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州窑碗泥岭古陶:会呼吸的泥土
坐在茅草搭建的陋室里,面前是树桩雕成的茶台,手里端着刚刚出窑的陶杯,杯中是山中清泉沏制的茶水,轻啜一口,热烫中带着丝丝清凉,唇齿留香,回味悠长,真真惬意得紧。数人围坐,高谈阔论,或养生或修心,或品今或鉴古,话题总绕不开一个陶字。这就是洪州窑古陶的魅力。
铁路镇陂上村碗泥岭古陶厂,很多人都去过,也有没去过的,但多少在朋友圈中了解过一些。很久以前,那里就是当地人烧制缸瓦钵的窑口,生产瓮、坛、盆、罐、钵、缸等日常所需的陶器制品,虽然年代久远,质量也不错,但因为地处偏僻,器型变化、产品种类、文化底蕴跟不上人们的需求变化,生产、销售一直步履维艰。直到2013年,文化部门经过调查挖掘,发现那里的古法制陶技艺居然与洪州窑渊源甚深,并成功申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碗泥岭古陶厂以及那里的古法制陶技艺,才逐渐揭开神秘面纱,进入人们的视野。
丰城是唐代六大青瓷名窑之一洪州窑的故乡。在一万余年前新石器时代,丰城境内就有早期人类劳动生息,桥东寨上遗址的发现表明,商周时期,丰城人就开始烧造并大量使用印纹陶罐。1977年,考古人员在曲江罗湖寺前山发现唐代青瓷窑址,其后又陆续在丰城境内发现40余处从东汉至宋元时期的古窑址。宋元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洪州窑各个窑口陆续停烧,但作为洪州窑余脉的铁路镇陂上村古陶厂,在强大的当地及周边用户的支撑下,还是顽强地生存下来,并延续至今,成为洪州窑系列窑址中,唯一的“活窑口”。
为了保护这一硕果仅存的“活窑口”,传承数千年流传下来的古法制陶技艺,弘扬博大精深的洪州窑陶瓷文化,2014年初,铁路镇干部甘海春主动请缨,担纲古陶厂的重建和振兴工作。在保持古陶厂原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茅草、瓦砾、树皮、陶器碎片甚至从民间收来的斗笠、蓑衣、晒垫等传统农器具,作为装饰,又从山间田野,采集各种野生花草,点缀其间。一个古色古香、古趣盎然的颇具汉唐遗风的古陶厂,终于从人们的记忆里走进现实,原本杂乱无章的作坊瞬间变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仅此,还不足以再现博大精深的洪州窑文化。在此基础上,甘海春请回几位身怀绝技的制陶师傅,这些师傅都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制陶手艺,在盘条、拉坯、炼泥、装烧方面都是一等一的高手。把这些师傅请回来,能够确保传统技艺的传承。又请来数位年轻专业人士,其中有在景德镇闯荡20多年、已形成自己产业品牌的陈水华兄弟,有致力研究传统制陶工艺、被称为“大学生回乡下玩泥巴”的甘泰之,有在北京从事营销工作返乡创业的蒋艺……逐渐形成研发、制坯、装烧、销售一套完备的生产、加工、运营体系。人才的引进,观念的创新,与传统技艺的传承有机结合,不断迸发出灵感的火花,洪州窑古陶厂终于实现华丽转身,正式开启传统文化与时尚元素交相辉映、齐头并进的崭新时代。
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在保留传统日用陶器的基础上,成功研发并推出一系列生活陶器,如壶、杯、盏、碗、香熏等。成熟的技艺,丰富的器型,越来越受到市民的喜爱。加之被称为“会呼吸的泥土”的当地独有的原矿陶土资源,洪州窑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以及现代人追求返璞归真、生态环保的生活理念,这里的陶制品逐渐形成一种生活时尚,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前来观摩、体验、游玩的市民络绎不绝。
不仅如此,他们还通过参加各种文化产业交流会、博览会,以及网络、微信平台等新媒体,广泛推介碗泥岭古法制陶技艺和作品,让世人进一步了解辉煌灿烂的洪州窑文化。现在,这里每天都有市民前来参观、体验,购买自己喜爱的陶器制品,年均客流量已达到30000人次以上。除了丰城本地人,还有省内如南昌、新余、九江、宜春、抚州等地的古陶爱好者经常驱车前来,更有黑龙江、内蒙古、上海、北京、深圳甚至台湾网友,通过网络关注这里的发展变化,分享自己的见解。
杜甫有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洪州窑独特的文化魅力,恰如一场温婉缠绵的春雨,滋润着久违的文化荒漠。这种滋润施于无形,却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影响和感动着人们内心深处那一缕悠远的情思,在传统文化强势回归的大环境下,迸发出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碗泥岭古法制陶厂,也因为有了这样一群默默无闻的坚守者,而变得更加神奇,更加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