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前的今天:《有射雕的日子》(三)
十七年前,我刚刚开始在同学录上写回忆文的时候,曾写过一组系列文章----《有射雕的日子》,共计五篇,用来纪念我和同学们共有的童年观看TVB于83年推出的《射雕英雄传》的快乐时光。
昨天发了第二篇,今天和大家分享第三篇。


+++++《有射雕的日子》(三)
关于我、你我、我们,大家和《射雕》之间的故事很多。这里选几件有代表的说一下。
倩倩:这是一个我小时候非常欣赏的女孩。她曾在1989年或者1990年某个学期中,召集了六(1)班的一帮女生,办了一个《粘纸大展》,地点是在她家。房间里绳子拉得和蜘蛛网似的,上面挂满了各种粘纸,其中的重点当然是《射雕》。时间是某星期日下午。很多人去看,我当时是和飞飞一同前往的。
珺珺:这是一个小时候和我关系非常铁的女孩。当时翁美玲1985年因爱情斗气而自杀,让我们深感惋惜。这样一件娱乐圈的大事,现在恐怕早就在媒体上炒爆了。可是当时宝鸡没什么动静。就是后来《射雕》轰动宝鸡后,也鲜见这方面的报道。君君居然完整了看了一本关于翁美玲的书,加上她超强的记忆力和天赋的口才,她以讲故事的口吻给我讲了一遍。
徐丹:这是一个小时候我非常景仰的女孩。当时女孩们多多少少会画点儿“美女图”。可是徐丹画得实在太美仑美奂了。特别是在“六一”节画展上,她的那幅《和服仕女图》我至今记忆犹新。她是不是也擅长画《射雕》中的人物,我没什么印象了。但是她是第一个拥有粤语版的《射雕》原声音乐大碟的人。注意我只是说粤语版,但可没说是罗文和甄妮唱的。这个事情很有些意思。下次专门再讲。她某日早上去买的这盘磁带,中午就邀请我、倩倩、志翔、张震业前去她家欣赏。
孙冰:这是我的老邻居、老棋友(康乐棋)、老球友(乒乓球),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称呼,叫什么呢,叫“票友”好像不太恰当。不过,我们当时整日在一起唱《射雕》,因为《射雕》的三部主题曲都分两个声部。什么,你说谁唱女声部,这个嘛,保密。不仅如此,《射雕》主题曲还是我们的暗号,如果我们其中的一个要出门提水、打牛奶、买馍,必定以唱此歌通知对方,然后对方应约出门同往。我们家住对门,一唱即能听见,有些可笑,是吧,可这是事实。
溪溪:这个家伙就不用我多说了,绝对是我的铁哥们儿。正是他,我才知道“宋兵乙”是周星驰演的。溪溪经常和我在一起谝《射雕》。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初中某日,他和我有过这样一段对话:“江南七怪一出来,一看,我X(脏话,我不说大家也知道是什么),贼猛;后来出来了个丘处机,一看,我X,更猛;”“就是就是,梅朝风一出来,一看,那才叫猛。结果东邪西毒一出来,我X,前面那些人都是个Y(另一个脏字,我不说大家都心照不宣)。”
丁嘎:我小时候最可信赖的大哥。也是我们班的班长。王军杰是其表哥。仗着其表哥有《射雕》的录像带,更要命的班主任杨桂秋到他表哥家和他们一起看过《射雕》第三部,于是洋洋自得(玩笑,不是贬意)。我第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宝鸡大年三十重播的那年开春,一开学,他就给我炫耀这件颇以为豪的幸事。得意的神情至今让人铭记。呵呵。
四(1)班:一个让我终生难忘的集体。上面提到徐丹的那盘磁带,可别小看了这盘磁带,虽说不是罗文、甄妮原唱,但热爱《射雕》的专家都知道,当时宝鸡市不仅没有原版原唱,而且就连粤语版的也难觅踪影。所以徐丹的这盘磁带就显得更加弥足珍贵了。更重要的是,这盘磁带不是仅有几首《射雕》的歌曲,而且还有一些配乐,尽管这些都不是原声,但对于我们来说已经知足了。当时不知谁想出来的,反正有人给我们小时候最爱戴的冀伟宏老师提议某日的音乐课专门放这盘《射雕》磁带,他居然还采纳了。于是借来录音机,就在礼堂一进门左手的那个咱们大家都熟悉的音乐教室,我们听了整整一节课。
初三(2)班:一个给我带来无数欢乐的集体。这个班有个性的同志实在太多,男男女女,每个人几乎都有那么几件惊天动地的壮举。初三上学期,厂里开通了西藏台。这个台没有引起大家太多的注意。因为重新上星的云贵台以及已经通过制式转化器变成彩色的卫视中文台对大家的吸引力更大。可是就是这个西藏台,可把我们班害惨了。初三上学期某日,有“电视王”之称的崔静姐姐告诉我们,西藏台每天中午都在放《射雕》,每天两集,而且是汉语版而非藏语版。我靠,这还得了。虽然当时还有午休,可是两集的时间还是拖得太长,再说也不是从12点整开始放,于是平时门庭若市的初三(2)班每天下午上课前突然变得门可罗雀。在预备铃打过之后,仍不时有人急匆匆地冲进教室,每进来一人,就会引起已经就坐的同学们轰堂大笑。大家都心知肚明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迟到。呵呵。最让我钦佩的是崔静姐姐,有时居然以各种理由请假不来。唉,都是《射雕》惹的祸。
关于《射雕》的事还有很多,不能写太多,以免大家烦。下次再讲些更有趣的。(待续)
(作于2001年11月3日,改于2018年11月3日)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