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全新的贝多芬,自此开始

贝多芬32首奏鸣曲继续更新啦!

此前已经为大家分享了贝多芬

《C大调第21号奏鸣曲》

《F小调第1号奏鸣曲》

《A大调第2号奏鸣曲》

《C大调第3号奏鸣曲》

(详情见文末链接)

今天将继续为大家更新贝多芬的《降A大调第26号奏鸣曲》,以下是详细中英文文本对照以及视频!
译者 | 郭建英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我们今天将要探讨四首优秀的重要作品,四首奏鸣曲,它们是作品第26号、作品第27号之一和之二,还有被称为《田园奏鸣曲》的作品第28号。我希望你们能听见我讲话。能听见吗?那就好。
这四首作品都创作于1801年,那一年在贝多芬一生中非常多产。这四首奏鸣曲给人们常说的早期阶段画上了终止。一般我们把贝多芬的32首奏鸣曲划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中期、晚期,那么第一阶段可以说结束在作品第28号。但是大家回想一下上次节目的内容,我们最后谈到作品第22号……它的末乐章是……在我看来,那首作品是贝多芬的最后一首最具有古典意义的奏鸣曲。而我们今天即将探讨的四首作品开启了一个非常实验性的、非常有趣的阶段。我们看到贝多芬突破新的领域,攀登新的高度,取得惊人的结果。四首中的每一首,当然这话对于32首都适用,每一首各不相同,都有独立的个性、各自的特点,但是这四首确实是进入了新领域新天地。我刚刚为大家弹奏了《降A大调奏鸣曲》,作品第26号的主题……这是一首四个乐章的作品,四个乐章的调性都是降A--三首降A大调乐章,而第三乐章“葬礼进行曲”是降A小调。所有这些乐章没有一首依循奏鸣曲式,而整部作品仍然被称为奏鸣曲,这是闻所未闻的新鲜事,这在贝多芬是首创,在前人中也从来没有人这样做过。写奏鸣曲用主题与变奏作为开始就已经不同寻常,但还不是没有先例……这是著名的莫扎特奏鸣曲,K. 331,其结尾是著名的《土耳其进行曲》。据我所知,这是先于贝多芬作品第26号的唯一一首以主题与变奏开始的钢琴奏鸣曲。但是说到底贝多芬的思维方式和莫扎特的非常不同。我总是认为在贝多芬和莫扎特之间很少有共同之处,而我前面已经说过贝多芬和海顿之间有很多共同之处,虽然说贝多芬做海顿的学生非常桀骜不驯、不怀感激之情。但是海顿也是一位写作变奏曲的大师,在他的交响曲、弦乐四重奏中都有例子。我们不妨回顾他的F小调变奏曲……这是他的一部非常深刻非常优秀的大作,贝多芬肯定也是知道的。
主 题
大家听到了《降A大调奏鸣曲》的主题,它本身就是神来之笔,非常深刻。我不懂为什么很多人总是说贝多芬不是一个很伟大的旋律作曲家,不是的话怎么可能写出在旋律上如此美丽的东西……前面八个小节之后马上出现变奏中的变奏……结束上半部分……第二部分……这里出现不对称结构之美,因为我们一直在按四小节四小节进行,现在出现一个十小节的乐句,然后再回到初始的对称结构……
我们现在面对的是32首奏鸣曲中最早的一首,我们有幸掌握有贝多芬的手稿。很遗憾,比这更早创作的奏鸣曲,手稿都散失了。能够读他的手迹当然非常奇妙。这份真迹保存在克拉科夫的雅盖隆大学图书馆。
第一变奏
贝多芬在给我们留指示的时候不惜笔墨--他做了很多力度标记。这支微妙的主题就充满了渐强、渐弱、重音、突弱、突强的要求,标注十分细致,完全不是非黑即白。现在我们开始一组变奏。第一变奏……我们可以追踪低音走线……他用主题旋律做变奏的基础,还有他的音符时值总是趋向越来越小,这里已经是六十四分音符(?)……我们还注意到他在运用不同音区的高明之处。他是一位作曲家兼钢琴家,是一位很了不起的技术大师,但是我们看到他并不是在从钢琴出发考虑问题,他运用低音区像是在处理中提琴……接下去是不同的乐器……现在是第二提琴……第一提琴……又是中提琴……一位伟大的弦乐四重奏作曲家显身了。他已经完成了最早的六首弦乐四重奏, 作品第18号。在钢琴奏鸣曲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四个分部、四声部结构,让我们联想到弦乐四重奏。
第二变奏
第二变奏来了……这里让人想到点彩派, 就是印象派绘画的一支,画布上是一个一个小点,结合在一起形成画面。大家在低音可以听到主题,右手奏出切分音予以充实。现在我从第二部分开始弹……力度只限于弱于更弱之间,同时不断有非常细微的重音,这些都是必须严格做到的。这段音乐又有些滑稽意味,它会让我想到是钢琴家的两只手失去协调。好像是这个倒霉鬼左右手都对不齐了。
转 调
接下来的东西,其新颖超乎想象……这是降A小调,在当时是很不寻常的调性,当然这不过是同主音小调,但是它的降号很多。我们过后会知道这首降A小调变奏为其后的伟大的葬礼进行曲打下伏笔,它到后面才出现而我们现在还不知道。我们听贝多芬奏鸣曲总要抱定第一次在听的状态,做到那样是非常好的。我继续弹……注意低音的突强而总体力度为弱,它们几乎带有恐吓的意味,我个人感觉受到威胁。接下去他用到新的和声成分……非常不协和,再来一次……
下面一首变奏像是在完全不同的层次,像是在另一个星球……他又在运用不同的音域,我虽然是在一架钢琴上弹奏,但是我可以想象上百种不同乐器,这里是一件乐器……然后是长笛……然后是黑管……你尽可以发挥想象不同的乐器,只要不是钢琴就好。
最后的变奏
现在是最后一首变奏……这就像在前面基础上再一步升华……注意这里出奇的音响效果,此前的贝多芬奏鸣曲中还没有出现过类似的音响效果。我们可以听到大自然的声音,像是森林细语……旋律音符都被精巧地遮掩着。他把曲调包含在中音部……这首变奏开始时是三连音……然后转为三十二分音符。他接下去写了一段如歌的段落……注意中音区……这里本可以是乐章结束了,但是出现一段美丽、诗意的尾声……这些低音八度就像大提琴与倍大提琴在拨弦……

尾 .
至此我们完成了第一乐章,有主题与五首变奏。方寸之间见天地,它们就映射出一首奏鸣曲的结构。我愿意将它们分为四组,主体与前两首变奏起第一乐章的作用,接下去的小调变奏……就作为慢乐章出现,第四变奏是谐谑曲……那么突然间最后一首变奏就成了终曲与尾声……
因此虽然贝多芬为此乐章注明行板变奏曲,在我看来,按照节拍器设定的同一个速度弹奏所有这些变奏是极其不可能的。我感到,当然这带有主观性,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感受,那首小调变奏必须要比其他变奏稍稍慢一点,而那首谐谑曲变奏则要稍稍活跃一点,而最后一首变奏要突然回到初始的速度,所以主题……和这一首……两者是完全一样的……
第二乐章
这个乐章结束,我们接着进入下一个乐章,谐谑曲……乐章衔接处不间断,连续演奏……这是青年贝多芬,精力旺盛,不可抑制。力度为弱但是点缀着突起的重音……我们不知道现在是什么调性,听上去好像F小调……我们不确定下面朝哪里走……现在知道了,因为这里升高四度再次出现。现在到谐谑曲的后半部分……我们仍然很靠近F小调……但它一直避开根音位置,所以我们是在找到一个出口……这里他将旋律放在低音,而在高音写出漂亮的对位……高低音内容对调……
这是三声中部,刚才是降A大调……这里的调性关系很有意思,是下属的降D大调。这里在摇荡,像圆舞曲或者像兰德勒……注意低音……贝多芬在这里画了一条连线,一气括进16个小节,非常之长,他以此来表示我们的思绪必须要长,乐句要非常之长……瓦格纳在他的音乐里就要称之为Unendliche Melodie,“无终旋律”,但是贝多芬在他以前就早已经知道了……回到谐谑曲,转回开始。
第三乐章
“悼念英雄之死的葬礼进行曲”
接踵而来的东西超乎寻常。奏鸣曲式至此没有出现,在这首奏鸣曲中最终不会出现。现在就是大家都知道的著名乐章……Marcia funebre sulla morte d’un eroe,“悼念英雄之死的葬礼进行曲”。这一乐章在贝多芬在世时就已经很受欢迎。贝多芬甚至亲自将它移植给管乐队,该版本甚至在贝多芬的葬礼上演奏过。我们当然都记得另外一首葬礼进行曲……这一首奏鸣曲,作品第26号,是肖邦公开演奏过的唯一一首贝多芬奏鸣曲。肖邦与贝多芬的关系有些一言难尽--肖邦对巴赫和莫扎特推崇备至,然而面对贝多芬遇到一些难处。但是这首奏鸣曲是他一直喜爱并且弹奏的。两部作品都含有葬礼进行曲绝非偶然。
这首葬礼进行曲,其实肖邦那一首也同样,为什么总是被人弹成慢到无法容忍,因为我们将葬礼还有死亡与缓慢联系在一起。在乐谱上,绝对没有任何标记表明这首乐曲要缓慢,没有这类标记,慢板、庄板、广板一应字样一概没有。只是葬礼进行曲而已--当然,葬礼进行曲不是婚礼进行曲,但是,它们之间是有共同点的,那就是它们都是进行曲。我们是在行走……既然行走,那么再慢也有一定限度。你可以说这有主观性,关系到你的年纪、健康状况,但是说到底它是进行曲,我们必须向前走……

这些和弦……是标明断奏点的, 必须弹得干硬,不可以用踏板。埃德温·费舍尔--历史上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也是伟大的贝多芬演奏者--他对此的描述一语到位,他说在贝多芬时代的葬礼上,人们要将鼓蒙上厚厚的黑布,这就让它发出干闷的声音……

有人会希望找到一个标题,但是我们不知道贝多芬心中所想的是谁人之死。对此有不少想法或者解读。有人说与拿破仑有关,将之联系到在拿破仑早期征战中死去的战争英雄。我更愿意首先想到贝多芬是希腊古典文学、希腊悲剧与戏剧的崇拜者。如果我们想象《伊利亚特》,想象其中的阿基琉斯之死或者赫克托耳之死,那样的关联我以为更靠近真理。因为贝多芬比一个崇尚军旅的人高明很多,对于他来说英雄必须具有高尚、深沉的为人,而这种品质未必要到军旅中去寻找。恕我这样说。
但是整首乐章有极强的画面感, 其实你并不需要标题。队列行进从远处而来,逐渐走近,来到我们面前……更强……这里第一次出现更强。接下去,中间部分是写给乐队的。你可以听见鼓声,鼓槌滚打……这是小号与圆号。值得注意的是贝多芬要求鼓槌滚打要踩踏板,而小号与圆号不踩踏板。他指示得非常具体,却被很多演绎者置若罔闻,我搞不懂为什么。踩踏板……和声都是很基本的,只是主和弦、属和弦、下属和弦。三声中部的第二部分……
回到葬礼进行曲……这一符点节奏挥之不去……实际的旋律是在中音部……这是多么优秀的一首乐章。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相同,而接下去是富有诗意的尾声……在一个延留音上进行……这里非常不协和……突强,简直像尖刀直刺心房。这里是那不勒斯和弦……行进远去,消失在视野之外……
第四乐章
接下来怎样呢……我们还是没有等来奏鸣曲乐章,现在是回旋曲。在这幅阴暗严峻的画面之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我又要引用我心爱的埃德温·费舍尔了,他说这就像落在墓地上的静静秋雨。在我看来这首音乐富有诗意而并不在于突出钢琴特点。不幸的是很多人把这一乐章当成钢琴练习曲。埃德温·费舍尔警告我们钢琴家不要把这一乐章弹成练习曲,不要当它为克拉默或者车尔尼练习曲。你们如果读一读卡尔·车尔尼怎么说,当然说到底车尔尼是贝多芬最著名的学生,他怎么说这首奏鸣曲呢?他说这首音乐诚然为钢琴家显露灵活技巧提供了绝好的机会。所以有不少人就这样弹……这种弹法很常见,但是我认为坏极了……每当看见小音符,看见十六分音符,我们不可以马上想到要弹快。一切事情都是相对的。这些十六分音符蕴涵着旋律与和声……优美的和声。整体结构非常不对称。它又像人们在对话。葬礼之后,人们默默走回家,有人在低声对话……一个人讲了这个……另一个人在讲……这是回旋曲,刚才的东西转回来。
它的中间段落是暴风雨袭来,极具戏剧性……再转回去,那就是中间插入的短暂的风暴。它具有持续的十六分音符的走动,有无穷动的特征,但是这是一篇非常柔和的终曲乐章。还要看贝多芬怎样结束这首独到的奏鸣曲……尾声……渐弱,末尾一切在踏板中杳然散尽。无论怎样看,他写作这首奏鸣曲不是要以精彩夺人,不在于效果,不在于成功,而在于托出伟大的诗意想象。
这是一个全新概念,这是一首奏鸣曲而其中没有奏鸣曲式乐章,又是一气呵成,乐章两两衔接都没有断开。其中任何一个乐章都不可以单独弹奏,那样毫无意义,演奏这首作品必须从头至尾,从第一个音符开始直到最后一个音符结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