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 行书《致石民瞻十札卷》

·赵孟頫的《行书十札卷》十通尺牍合装卷,为赵孟頫致好友石民瞻书信九札,致高仁卿一札。石民瞻号汾亭,江苏人,好书画,曾為官九 江等地。早年便与赵孟頫為友,后成亲家。仁卿即高復礼,河南人,官兵部侍郎,是石民瞻亲戚。所以赵孟 頫、石民瞻、高復礼三人即具友情,亦有亲情,关係甚為密切。十件书札原為石民瞻珍藏,其临殁时赠给友 人戴氏;明代,张黼从戴家购得,后张家一直传递五代;入清后,是卷為王鸿绪所得,王鸿绪的儿子又将其 献给乾隆帝,因内府贮赵迹甚多,乾隆十六年,本卷又还给王家。后又经潘延龄、罗天池、裴景福、伍元惠等 人收藏。全卷横為五千三百一十五毫米,卷末后人题跋甚多,现藏於上海博物馆。关於十札书信书写的时 间,有的专家认為是赵氏四十六岁至五十六岁时书写,亦有的专家以為是四十二岁至四十六岁时书写。尽 管这些专家意见不一,但都认為,十札书信系赵氏盛年所书。学赵孟頫行书必须临其书札,方能上探幽微、窥得堂奥。据说赵氏日书万言,即使行书也是规规矩矩,丝毫不乱。这也许在技法上无可挑剔,然而规行矩步,终是缺少一些变化意趣。只有在与亲友之间互通书札絮话琐事时,他的笔下才能得到自由,时有神来之笔。赵孟頫《行书十札》,信手写来随意自然,流露出作者真实的性情意趣和深厚的艺术修养。书中真草间行,运笔婉转停匀,字形遒丽妍润,取势正中寓变,既见圆融如意的成熟技法,又具美妙多姿的书卷意趣,富有温雅清朗的审美意蕴。赵孟頫《行书十札卷》▼

释文:(札一) 记事顿首再拜民瞻宰公仁弟足下,孟頫谨封。孟頫顿首再拜民瞻宰公仁弟足下、顷旆从一再过吴。何不蒙见过耶.孟頫滞留於此。未得至杭。想彼中事已定.昨承许惠碧盏。至今未拜赐。岂有所待耶。兹因仁卿来。草草数字附问。旦夕到杭。又有承教之便也。不宜。孟頫顿首再拜。十二月廿七日。(札二) 孟頫方雨中闷坐。忽得惠字。乃(欲)知為雨小留。同此无类。承示画梅及观音像;一如来意。题数字其上。却用奉纳。冀目入。行潦满道。不敢奉屈。临纸驰情。不宣。孟頫再拜。民瞻宰公弟侍史。(札三) 孟頫再拜民瞻宰公老弟足下。雨个想无他出。能过此谈半日否。不别作仁卿弟简。同此拳拳。不宣。孟頫再拜。十七日。仁卿肯过此。当遣马去也。(札四) 孟頫再拜民瞻宰公仁弟足下。孟頫去年一月间到城中。知旆从荣满后便还镇江。自后便不问动静。欲遣一书承候。又无便可寄。唯有翘伫而已。新春伏计体中安胜。眷辑悉佳。孟頫只留德清山中。终日与松竹為伍。无復一豪荣进之意。若民瞻来杭州。能輟半日暇。便可来小斋一游观也。向蒙许惠碧盏。何尚未践言耶。因便草草具记。拙妇附承婶子夫人动睁。不宣。人日。孟頫再拜。(札五) 孟頫再拜仁卿学士老弟坐右。顷闻旆从到桐川。相望甚邇。何不一过我。殊恨恨也,尔来想动履胜常。闻吾弟有翡翠石。蒙爱若此.能举以见惠否。不然当奉价拜还。唯慨然至幸。因盛季高便草具状。未能及其他。不宣。九月廿五日。孟頫再拜。(札六) 顿首再拜民瞻宰公阁下。孟頫谨封。孟頫顿首再拜民瞻宰公老弟足下。适方走謁。不遇而归。兹枉简教.重以贱生。特飴厚贶。本不敢拜辞。又惧於得罪。强顏祗烦。感愧难言。草草奉復。尚图面谢。不宣。孟頫顿首再拜。(札七) 记事顿首復民瞻宰公老弟足下。七月廿七日寓杭赵孟頫就封。孟頫顿首再拜民瞻宰公老弟足下。孟頫奉别甚久。倾仰情深。人至。得所惠书。就审即日雅候胜常.慰不可言。承喻令弟文书即已完备。付去人送纳。外蒙远寄碧盏。不敢拜赐。併付去人。归璧乞示至。筑子谨已祇领。感激感激。草草具答。附此致意。令亲仁卿想安好。不宣.七月六日。孟頫记事再拜。(札八) 孟頫顿首再拜民瞻宰公仁弟足下。孟頫自去岁便过德清。盖三间小屋。滞留者三月。十一日归吴兴。闻骑气已还京口。十三日钱令史来。得所惠书。审动履之详。极慰下情。相别动是数月。满谓可以一见。不意差池。倾渴之怀。临风难写。或旆从过杭。千万一到龟溪為望。附此拜意仁卿令亲。闻携研见过。此意甚厚。何时重来。以慰翘想耶。因钱令史还桐川。作此附便奉问。草草。不宣。孟頫再拜。(札九) 孟頫再民瞻宰公弟足下。别久不(胜)驰想。近京口客足来所惠书。就审腹(履)候清佳。八月晦日又囗囗书。尤以為慰。不肖自夏秋来。煬发於鬢。痛楚不可言。今五十餘日。而创尚未囗。盖濒死而幸存耳。想民瞻闻之亦必囗囗也。承示以墨竹。大有佳趣。輒书数语其上。涴损卷轴。深知罪戾。不知民瞻见恕否。寄惠沉香。沉香环领囗感囗。未有一物奉报。想不讶也。老妇附致意阃政夫人。寒近。要鹿肉。千万勿忘。餘冀尽珍重理。不宣。即日。孟頫再拜。(札十) 仰人至得所惠书。就审履候胜常。深以為慰。不肖远藉庇休。苟且如昨。承远寄鹿肉领次。至以為感。但家人辈尚以為少。不审能重寄否。付至界行绢素。已如来命。写兰亭一遇奉纳。试过目。以為然乎。不然乎。紫芝有书。今附来使以书復之。冀转达拜意。仁卿弟。堂上太夫人即日尊候安康。拙妇同此上问。不宣。正月廿四日。孟頫再拜。

·

(0)

相关推荐

  • 赵孟頫行书《致友人牟成甫旬日帖》

    赵孟頫行书<致友人牟成甫旬日帖>,纵30.1厘米,横59.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此件致友人信札,自然随性,体现了赵孟頫在书法创作上收放自如的用笔功力. 释文:再拜成甫宰公致政老兄,孟頫谨 ...

  • 赵孟頫《梅花诗》,行书代表作(已印)

    赵孟頫 有一件散落民间的行书极品,此作在许多史料当中不曾记载,但极为精彩,是民间传承的一件重要文物.这件名作便是<梅花诗>,此作乃是赵孟頫咏梅的自作诗,时年六十岁. 此帖诗文清丽,字法绝伦 ...

  • 赵孟頫《梅花诗》

    赵孟頫<梅花诗>

  • 赵孟頫《梅花诗》,清秀隽永,艳丽多姿,堪...

    赵孟頫<梅花诗>,清秀隽永,艳丽多姿,堪称典范.

  • 高清碑帖-元 ·赵孟頫《梅花诗》

    这幅<梅花诗>行书作品,深藏在美国哈佛大学,是他的自作诗,诗文堪称清邃高古,读起来,使人有飘然出世之感. <梅花诗>是赵子昂60岁的作品,也是他书法炉火纯青.人书俱老的巅峰时期 ...

  • 赵孟頫—《梅花诗》

    赵孟頫—《梅花诗》

  • 【】 赵孟頫行书《梅花诗》

    赵孟頫,重新提出学习"古人",在师古中来创新,不迷恋唐人尚法,也不排斥宋人的尚意,并高逸的士夫气息与散逸的文人气息综合于一体,开创一种似古又不固守古人新书风.正如后人所评:&quo ...

  • 赵孟頫行书《梅花诗》

    ​ ​历史上,曾经也为书法如何创新,也出现迷失! 以苏轼为主的宋代文人们,不再拘泥于唐人森严的法度之中,推崇尚意来对抗尚法,主张自生新意,不践古人,把书法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然而,到了南宋,这种一味追 ...

  • 历代碑帖|赵孟頫 行书《梅花诗》

    <渤海藏真帖>是历代著名丛帖之一.明崇祯三年由浙江海宁陈甫伸(元瑞)编次,章镛摹勒.收录从唐代至元代十大书法家--钟绍京.褚遂良.苏轼.黄庭坚.米芾.蔡京.蔡襄.米友仁.赵孟頫等十八篇真迹 ...

  • 渤海藏真帖:​赵孟頫 行书《梅花诗》

    专栏 书法密码 作者:书法密码 ¥33 238人已购 查看 渤海藏眞帖-赵孟頫<梅花诗>

  • 【书画文化】 赵孟頫 行书《梅花诗》

    砚田书院 传承文化 传播经典 160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渤海藏眞帖-赵孟頫<梅花诗> 你有什么看法? 欢迎留言评论~ 来源:书法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