热论》),是就滋养胃阴而论。

4.甘淡之法,则宜于滋养脾阴。以脾阴不足,甘能补之;脾恶湿浊,淡能渗之;甘淡相合,扶正避邪,寓补于泻,补而不腻。且此类药物大多性平,既无育阴助湿碍脾之忧,又无温补助火动津之弊。

方:资生丸

药:山药、茯苓、苡仁、芡实、莲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