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笔谈】希浦系统起搏治疗左束支阻滞的研究进展
循心电踪迹,探心脏奥秘!
作 者:秦朝彤,侯小锋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2070521)
摘 要
左束支阻滞(left bundle branch block, LBBB)是诱发和加重心力衰竭的重要因素,利用希浦系统起搏纠正 LBBB现已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主要介绍希浦系统的解剖学特点、起搏不同部位纠正LBBB的效果、非典型LBBB希氏束再同步化治疗等的最新进展,为临床治疗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左束支阻滞;希氏束起搏;左束支起搏;希浦系统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引用格式:秦朝彤,侯小锋.希浦系统起搏治疗左束支阻滞的研究进展[J].实用心电学杂志,2021,30(3):164-167.
左束支阻滞(left bundle branch block, LBBB)与心力衰竭、心脏起搏器植入密切相关。Rasmussen等调查了202 268例年龄>40岁、既往无心血管疾病人群的体检心电图,发现LBBB的发生率为男性4.1‰,女性6.0‰;平均随访7.8年后,相对于没有束支阻滞的人群,LBBB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显著增加(男性HR 3.96,95%CI 3.30~4.76;女性HR 2.51,95%CI 2.15~2.94)。LBBB可导致心室收缩失同步,二尖瓣反流,继而引起心肌重构,直接导致或加重心力衰竭,因此LBBB是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治疗靶点。传统的双心室起搏(biventricular pacing, BVP)通过左右心室不同部位心肌同步起搏来恢复心脏同步收缩,没有利用原有的心脏传导系统,而近年来希浦系统起搏用于纠正LBBB,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取得很大进展,本文就希浦系统起搏纠正LBBB的技术进展进行综述。
1
●
希氏束组织学结构和纵向分离理论
1971年James等通过解剖400个人体心脏发现,房室结主要由细长的T细胞组成,光镜下深层结纤维排列较杂乱,相互交织成网;希氏束的主要细胞是典型的浦肯野细胞,比普通工作心肌细胞更短、更宽,希氏束内部的浦肯野细胞被薄层的胶原纤维分隔成纵行排列的细胞条带,每个细胞条带从横截面看仅有2~3个细胞,其横向连接非常少。1977年Narula报道了25例LBBB和2例窄QRS波但电轴左偏的患者,在希氏束远端给予强度不大的刺激(3~4 mA/2 ms)进行起搏,可以夺获传导束并纠正束支阻滞或电轴左偏,提示LBBB或分支阻滞可以发生在希氏束内。
2
●
希氏束起搏纠正左束支阻滞
Narula关于起搏纠正束支阻滞的研究发表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只能用电生理导管进行临时HBP;由于受到起搏器材的限制,此后数十年没有成功进行永久性HBP的报道。当右室心尖部起搏的不利影响逐渐被认识以后,人们再次把研究兴趣集中到HBP上。2010年Barba-Pichardo等发表了首个较大样本的应用HBP纠正束支阻滞的研究,共入选182例患者,其中84例为阻滞伴窄QRS波逸搏,另外98例为宽QRS波(QRS波时限>130 ms)。手术使用的是普通主动固定导线,术中先尝试导线临时起搏,如果阈值<2.5 V/1.0 ms且能纠正阻滞,再尝试螺旋固定导线。最终91例患者进行永久性HBP,其中窄QRS波患者成功率67.7%(44/65),阈值(1.4±0.6)V/1.0 ms;宽QRS波患者成功率57%(15/26),阈值(1.9±1.2)V/1.0 ms。该研究结果表明,普通螺旋导线植入成功率仍然较低,但用于纠正束支阻滞是可行的。
3
●
左束支起搏纠正左束支阻滞
HBP纠正LBBB的阈值较高,因操作难度大而难以普及,仅部分有经验的术者能够完成。2017年Huang等报道了全球第1例左束支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pacing,LBBP)治疗心力衰竭合并LBBB的病例。LBBP技术通过经静脉途径,从右室间隔面将起搏导线垂直旋入间隔,直至左心室心内膜下,直接夺获左束支主干或其近端分支,从而恢复左心室内的生理性激动,达到左室内同步收缩,心功能得以改善。该技术突破了传统BVP受冠状静脉分支解剖限制的局限、克服了膈神经刺激等缺点,且左束支夺获阈值低、R波感知良好、起搏参数稳定、手术成功率高。后续多项研究证实,与HBP纠正LBBB相似,LBBP同样可以实现左心室内电同步,显著改善心脏失同步。
4
●
非典型左束支阻滞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Upadhyay等利用多极导管标测LBBB图形患者的左室内传导模式,结果显示,63.9%(46/72)的患者阻滞发生在近端,其余36.1%的患者实际上仍经左侧传导系统下传,而后者是不能经HBP纠正CLBBB图形为窄QRS波图形的,这类患者能否从BVP中获益也未可知。Vijayaraman等报道了27例不能用HBP纠正的CLBBB或室内阻滞患者,利用HBP联合经冠状静脉窦左室起搏进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结果显示,25例患者手术成功,QRS波时限由术前的(183±27) ms缩小至术后的(120±16) ms;平均随访(14±10)个月,LVEF从(24±7)%升高至(38±10)% (P<0.000 1),心功能NYHA分级从3.30降低至2.04,92%(23 /25)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Zhang等报道的病例中也有LBBP联合左室心外膜导线起搏技术用于非典型LBBB患者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同样获得一定的临床效果。但HBP和LBBP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均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报道。
5
●
展望
《2018 ACC/AHA/HRS心动过缓和心脏传导延迟评估和管理指南》和《2018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均已推荐HBP用于维持或恢复心脏同步性,以预防和治疗慢性心力衰竭。2021年希浦系统起搏中国专家共识详细阐述了希浦系统起搏的适应证和操作方法,必将有力推动该技术在临床上的规范应用。国内有多个希浦系统起搏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也将为纠正LBBB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提供更多循证医学证据。随着植入器械的不断改进,希浦系统起搏的成功率有望得到进一步提高,但非典型LBBB能否从中获益仍需深入研究。
相关论文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