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山 刘志勇//十里乡风不一般(下)
感恩相遇 后稷文苑
2021新年来临之际,我们初步总结整理了七十余位写作爱好者的作品链接,以丰盈后稷文学宝库!点击下面加粗字链接,品读《后稷文苑》宝葫芦:
谁家都有事。问题会普遍出现的。相信以民意为上的村委会,自然会及时调整,合理规划的,最终会让群众遇事头脑清醒,明明白白的。这时需贵在理解,相信支村委。能想通制度的合理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有个磨合的过程。
综上所述,我们两村可说是平分秋色,纸幡、讣告,我村有西堡没有;祭灵车点鞭、限制告人,西堡有我村没有。
封棺起灵让灵车拉,我俩村步调一致,不象有的村固执己见,对现有的机械文明视而不见,还坚持用人抬,死要面子活受罪。道理浅显人人懂,可“出头的椽先湿”,谁都不愿落话柄,被说“XX不为人,坏了村里的规矩”。
说到此,不由让我想起“父子骑驴”的故事。爹骑娃牵说爹太狠心,娃骑爹牵说娃不孝顺,两人同骑说父子不仁义,两人皆走被说是憨憨,反正咋做都不对。故事最后总结说人要自己有主意,不能生活在别人的眼光里。
可说归说,勿庸讳言,现实中就有多少人前怕狼后怕虎,深不得浅不得,战战兢兢,唯唯诺诺,怕人笑话怕人嫌,不敢越雷池一步,处处生活在别人的眼色中,出没在世俗的套子里,成了契诃夫笔下《装在套子里的人》而不自知。
失去了自我的人生,难道不也是一种悲哀吗?
沉思中我随人流走着,不多时就到了下葬处。
两村一样,省却了“八锨过海”,尘土飞扬,倾向机械化挖机作业。人员不少,顶着烈日议论纷纷,也很辛苦。
说这个娃孝顺,伺土入穴不偏不倚,说这个女差劲,伺土跑偏没有瞄准,并断言欠孝顺。故意说三道四的都是彼此关系好的,不怕被秋后算账的,当事人呢也只能故意充耳不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吃个哑巴亏,心里暗道:种下刺藜扎脚哩,等你小子犯我手上着!
这里需提及是封窑门前“叫魂”一事。
按我村来讲,主家事前得准备一只公鸡,这时鸡由礼宾抓着,拍一下鸡头,鸡叫一声,孝子也喊一声“妈”,如此连续三次,表示逝者已“魂归故里”,大公鸡也完成了神圣使命,单等“五七”时光荣献身。可这么重要的环节,西堡村竟然没有。
驾驶员炫技,挖掘机生猛。负责人按草靶把握方向,不大一会儿,坟堆成形。按我村这时纸幡会被节节拔起,最终矗立坟头,孝子贤孙纷纷上前把孝棍子(男的有根,女的无根)分别插到坟上。因西堡村无纸幡,就只插孝棍子了。
过程中,乡亲们陆续回撤,礼宾已开始吆喝,“孝子呀,谢人”,孝子们磕头致谢;稍后,礼宾说:“全体都有,磕四个头”,并随手把酒祭洒在逝者坟头。
这就完了?还没有!按我村习俗,这时礼宾先生会吆喝“打灯的”,分挑着粘有主家姓氏白灯笼的两人应道:“噢”,无需多说,由他俩引领着孝子贤孙淑妻德女们绕坟茔,左转三圈右转三圈,最后把花圈等纸扎一点了事。因西堡村竟然没有打灯的,所以就只能乱哄哄地转着,显得有点粗糙。
对!十里乡风不一般,入乡随俗,这又不是算敉哩,说1+1等于2,你说得“3”就不对,客随主变,只能说咋做咋对!否则就捱着抬杠了。
总体说来,不是自谝哩,我村相对来说比较周到细腻些。同时民间已存公论,说不论红事白事,汾南比汾北更细腻些。
这里,咱就事论事,就不再往远的说了。
言归正转,逝者龟龄鹤寿,已届九旬,儿孝女贤媳妇好,虽近三年眼睛已失明,但晚辈们呵护备至,个个都落了个好口碑!正所谓:
风清气正人缘好,
嘉言善行美名存。
老人家,祝您:
驾鹤西归,一路走好!
后
稷
文
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