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韵美文】姚宪民《弄文甘苦寸心知》欣赏
诗人风采
姚宪民
诗人简介
姚宪民,陕西老汉,戊子火鼠一只,真正的无名鼠辈,半生弄文全为稻粱谋;退休后,又为冯妇,率性而作,只求自娱娱人。
我与文字结缘,有着一个小小的令人振奋的契机。
1963 年11月6日,【上海青年报】刊登了我的一首小诗【丰收】:
社员干劲冲破天,
庄稼地里出奇观。
棉花高大长成树,
枝繁叶茂入云端。
採棉姑娘大惊叹,
哟,
要搭梯子来採棉!
说来也巧,这天是我的15岁生日。这份生日礼物出人意料,令我欣喜若狂。手拿一张3元的汇款单 ,让一个靠一月3元奖学金苦撑学业的穷小子,像中了彩票般的激动;汇款单附言栏编辑勖勉“继续努力,前程不可限量”云云,更让不谙世故的毛头小子想入非非。
现在读这首《丰收》,实在觉得汗颜。“ 社员干劲冲破天”之类标语口号式的语句,带有明显的时代语境特点;但凭心而论,后几句,还是有点灵气的。
维克多·雨果说过:“让自己内心藏着一条龙,既是一种苦刑,又是一种乐趣。”从此,“文学梦”就成为蜿蜒于我心中 的一条龙。我心为所虏,情为所役,为斯忧,为斯累,为斯苦,为斯乐,无怨无悔,甘之如饴,折腾了半个世纪,其中甘苦忧乐,难于对人道也。
1964年,由于历史的误会,我中考全县名列前茅,政审不过关,名落孙山。回乡务农15年,我受命运摆布:“饿其体肤”、“劳其筋骨”、“苦其心志”、“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脱胎换骨,但从来没有放弃“文学梦”。我嗜书如命,苦读不辍。我读《史记》,读《西游》,读《修辞学》,读《小逻辑》;读鲁迅,读冰心,读泰戈尔,读赫尔岑;不管是新印行的书刊,还是包点心的旧报纸,只要可拿来一读的,我都贪婪地阅读。这种学习方法虽有些简单盲目,却为我以后的文字工作打好了知识底蕴。
十三届三中全会,冰释了历史的误会。我又踏上了圆梦之旅。1979年,县上招考中学代理公办教师,我被择优录用;初中毕业教初三,勉力而为,倒也还算胜任工作。1983年,陕师大招收“文革”后首届大专起点中文本科函授生,我凭同等学力报考,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在职学习。初中毕业修大本课程,困难可想而知。又加上当时我有四个孩子嗷嗷待哺,有20亩责任田需要春耕夏耘,还要心系两个初三毕业班120多个青缨学子的锦绣前程,义务和责任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为了圆梦,我只有咬牙硬挺。
我,三更伏案伴灯火,五鼓临窗听荒鸡,把节假日全部浸入了墨水瓶,把休息、娱乐全部当成了书签。三年炼狱般的苦读,我不仅成绩卓异 地完成了学业,而且在教学上颇有成就,同时,个人文字功夫大有长进:获全国教师“金钥匙”作文竞赛二等奖;学生习作《漫谈作文评改》,获全国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并被多家刊物转载。
后来,由于需要,我手中的粉笔换成了圆珠笔,开始在文学的边缘行走,吃上了专业文字饭。主笔教育文牍多年,我虽未圆文学梦,但却斩获颇丰:诗文时不时地散见于各级各类报刊;《抓好党建铸校魂》获中组部优秀论文;《“四轮驱动”育新人》获全国关工委优秀论文;《实打实干抓干训》获教育部优秀论文;多篇论文获陕西省教育论文一等奖。曾有人调侃说,教育局是获奖专业户。
弄文多年,遗憾的是终未登堂入室,总在文学边缘徘徊,不过,经年练就的汉字排列组合功夫,却在不经意间的文字应酬中派上用场。2003年春,我以县教研室书记、县教育学会会长的身份,参加了在西安华浮宫大酒店省教育学会举办的年会。会议期间,巧遇刘晓庆来西安为某影片上演造势。不知哪位有能量的学会同仁发力,竟组织了一场与刘晓庆 的见面会。酒酣耳热之际,有好事者向我挑战,借口三原人杰地灵要我即兴吟诗助兴。我一想,不开口就要咂三原的牌子,于是,毫不推辞,便随意吟咏:
教化文明着先鞭,
杏坛梨园任 在肩。
黑板白字正是非,
红男绿女辨忠奸。
弘德启智颂风雅,
惩恶扬善奏管弦。
九州同乐扬清韵,
春风杨柳又一年。
几句不着调的歪诗,竟赢得满场喝彩。我暗自庆幸是舞文弄墨的嗜好救了场,别有一番欣喜 滋味在心头。
岁月匆匆,转瞬间便入老境。回首往事, 可叹我半生弄文,全为稻粱谋,遵命命笔而疲于奔命,主观上既没有著书立说的雄图大略,客观上也没有自由挥洒的任性可能,更没有吟风啸月的闲情逸致,终日在卷宗文牍之间盘桓,个中况味,真正是酸甜苦辣咸 ,五味杂陈。退休后,我下定决心,洗手封笔,不再侮辱斯文;孰料一则少年初心难忘,二则中年积习难改,三则多年技痒难耐,于是又为冯妇。不同的是,老来弄笔,全是率性之作,既无口腹温饱之需,又无功名利禄之谋,只求自娱娱人;诗文联赋,诸般货色,若能博得读者诸君或耸肩一哂,或扬眉一嗔,老夫便喜出望外了!这正是:
谈古论今古稀翁,
笔走龙蛇诉衷情。
评论时事关民瘼,
臧否人物涉世风。
三尺龙泉斩奸首,
一腔正气扬忠旌。
啸傲夕阳无限好,
盛世清音发新声。
(关注ID:wang2050164243)
(书香雅韵欢迎您)
正在浏览此文章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激发民族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