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四百年:刘裕一战成名崭露头角,两次登陆孙恩愈挫愈勇 2024-08-01 17:13:08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32篇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十一月,东晋朝廷加司马道子黄钺,以司马元显为中军将军,徐州刺史谢琰兼督吴兴、义兴等郡军事,共同讨伐孙恩。与此同时,刘牢之也主动出兵征讨孙恩,拜表辄行。事实证明,孙恩人数虽多,但大多是乌合之众,无组织,无纪律,战斗力相当一般,遇上正规军队,根本不是对手。十二月,谢琰击杀许允之,迎接魏隐回到郡城,然后进攻丘尪,大破之,并派司马高素前去相助刘牢之,开进到浙江附近。和谢琰一样,刘牢之也是所向披靡,接连收复失地。就在这时,刘牢之麾下一个名叫刘裕的人开始崭露头角,并一飞冲天。刘裕,彭城人,据说是西汉楚元王刘交的二十二世孙,祖上跟随晋室南渡,定居于晋陵郡丹徒县的京口里。刘裕刚出生,母亲便死了,父亲刘翘因家境贫苦,想把他扔了。幸亏他的姨母赵氏生下儿子刘怀敬不到一年,便断了刘怀敬的奶来喂他。刘裕长大后,勇武健壮,胸怀大志。他识字不多,只能依靠贩卖鞋子维持生计,又爱好樗蒲,被同乡所轻视,唯有出身琅琊王氏的王谧慧眼识珠,曾对他道:“你会成为一代英雄。”后来,刘裕投身军旅,加入北府兵,经过多年摸爬滚打,成为孙无终的司马。刘牢之此番讨伐孙恩,将刘裕引为参军。这天,刘牢之派刘裕带几十个人去探听变民军队的动静。不料,他们遇上了一支数千人的变民军队,刘裕立即上前迎战,跟他同来的士兵全部被杀死,刘裕也坠下堤岸。变民来到岸边准备杀死他,刘裕挥舞长杆大刀,仰面朝上砍杀数人,重新登上岸来,又大吼着追杀敌人。刘裕迟迟未归,刘牢之的儿子刘敬宣感到很奇怪,亲自带兵寻找,正好看到刘裕一个人追砍几千人,大家惊叹不已,趁机冲上去一起追杀,将变民杀得大败,斩获一千多人。关于这段记载,很多人怀疑其真实性,觉得刘裕再厉害,也不可能独斗几千人,属于史官的夸张,甚至是杜撰。但我以为,即使是夸张,也有一定的基础,不可能完全杜撰。首先来看一下刘裕的武器,他手中握的是长杆大刀,很可能那些变民并没有可以与之匹敌的兵器,不敢上前接战。其次更关键的是,刘敬宣来得太及时了,如果他来得再晚一会儿,只要那几千人缓过神来,刘裕是不可能逃脱的。所以,刘裕的勇武是毋庸置疑的,运气也是极好的。之前,听说有八个郡的变民起来响应时,孙恩豪情万丈的对僚属道:“天下再无大事了,我将与诸位一起穿着朝服到建康去。”当听说刘牢之带兵来到浙江时,孙恩心里有些打鼓,对部下道:“即使割据浙江以东的地区,也不失作越王勾践。”十二月二十六,刘牢之亲率大军渡过浙江,孙恩听说后又改口道:“我并不觉得逃走就是羞耻。”心里明显没底。于是,孙恩驱赶裹胁男女百姓二十多万人向东逃走,一路上扔掉许多金银财宝和妇女孩童,官军在路上竞相争抢他们扔下的东西,孙恩得以逃脱,再次逃亡海岛。与此同时,高素在山阴击败孙恩的党羽,杀了孙恩委任的吴郡太守陆瑰、吴兴太守丘尪和馀姚令沈穆夫等。至此,孙恩的第一波进攻被打退,谢琰和刘牢之居功至伟。但在此时,刘牢之干了一件非常缺德的事。孙恩作乱时,老百姓都在盼望官军的到来。然而,赶走孙恩后,刘牢之等人却放纵士兵大肆抢掠,士民对他大失所望。东晋朝廷担心孙恩卷土重来,以谢琰为会稽太守、都督五郡军事,统率他的徐州文武官员在东海沿线驻防戍守。可惜,谢琰并非将帅之才,讨伐孙恩的成功,更让他忘乎所以,既不能安抚百姓,又不整顿武备,每日里仍是世家子弟做派。麾下将领们看不过去,劝说道:“孙恩近在海边,时刻窥探我们的态度,应该给他们一个悔过自新的机会。”谢琰不以为然:“苻坚有百万之众,尚落得个在淮南送死的下场,孙恩小小蟊贼,怎么还敢再出来?如果他真的敢回来,那就是送死!”隆安四年(公元400年)五月,孙恩果然卷土重来,进犯浃口和余姚,攻破上虞,谢琰派参军刘宣之在邢浦将其打败。几天后,孙恩再度进犯邢浦,官军作战失利,孙恩乘胜挺进。五月三十,孙恩抵达会稽城。当时,谢琰还没有吃饭,豪气冲天道:“我要先消灭此贼再吃饭。”跨上战马,出城迎战,结果惨败,被帐下都督张猛杀死。吴兴太守庾桓担心当地百姓再响应孙恩,一连杀死男女百姓几千人,孙恩掉转方向进犯临海。得知谢琰战死,东晋朝廷非常震惊,派冠军将军桓不才、辅国将军孙无终、宁朔将军高雅之等一起前往抵御。十一月,高雅之与孙恩在余姚交战,高雅之大败,逃往山阴,战死的兵卒十之七八。东晋朝廷大惊,再以刘牢之都督会稽等五郡。刘牢之出马,果然不一样,接连击败孙恩,孙恩被迫逃回海中。这是孙恩的第二次进犯,持续时间更长,还能大败官军。这充分说明,随着作战经验的增加,他们的战斗力也在水涨船高。为了防备孙恩死灰复燃,刘牢之率兵在上虞驻扎,派刘裕戍守句章,又让吴国内史袁崧修筑沪渎垒。然而,东晋朝廷并没有从孙恩的两次进犯中吸取教训,反而认为官军有能力平定叛乱,尤其是司马元显,自命不凡,请求兼管徐州。于是,司马德宗下诏以司马元显为开府仪同三司,都督扬、豫、徐、兖、青、幽、冀、并、荆、江、司、雍、梁、益、交、广十六州诸军事,领徐州刺史,封他的儿子司马彦璋为东海王。看这架势,司马元显俨然是全国兵马大元帅,是东晋的柱石。看着这一幕,刘牢之自然是牢骚满腹。身居高位,司马元显一天比一天骄纵奢侈,竟暗示礼官提议他德高望重,既然已经统领文武百官,文武百官应该对他示敬。从此,公卿以下的所有官员,见到司马元显都要行跪拜之礼。此时,军队连年征伐,国库枯竭,司徒以下的官员,每天只能领七升粮食,司马元显却仍然不停地搜刮民财、聚敛钱物,富有超过帝室。内有奸臣当道,中有悍将拥兵,外有叛军作乱,东晋在破产的路上纵马狂奔。 赞 (0) 相关推荐 激荡四百年:慕容氏和拓跋氏还在蛰伏,西晋已经手忙脚乱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12篇 西晋的朝堂闹剧暂时告一段落,我们来看一看北方游牧民族在干什么. 为了和五胡乱华这个大概念相统一,我将它们统称为胡族.而此时的胡族之中,最为强大的 ... 激荡四百年:东吴旧臣之后平定叛乱,司马颖如愿以偿成为皇太弟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8篇 张昌被陶侃击败后,被迫逃往下俊山,荆州的叛乱就此平息,但他派出的石冰还在扬州四处流窜,所到之处,给百姓造成巨大伤害. 而此时,司马乂还在和司马颙 ... 激荡四百年:韦叡一战成名收复合肥,裴邃连克两城崭露头角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491篇 昌义之与陈伯之在梁城大战时,南梁辅国将军萧昺率兵攻打北魏徐州,围攻淮阳,以作策应. 萧昺,出身兰陵萧氏,萧崇之之子,萧衍的堂弟.萧昺早年好学, ... 激荡四百年:骑虎难下北魏无奈撤兵,强渡淮水两大猛将扬名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447篇 建武二年(公元495年)二月二十八,拓跋宏派遣使节到江边,向南齐守将斥责萧鸾废帝自立.杀戮诸王的罪恶,以此表示自己的正义.随后,北魏军对钟离展 ... 激荡四百年:傅永以少敌多一战成名,北魏气势如虹雍州告急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455篇 元宏围攻新野时,北魏右军府长史韩显宗率领别部驻守赭阳,南齐北襄城太守成公期欺负他人少,派胡松带领蛮兵前往攻打,韩显宗率部力战,击退胡松,还斩了 ... 激荡四百年:野心膨胀邓琬拒不听命,宗室分裂形成两大阵营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82篇 前年曾说到,晋安王镇军长史.寻阳内史邓琬不堪刘子业的残暴统治,怂恿晋安王刘子勋骑兵造反,并集结了一大批反对派. 刘彧即位后,为了安抚刘子勋,将 ... 激荡四百年:审时度势刘宋以守代攻,宗悫主动请缨一战成名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41篇 面对北魏明目张胆的侵扰,刘义隆深以为忧,向大臣们征求意见. 御史中丞何承天认为:"自古防备匈奴侵犯的计策有二:武将主张征讨,儒士主张 ... 激荡四百年:恩威并施北魏稳固疆土,两次遣使艰难打通西域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23篇 当刘宋的西部因为益州之乱陷入动荡时,北魏也面临着类似的挑战,尤其是刚刚收复的夏国故地,部族杂乱,人心思变. 元嘉十年(公元433年)正月二十六 ... 激荡四百年:奚斤坚决请战却被俘,安颉一战成名生擒赫连昌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10篇 进入统万后,北魏俘虏了夏国太史令张渊和徐辩,拓跋焘让他们继续担任太史令.还俘虏了前东晋大将毛修之以及西秦将领库洛干,把库洛干送回西秦.因毛修之 ... 激荡四百年:名将斗法南梁更胜一筹,收复义阳涡阳两座重镇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525篇 关陇叛军集团因为内讧或者北魏百姓的自发平叛,声势有所低落之时,南梁在南方的攻势丝毫未减,让北魏疲于奔命. 大通元年(公元527年)正月,南梁谯 ... 激荡四百年:萧宝寅一意孤行起兵造反,杨侃献奇计两月平叛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526篇 前面说到关陇叛军首领胡琛.莫折天生.莫折念生先后被杀,破六韩拔陵被柔然和元深南北夹击后一蹶不振,萧宝寅得以重新坐镇一方,然后逐渐生出自立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