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古建筑——摩崖石刻、碑刻井池

摘自《重修常昭合志》《常熟市志》《虞山林场志》《虞山镇志》

配图:常熟记忆

一、摩崖石刻

1、剑门石刻

在虞山锦峰之顶,拂水岩东侧。其处崖裂如劈,一分为二,缝宽2至3米,高10余米。顶端有巨石3块,称“三沓石”,上石如舟,中石如几,下石如斛,犬齿相叉,架于缝间,欲坠未坠,其景特险。相传为吴王夫差试剑处,故曰“剑门”。明洪武林大同《剑门》诗曰:“夫差极英勇,试剑虞山巅,挥刃苍崖分,石髓流清水”。弘治桑志载:“石阔一丈许,高十八丈”。迄明嘉靖间,监察御史邑人钱籍罢官归里,将剑门硖道加以修凿,并在崖顶建“剑阁”一座,此处遂成胜景。“剑门奇石”为著名虞山18景之一景。沿剑门磴道西下,山径愈加险仄,名曰霸王鞭,直达山脚烧香浜,昔人以蜀道比之,又称72个透气站,为西麓上山之要道。在剑门左右峭壁及磴道岩石上,镌有题记10余处。今存主要有一、“剑门”二大字,楷书,落款嘉靖丙申。二、“奇石”二大字,楷书。三、“去思石”三大字,隶书,下署小字“大明万历甲辰(1564)立”。据明崇祯龚立本《松窗快笔》载,系知县谭昌言去任时书。四、“烟岚高旷”四大字,楷书,字外加长方形边框,内刻双龙图案及“康熙御览之宝”印。据《康熙南巡录》所载,系康熙四十七年(1708)南巡,华亭沈宗敬迎驾献画所得御书。五、“果然”二大字,楷书,款识泐不可辨。六、“仰止”二大字,隶书,下署小字“云鸿”。七、“龙飞道光十有七年(1837)岁次丁酉孟夏婺源齐庆槐、嘉善尚安涛、常熟蒋因培、新城陈延恩记”小字楷书共六行。八、“咸丰元年(1851)春三月,云鸿因公巡阅,道出虞山,重谒藏海佛寺,同登者曾观文、顾仁泽、林煦、张本沅,会见云起乃还。孙云鸿题记”楷书小字,共七行。九、“青云得路”四大字,篆书,下署“辛末(1871)三月龙起孙云鸿书”。十、光绪庚寅(1890)秋八月葴雯所作《游山记》一篇,魏碑体,字磨泐较多,尚存13行。按民国丁祖荫《重修常昭合志》载,尚有清道光间林则徐浚白茆塘时游虞山题记,未见之。以上石刻铭文于1982年11月公布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2、桃源涧石刻

位于虞山北麓著名景观桃源涧上。涧之两旁岩石叠磊、石巨壁峭,分布有自明代至民国期间题字、题名镌刻十余处,其中有明万历间名画家华亭孙克弘所书“飞寒”;清道光十七年(1837)二月苏州知府王梦麟暨常熟知县蓝蔚文、昭文知县金咸至涧观瀑留名;道光三十年(1850)春苏州知府王梦麟来常巡视白茆河工时,与常熟知县黄金韶、昭文知县章惠游涧观瀑留名;光绪间书法家陶浚宣所书“桃源涧”三大字;光绪十六年(1890)八月江苏布政使杨敬传游涧所题“寒泉古月”;光绪二十一年(1895)胡乃煦、曾之撰、孙同康、强子善、蒋元庆、陶浚宣同游观瀑留名;1927年大革命时期曾品仁、诸公巽、周启新、陈禹声等观瀑所题“桃源”及留名。石刻题记于1982年11月公布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3、石屋涧石刻

位于虞山北麓维摩寺后山腰处石屋涧上。此涧因有天然崖屋而得名,历代题咏不绝。今存其屋楣上镌刻“云际幽月”四字,往内沿崖墙壁上则镌晚清吴树芬所题四言诗一首。诗曰:“石顽不顽,非屋似屋。天开奇境,人受遐福。伯仲皆隐,巢由饮犊。把酒看云,烹茶燃竹。泉清若斯,慎勿濯足。”涧西有石构“舜过泉”,其泉水甘洌异常,久旱不竭。相传因虞舜过此汲饮而名。

4、虞山东麓石刻

在虞山东麓仲雍墓“南国友恭”坊南侧。其处有乱石如群羊,一石甚巨,称“初平石”,相传汉黄初平曾在此叱石为羊,故名。石上有酒杯痕八,传为八仙在此饮酒所留。明金定乐《初平石》诗云:“曲磴罗奇石,悬崖烂紫芝,披云探石室,疑有牧羊儿。”初平石前,又有二石鼎峙,合称小三台。三石上各镌有文字题记,其一:“初平石”三大字,傍小字“昔传黄初平尝履此石也,光绪乙未(1895)九月稷山居士题。”二:“邑子丁国钧、胡炳益、孙同康、张澂、翁炯孙、曾朴光绪十八年(1892)正月同游小三台留题,朴书、吴伯玉刻。”三:“光绪乙未(1895)八月邑子胡乃煦、曾之撰、赵宾饧、翁顺孙、蒋元庆偕会稽陶浚宣谒言子墓到此,浚宣题记。”经石梅至原致道观后山麓雅集亭止,有康熙五十九年(1720)本邑书法家言如泗楷书“山辉川媚”四字,并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重题留名。在原一角园遗址山壁,有乾隆十一年(1746)苏松常道程光炬所书“蒙泉”两字及言如泗行书“松风水月”四字。在原雅集亭旁山壁镌刻“石亭铭”:“两湖如镜、万树连云、文学仰止、遗爱唯殷”。仓圣祠后山坡六块巨石上,分别镌寿、富、康、德、考五个大篆及落款“味石主人题、东埜书”。稍前一巨石上,西向刻楷书“适可”两字及小字行书“昨夜飞来”,系近代书法家、藏书家瞿启甲所书。往东石洞上又镌有楷书“磊壁”两大字及“乐乎”两小字。今石梅园山壁上镌锡山顾文耀隶书“石某”两字。以上石刻题记于1982年11月公布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5、青龙冈石刻

虞山西岭小石洞东南上侧半山腰,有群石横亘于山坳,连绵80余米,高6至8米,气势磅礴。石壁西端有“巫相冈”三字,最大字径高1.9米,宽1.5米,钟鼎文体,用双勾法镌刻,苍劲古朴。再往上约50米,又有崖石如卧龙状蜿蜒300米,西端一形似龙头之石上阴刻“龙门”隶书两字,每字宽2.7米,高1.9米,与下方“巫相冈”遥相对应。上下两处字体之大,为虞山石刻之最,但在古籍史料中尚未见到记载。有明、清《常熟县志》载,南宋中期该地曾发现商代宰相巫咸墓碑,县令遂修墓撰碑。于元、明湮没。又据明崇祯《龚志》载,青龙冈乃宝岩别名。2000年6月14日,石刻被常熟、苏州两博物馆联合考古队发现,考为宋代遗迹,与巫咸墓有关。

二、经幢碑刻

1、尊胜陀罗尼经幢

又名唐幢,共二座,原立于虞山北麓兴福寺山门外寺路街西首两侧。用青石镌刻,均通高4.06米,由上中下三部组成,共九层。底座及幢身呈八角形,各层纹饰依次为:底层覆莲,二层四狮,三层莲花,四层如意云龙、五层云龙、六层素面、七层幢身八面陀罗尼经文,八层云龙、九层顶盖。据邑志载,在左幢下截镌有铭文:“当树幢僧智峰”,“女弟子徐十四娘施净财七十千文造此宝幢,奉为亡夫许二郎生界同获胜果,自身永保康宁,亲属助缘共一百四十千文”等。又列舍钱者姓氏20余人,末镌“上座僧巨舟、寺主僧越常、都维那僧元鉴、平原陆扆书、琅玡王柬镌、大匠东吴陆最大中八年八月二十二日树。”下截另镌有铭文:“宋建炎三年,本寺祖英师兄祖仁,将祖英在日衣钵钱一千余贯修幢并屋宇”等题记十行。在右幢下截,亦镌铭文:“僧知峰、僧灵璨、僧德源”及“上座僧法仪,寺主僧怀囗,京兆全真书,大匠东吴陆永”等,文字磨泐较多。1957年8月公布为省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严重损坏,1974年迁至县文管会保护,并由省拨专款维修,按损坏程度合成一幢,基本保持前幢面貌。1988年,仍置立于兴福寺门前破龙涧南畔空地。1991年,住持释妙生据原拓本,延请邑中俞明宝重建后幢,与前幢并峙。系境内唯一仅存的唐代石刻艺术。

2、乾元宫兴造记碑

乾元宫,原位于虞山东南岭辛峰亭下侧。系南朝梁天监中汉张天师第12代孙张道裕所建,初名招真治,简文帝尝赐玉牒及钟各一,并撰《招真治碑记》。后改为乾元宫和致道观。自唐宋以降,屡有兴废,一度规模壮观,为江南著名道家宫观,咸丰时毁于兵火。此碑为宋崇宁五年(1106)郡人沈泂撰文并书,姑苏申屠宗震镌刻,高0.83米,宽0.53米,厚0.16米。内容记述乾元宫历史,涉及常熟山水地貌,社会民间风俗等,是研究常熟古代道教源流的重要资料,亦为境内现存年代最早的碑刻之一。旧在致道观弥罗宝阁后壁,今藏市碑刻博物馆。

3、方塔砖刻

方塔,即崇教兴福寺塔。始建于南宋建炎四年(1130)而建成于咸淳间。历代屡修,但基本保持宋代原构。清光绪中修塔,曾发现有铭文之砖,惜未见注录。抗日战争中1937年秋,日军飞机轰炸塔前小学,震坏方塔底层之副阶。所震塌塔砖倾堆于塔基之旁。1946年春,邑人沈迟、朱瑞庵获得铭文砖二三十块,砖上有三类题记。一:正面楷书“崇教宝塔”4字。二:正面楷书“释迦如来真身舍利宝塔”,侧面有边款某乡某里某人发愿施财舍砖多少片等。如一残砖上书“×××乡山里清真宫土地界县衙东街北××,×××妻李氏大娘施己财造玉塔砖三千片保扶身位”等字。三:正面书“募众造塔祝延圣寿保国民安砖”等。建国后市文管会在勘察莫城黄土山时,于墩中发现古窑址一处,内有成品及半成品砖一批。铭文内容及规格如右。一:与民国间沈氏所见第二类相同,正面模印“释迦如来真身舍利宝塔”十字,高34厘米,宽19厘米,厚6.8厘米。二:正面模印释迦如来像一尊,右侧面有“田公翰造”、“二层”二印。高宽均46厘米,厚8.4厘米。三:正面模印释迦如来像一尊,左侧面有“六层”、“脚砖”、“壹号记”三印。高49.5厘米,宽32厘米,厚7.6厘米。四:列存半截,正面素,左侧面有“四层”、“十一甲”、“门前砖”、“陆贞甫造”四印。五:残存一段,正面素,右侧面有铭文“县郭弟子何祥并妻金”九字。六“残存半截,正面素,右侧面有铭文:“大宋国平江府常熟县”九字。为咸淳间撤遗构重建塔时所烧造之砖。

4、苏轼诗石刻

内容为苏东坡于宋元祜四年(1089)二月,书题王定国所藏王晋卿画《烟江叠嶂图》诗一首。王晋卿即北宋名画家王诜,其所作《烟江叠嶂图》世传有数本,皆笔意古雅,墨晕精妙,深得唐人遗法,并画后有苏轼题诗。但按此幅所作时间,应系明万历间吴中王世贞所藏本,《清河书画舫》称:“东坡长歌一首,淋漓委曲,尤为道劲刺眼”,是书可证。石为横式,长0.85米,高0.32米,系明嘉靖间吏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邑人严讷从苏书真迹摹刻。旧先后在严氏读书山馆及祠堂等处,今收藏于市碑刻博物馆。

5、圣旨碑

旧在学宫戟门右侧,今藏市碑刻博物馆。内容分二部份:一为元代中统二年(1261)所颁,系禁止诸官、使臣、军马等驻扎于宣圣庙内,并不得在庙中进行审理词讼和聚众宴饮等。其二为至正二十五年(1288)所颁,系蠲免秀才一切杂泛差役,允许在籍秀才从事商业活动,并再次严禁使臣等官入庙非礼骚扰等。据《元史·选举志》载,元太宗六年(1234),在灭金取得燕京后,即采纳宣抚王楫之建议,将全国的枢密院改为宣圣庙,以示尊重孔子。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又多次下令保护庙学,以示重视地方教育,其目的当是为了取得汉族知识分子的信任和支持,以巩固政权。此碑高达2.09米,宽1.09米,全文楷书,碑首正中镌:“圣旨”二大字,旁对称浅雕四爪游龙各一条,四周绕以双线宽边框,框内满镌如意云霓纹,刀工精湛,应系下第二道圣旨时所刻立。

6、天文图碑

此碑分图及跋文二部分,系明正德元年(1506)常熟知县计宗道在弘治间知县杨子器所刻天文图碑遭到磨损的基础上命工重镌。是图基本按照《宋史·天文志》,并参考了《甘石巫氏星经》等天文经籍所刻制,个别地方的准确度略低于现存苏州的宋代石刻天文图,但亦订正了苏州图的较多缺乱和误处。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专家研究后认为,常熟天文图是继敦煌星图、新仪象法要星图和苏州天文图之后的又一幅重要石刻星图,在我国天文学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图之下为计宗道所撰跋文,记述了碑之成因。碑高2.01米,旧在邑学礼门东侧,一度佚,建国后重新发现于学前小学内,后由县文管会建碑房妥然保护,今收藏于市碑刻博物馆。

7、重建常熟县城记碑

此碑刻于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八月,由时任知府、御史、郎中官职以上20余位邑人公推翰林院学士瞿景淳撰文,吴门著名书画家文徵明所书,雕刻家吴鼒镌成。碑文记载并称颂了嘉靖三十二年之际,县令王鈇廉洁奉公,为抗御倭寇入侵,不畏艰辛亲率吏民重建常熟县城之功绩。详叙了筹建经过,工程耗资及新城布局、规模等,对研究常熟城垣历史具有重要价值。碑为丰碑,青石质,由额头、碑身和底座三部分组成,通高3.5米,宽1.08米,厚0.25米,碑身高2.03米。额头浅雕云霓仙鹤纹,中间方框内镌篆书“重建常熟县城记”7字,四周绕以阴刻卷草纹双线框。书法乃文氏80高龄时作,尤行楷秀逸,挥洒自如,与瞿之清新文辞,吴之道劲刀工三者俱佳。碑旧在城西虞山福地坊东侧“王鈇褒忠祠”内,1974年由县文管会征集并建碑房妥然保护,今收藏于市碑刻博物馆。

8、常建《题破山寺》诗碑

现存虞山北麓兴福寺河亭。为石灰石制,上镌宋代书法家米芾行书唐代诗人常建所作《题破山寺后禅院》五言律诗一首。此碑系清乾隆间邑人言子后裔襄阳知府言汝泗请吴门著名刻工穆大展所镌立寺内。全诗为:“清晨入古寺,初日明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旁有言如泗书小字题跋两行,曰:“余守襄郡,日得元章书,固勒石破山,或亦补斯寺之阙也。乾隆三十七年中秋日素园言汝泗附识”。末尾落款:“半百玩松山人穆氏大展铁笔”。

9、太平天国报恩牌坊碑

今存市碑刻博物馆。清同治元年(1862)春,太平天国常熟守将钱桂仁为歌颂忠王李秀成在常熟之政绩,将原处王市严氏节孝祠中的“乐善好施坊”拆至南门外接官亭街北端,改建成“报恩牌坊”一座,称“天朝牌楼”。据同治七年陆筠《海角续编》载:“壬戌同治元年春二月,贼造报恩坊。二月,贼慷天福钱桂仁将王市严氏节孝坊拆到南门外丰乐桥,改造报恩坊,以媚伪忠王李贼。事平后,议改忠义坊”。龚又村《镜稚轩自怡日记》曰:“(同治元年)三月初九日,舣舟至城,见报恩坊新建,在丰乐桥堍,是匪党及伪乡官为伪忠王而建”。但于此碑,则未有见载,民国初年,小说家邑人俞天愤承莱任米业小学校长,某日路过原天朝牌楼时,偶从民居中发现,遂雇工运至小学操场上,其碑文始得流传。1936年春,太平天国史专家简又文先生观摩苏州“吴中文献展览会”,见到此碑拓本,诧为奇迹。旋往常熟,由庞炳钧陪同考察,知石坊尚存,而额字已被铲除。兹后庞氏受托遍觅碑刻,在米业公会大礼堂东侧夹弄内找到,乃移置石梅县立图书馆内。建国后,1961年春,虞山镇建设科将碑立于人民公园“忠王亭”中。“文化大革命”初,再移藏县文管会。1991年置市碑刻博物馆。此碑高1.61米,宽0.8米,厚0.24米,青石质右上角略损。碑文为宋体楷书,首行为“报恩牌坊碑序”6字,全文17行,足行41字,共391字。其内容记载太平军入城后所采取“平租庸之额赋,准课税之重轻”之赋税政策,及市集上呈现的人民安居乐业繁荣景象等,对研究太平天国苏福省政权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碑上无撰书者姓名,但据民国间金叔远先生考证,系太平天国举人唐市谭小石撰文并书丹。

10、曾氏《山庄课读图》石刻

在镇西南隅翁府前曾氏虚廓园东廊墙壁内。邑人曾熙文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起在西山塘泾岸构筑明瑟山庄,咸丰四年(1854)建成后作为其致仕归隐课读子君表、君麟之所。该年夏,其特请江阴画家吴隽绘“山庄课读图”一帧,后又遍请名流题词,成一长卷。光绪十五年(1889),君表购原钱氏“小辆川”部分遗址在九万圩筑“虚廓园”,十八年(1892)又请吴门刻工陈伯玉将长卷全部摹勒于石以作纪念。原共刻石23块,皆作书条形,今除失图一石外,存22块。依次为光绪四年李鸿章题《山庄课读图》额、咸丰四年曾熙文撰《明瑟山庄记》及汪鸣銮、陆宗泰、李芝绶、邵渊耀、王宪成、席振逵、丁培、吴大澂、吴春生、杨靖、杨沂孙、陈彝、陈熙治、翁同龢、邵亨豫、夏同善、张佩伦、杨恩海、张之、赵烈文、李文田等各家所题诗文。

11、曾氏《勉耘先生归耕图》石刻

在镇西南隅翁府前曾氏“虚廓园”东廊墙壁内。邑人曾济于清乾隆末为云南宁化知县,将离任时特请画师绘《归耕图》肖像画一桢。后其子裕谦及孙熙文、曾孙之撰遍请名流题记,成一长卷。光绪十五年(1889),曾之撰在九万圩构新居“虚廓园”,复请吴门刻工陈伯玉摹勒上石砌于园中。原石刻共十六块,今刻图等已佚,尚存十三块。依次为清嘉庆十六年(1811)伊秉绶题“古之遗爱”额,吴大澂署“常熟曾勉耘先生归耕图题迹”跋及嘉庆、道光、光绪三朝间童积超、阴东林、伊襄甲、言朝标、孙原湘、翁心存、鲍伟、景燮、陶贵繿、吴卓信、许廷诰、杨景仁、张大镛、邵渊耀、王家相、翁同龢、吴大澂等名家诗文题记。石刻文字集正、草、隶、篆及颜、柳、苏、米、黄、赵、董各体书法,具有极高的艺术性。

12、赵氏《兕觥归赵图》石刻

明万历五年(1577),宰相张居正父丧夺情,邑人翰林院检讨赵用贤上疏抗劾,反遭廷杖谪官,朝野咸重之。其在出都前,庶子许国特镌咒觥以赠别。后此觥为赵传于门生黄瑞伯,黄再传门生陈潜夫。明末两公同殉国难,清康熙间觥入何蕤音家,朱竹垞太史尝为赋《咒觥歌》,乾隆中又归曲阜颜懋伦所得。乾隆五十二年(1787)赵用贤五世孙赵王槐获知,遂求大学士、书法金石家翁方纲作《咒觥归赵歌》致颜氏,并持特制玉斝、银船等物易归,前后历时三载,行程共万余里亲赴曲阜从颜氏处易回祖器。一时士林传为佳话。梁同书、王文治、朱彝尊、苏去疾等名流皆作诗文以纪事。后王槐请吴中穆大展将诗镌之于此石,并嵌于城西天官坊赵氏宗祠壁间。石均为横式条形,长0.68至0.78米,高0.33至0.35米不等,今尚存10余块,收藏于市碑刻博物馆。

13、沈氏《怀米山房吉金图》石刻

清道光十九年(1839),苏州曹载奎氏将其所藏商周秦汉青铜彝器60件,按图镌之于石,世称《怀米山房吉金图》。咸丰初,原器售归张云岩,太平天国陷吴,器物及石刻俱散。民国11年(1922),南陵徐积余以石之拓片重新印行,后又为苏州卞钟铭尊汉阁翻刻成条石。1930年,常熟收藏家沈彦民请表兄庞北海作缘,向卞氏购得原石后置于其新构“澄碧山庄”之中。《怀米山房吉金图石刻》,所摹刻铜器均记尺寸、铭文并加释文,上有清代学者张廷济、阮元、叶志诜等人作序或跋记,历来为金石家所重视。著录于《前尘梦影录》、《中国美术辞典》、《中国古代青铜器》等书籍中。石为书条式,长0.6至0.7米,宽0.3至0.5米不等,原套为35块,今尚存33块。收藏于市碑刻博物馆。

三、古井古池

1、言子墨井

在东言子巷17号,言子故居第三进房屋后天井东侧。唐陆广微《吴地记》载:“常熟县北一百九十步有孔子弟子言偃宅,中有圣井,阔三尺,深十丈,傍有盟,盟北百步有浣纱石,可方四丈。”宋范成大《吴郡志》引《吴地志》云“宅有井,井边有洗衣石,周四尺,皆其故物。”又引《舆地志》:“梁萧正德为郡太守,将石去,莫知所在。”明正统间副都御史里人吴讷《言子宅》诗曰:“身通列四科,文学冠同伦,井堙宅已荒,桥巷名犹存。”似此时井已废。而据明成化间工部尚书邑人李杰《言公井》诗:“吴公遗井在,水色同墨汁,余泽可沃心,修绠须劳汲。”则应可用汲。清初,画家吴历居于井旁,自号“墨井道人”。乾隆间五经博士言如洙及襄阳知府言如泗始大浚,甃砖垒石,并构亭于井旁,以供赡谒者休憩。清末亭毁。今存井其壁用多种规格砖垒成,上部口径0.37米,临水渐大,测深5.8米,上置用天然湖石凿成之井栏,玲珑精巧,孔径0.32米,内尚有绳痕十余道。旁竖湖石山子一座,镌刻“墨井”二篆字。此井系常熟境内有历史记载年代最早之古井。于1982年11月同言子故居一并公布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2、方塔井

在南宋崇教兴福寺塔(方塔)东侧,故名。元卢镇《重修琴川志》云:“崇教兴福寺在县东稍北二百步,建炎四年建寺基,本沮洳池。”今存井测深5.7米,上置以整块巨形青石雕成之井栏。栏为正八角形,每边宽0.6米,孔径0.48米,高0.52米,对角径达1.53米,重约数吨。极古朴敦厚,端庄凝重。旁竖有湖石山子一座,上镌70年代重浚时所书“南宋古井”四篆字。其井壁临底部处部分用砖与塔基之砖相同,并发现模印有“二层,陆贞甫造”等铭文。因崇教兴福寺塔始建于建炎而建成于成淳,故可证此井与塔同时所建,但早于塔建成之年代,应系寺僧所开凿。

3、学宫井

在实验小学,原学宫明伦堂前博文、约礼二斋之土犀下。始建时代无载,明代时上有井亭,至清初井存亭废。今存并列东西二口,均置青石正八角形井栏,古朴异常。东井上部阔0.6米,测深4.3米。栏高0.45米,孔径0.32米,每等边长0.27米。西井上部阔0.6米,测深4.2米。栏高0.44米,孔径0.32米,每等边长0.28米,一侧镌刻“化龙”二个行楷大字。据邑志载,邑学建于北宋,明伦堂为南宋淳熙十年所设。此二井形制具有南宋风格。又博文、约礼二斋原名志道和据德,系明代正统二年苏州知府况锺所修建,故推测是井最迟开凿于此际。建国后,于1982年与邑学泮池同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4、渫井

在西门外虞山鹁鸽峰下,翁氏丙舍西厢房靠南便门外。系翁同龢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被慈禧太后夺职返里,隐居“瓶庐”时所开凿。相传,翁相国唯恐慈禧加害,特设此井以备自裁,井上置有花岗石栏,上镌翁亲书“可用汲”三字,取意于《意经·井卦》。或谓“汲”乃“急”之谐音云。民国三十七年版汪青萍《常熟手册》称:“门前有井,父老相传翁备以自裁者,时适慈禧专政,风云丕变,似可信也”。建国后,《常熟地方小掌故》载曹仲道先生《渫井》一文,则以为本意非为自裁之用。说翁于大门外道旁凿一井,供村邻汲取,自书“渫井”二大字并年月日,命工勒之井栏,意取不污而已。未几,老人甥俞金门入山问起居,见之,密白老人曰:《史记·屈原传》云,易曰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以汲。王明,并受其福。王之不明,岂是福哉?今井以渫名,虑有讪王之嫌。老人惧然起谢之。亟命舟乘夜载栏投尚湖深处。

5、义井

在西门大街市外贸公司门口,对称并列二眼共四井,分别开凿于清光绪间。井上均置正六角形花岗石栏,约高0.36—0.41米,孔径0.35米,井壁以长方形砖垒成,测深6.8米。靠东向二井第一栏上正中镌刻“义井”二大字,傍镌“光绪壬辰冬邑人张守忍施财开东井并甃砖石,同邑胡乃煦省工曾之撰摹刻郡城宋嘉定二年(1209)井栏题字并记。”第二栏正中亦镌“义井”二大字,傍镌“光绪壬辰冬邑人居坤厚施财开西井并瓮砖石,同邑陆懋宗省工曾之撰摹刻郡城宋绍定二年(1229)井栏题字并记。”靠西向二井第一栏正中镌刻“义泉”二大字,傍镌:“此忠义孝弟祠前东井第一石栏,摹刻郡城宋淳祐十年(1250)题字,时光绪十九年夏。”第二栏正中亦镌“义泉”二大字,傍镌:“此忠义孝节祠前西井第二石栏摹刻郡城元至元二年题字,时光绪二十九年夏。”据题记,义井系邑民捐资建,义泉则为旧时忠义孝祠所建。井栏上由邑中书法家曾之撰、陆懋宗、胡乃煦等摹刻苏州城内宋元之井题记,为常熟古井中仅见。1996年,因西门大街道路拓宽,该井被填废,井栏由老城改造指挥部保存。

6、洗砚池

在醉尉街与东横板桥之间,相传系唐代草圣张旭于开元间任常熟县尉时挥毫洗砚处。明周霞宾诗曰:“池水全流墨,山藤半给笺”。清乾隆言如泗《常昭合志》载:“墨池在中峰寺内,相传唐尉张旭遗迹。一在崇教兴福寺后,亦相传为张旭洗砚处。”池呈长方形,东西边长约3米,南北宽约1米,池壁以石块垒成,正中一石镌刻乾隆三十四年(1769)邵齐熊所书“草圣洗砚池”五字,旁立同治七年(1868)张旭后裔张景芝所撰《重浚洗砚池记》碑一通。清末民国初,池周增设围墙。1976年,池被填平,围墙毁,上建民居一所,今有待恢复。

7、邑学泮池

在学前街实验小学内,系旧时学宫建筑之一部分。始建时间无考,明弘治桑瑜《常熟县志》载:“至正二十年(1360),知州卢镇修学宫,始筑石堤,树屏墙。正统元年(1436),郭南知县事,易建石梁于泮池上”。正统元年赵永言《重修泮池记》曰:“常熟儒学在县治东南一里,始於宋之庆历,后有吴国言公祠。学内外二门中凿为泮,伐石梁而架之以木,历元迄今凡四百有余岁。架梁以木,不能久也,侯诺而还首,命工舁石斧斫,不愈月而桥成”。其后成化间知县甘泽又修。成化二年(1466)徐有贞《重修庙学记》载:“成化改元之秩,澶渊甘侯实来令是邑,又明年秋架泮池之桥”。今存泮池,东西长15米,南北宽9米,呈半圆形。池壁用青石构筑,四周列栏板及望柱,池上架单孔拱桥一座。桥系南北走向,拱圈及拦板用武康石夹青石砌筑,桥面用花岗石。中宽2.5米,矢高2米,全长11.35米,西侧拱忱石上镌有“贯道”二字。于1982年11月公布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链接:

常熟古建筑——名人第宅、亭台楼阁

常熟古建筑——寺庙教堂、园林古塔

常熟古镇系列图文索引2.0

寻访笔记系列图文索引2.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