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古邑春秋——读书札记
(一)
宁化自唐开元十三年升镇为县,至建国为止,已历一千二百余年,邑志之修,始于明嘉靖年间,前后有五,其中首纂和万历年间重修的两种版本已经失传,崇祯年抄本只余九卷,民国十五年修志,“凡例悉依所颁,载记悉仍其旧”,意义不大,唯有康熙年间由宁化知县祝文郁受命领衔、李世熊修纂的《宁化县志》问世以来,颇负盛誉,成为全国“名志”,八十年代中期重新整理时,当代著名语言学家黄典诚教授亲自校注并作序,言“论史而崇马班,言志而崇宁武(宁化、武功二志)”。李志分土地、人民、政事三部,共五十二目。
史料记载,宁化的山势由西而北,水系自西流东南,东45里与清流接壤,西155里与石城交界,南170里到长汀,北180里至建宁。东西相距100里,南北相距200里,东南与西北相距180里,东北与西南相距190里。
县域内山川名迹显著,引来众多流连周览之人。西乡的“站岭隘”与石城分界,过杨公岭即为“东华山”,也称“西华山”和“白水顶”,“仰突犯云,瀑飞其下”,风景极好。邑之南有“碧云峰”,旧标“南岭秋清”,八景之一。此外,北乡安远有 “宝山”和“朝天寨”,“高百仞而广一里,巅有流泉,混涌如溪”。东北乡泉上、邓坊有“城门嶂”“九龙寨”,其寨高耸千仞,“四壁崭然,仅通一径”。全县有十九处以“岩”命名,其中北乡“招得里”境内的“弥陀岩”“高削空珑,穹广天然,麓有石穴,沸上为泉”。八处以“潭”命名,包括邑南五里余的“神头潭”和“班竹潭”。三处以“湖”命名,其中以“蛟湖”最为有名,“盛夏晨凉,辄有巨鱼浮动,离水三尺许,影如巨木”。旧传此为延津海眼。此为还有七处以“泉”命名,城东五里余,有一“圣水”,清澈甘冽,坎地承之,被誉为“圣水清泉”,旧志标注为宁化八景之一。
古邑的建置与治理,宋代以乡统团,以团统里,明改诸团悉称里。至清代康熙年间,全县有12个“里”,365个村落。
县城中心叫“寨城里”,有6坊、22街、11巷。城内四坊,城外两坊。从西到东,城治西并西城外叫“永福坊”,太平巷至城隍弄叫“仁和坊”,城隍弄至东城外叫“兴贤坊”,县治北叫“文星坊”。城外两坊分别叫“上进贤”和“下进贤”,地处县治西南和正南。城内的“永福坊”有两条街,县前街和郭头街;“文星坊”有三街一巷,十字街、五通庙前街、大塘街和卖鸡巷;“仁和坊”有两街六巷,南门直街、濠里横街和太平巷、赖家巷、张家、黄家、城隍、沙塘里巷;“兴贤坊”有一街两巷,东街和宦家、阴家巷。城外有三条街,郭背、下马亭前和龙门桥。“上进贤坊”有五街两巷,薛家坊街、陈家坊街、金刚脚下街、龙水坊街、窑上街和伍家巷、举子巷;“下进贤坊”有六条街,乌矶石前、桥岭下、观口、小溪边、塔下和夫人庙前。
县城四周方圆十五里叫“兴善里”,共辖50个村落。城东有巫坊、旧墩、马原,城西有罗坊、龙上、廖源,城南有鱼龙、伍家坊、上坪,城北有曹家芜、莲芜、新田排等。
县城以西40里叫“龙上下里”,有27个村落,南田坳、孙坑等,两个墟场,禾口和石壁墟,其中禾口每月四九墟。离南田不远就是江西石城县。县城西南60里叫“龙上上里”,21个村落,淮土、大埠等;县城西北40里叫“龙下里”,31个村,济村墟。后人习惯称以上三里为“西乡”。
县城以南100里叫“会同里”,21个村落,两个墟场,安乐和滑石,由俞坊过去就是连城;县城东南60里叫“新村里”,34个村落,包括横锁、水口等,由杨坊过去就是清流县。
县城以东95里叫“泉下里”,22个村落,每月二五七十芜窟墟。以东100里叫“泉上里”,32个村落,两个墟场,其中乌村每月四九为墟。经延祥,可到达清流县。
县城以北50里叫“永丰里”,35个村,每月二七中沙墟。北100里叫“招得里”,71个村落,三个墟场,其中安远司每月三八为墟。分别与建宁、广昌、石城交界。县城东北90里叫“招贤里”,43个村落,水茜每月一六为墟,分别与建宁、明溪交界。
全县三百余村落环而为里,所辖十二个里环而为邑,俨然“宿列星像,划然均布”。那时候,“里”相当于如今的乡镇、街道,“村”相当于如今的行政村或自然村,“坊”相当于后来的居委会,如今叫“社区”。
(二)
作为社会基层单元,每个家族及宗族都承载着浓郁的地域文化和沧桑的历史,有着自己的厚重记忆。据统计,宁化客家主要姓氏有近200种,其石壁祖先,大多被尊为始祖、开基祖。后人研究,在客家名门望族中,除了雷姓畲民家族外,按开基祖迁入宁化的时间,大致可以分为三组,一是巫、罗、伍,二是张、伊、刘,三是郑、李、黄、宁。
巫氏家族,是宁化最古老的家族之一,其始祖巫罗俊,是宁化历史上第一个名人,对宁化的早期开发作出重要贡献。据李世熊《宁化县志》(建邑志)载,巫罗俊,“年少负殊勇,筑堡卫众”,“开山伐木,泛筏于吴,居奇获赢”。说白了,就是聚众无证砍伐山林,通过水运卖到江西、江苏一带,赚了大钱。其开发的地域,东至桐头岭,西至站岭,南至杉木堆,北至乌泥坑。除了宁化,还包括清流、明溪的一部分。随着经济发展,户籍增加,唐乾封二年,即667年,“黄连”单独立镇,725年,升镇为县,742年,改黄连县为宁化县。
唐开元十三年,朝廷“因罗令纪之请,升黄连镇为县”,“并委以掌管全县政务重任”。如果说巫罗俊是宁化开镇豪杰,那罗家的罗令纪可算是建县有功之人。明代有人评价其建县史绩云:“升镇为县,民赖以安;度地为城,国可以守。一朝之建策非常,千古之流芳未泯”。
伍氏家族在宁化并非大族,历史上没有出现大的文化或政治人才,但在那些年代,又是一个非常强势的名门望族、科举世家。唐宋时期,每次进士放榜,伍氏近乎占一半,另一半由全县所有家族再去分配。标准的学霸家族。伍正已,唐代汀州府唯一的进士,也是伍氏家族代表人物,前后300年间,伍家一门七进士,在那个年代,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张姓是宁化第一大姓,在石壁,75%的人口为张姓,且都认唐初的张君政为始祖,与唐朝明相张九龄同宗同族。石壁张氏祠堂分上下两祠,各修族谱,时分时合。历史上,宁化张氏家族出过两位天才,一为张显宗,有人说其是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特赐状元,李世熊《宁化县志》辨析其实为“榜眼”,即便如此,也够厉害,够风光了。一为张腾蛟,乾隆五十八年(1793)得中进士。传说中,他精研经史,文章文辞华丽,渊博通达,经常下笔数千言,不加点窜。14岁时就为家乡戏台撰联:“褒贬中千秋经史,点醒外一枕黄粱”。横额“善戏谑兮”。
有人认为,历史上宗族组织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阄分式与合约式。“阄分式”重视家族血缘,重点祭祀近祖;“合约式”通常为同性联宗,着重祭祀远祖。宁化张氏家族两种形态并存。清明时节,时常看见浩浩荡荡的扫墓车队和人群,好些是合约式联宗祭祀张氏远祖。
宁化郑氏家族的郑文宝,是宋代第一位在全国负有盛名的大诗人,其诗进入有名的《宋诗选注》,风格轻盈柔软,意境空灵、飘逸、深远,“承袭残唐五代传统”,得到当时文坛泰斗极高评价。欧阳修的《六一诗话》评点郑文宝《题绿野堂》的诗句:“水暖凫鷖行哺子,溪深桃李卧开花。”说是“人谓不减王维、杜甫也”。除了诗名满天下,郑文宝还“善篆工琴”,“好谈方略”,书法和音乐均属上乘,且对军事战略也颇有兴趣和研究,累官至工部侍郎,是个文武全才,十分了得。
明末清初,李氏家族出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明遗民李世熊。他“喜读异书,博闻强记”,六经、诸子百家无不贯究,著有《本行录》、《寒支诗抄》。康熙元年,“再辞不获,勉预其役”后,百尺楼台,平地另起,笔走龙蛇,字字珠玑,历时十余年,在83岁垂暮之年完成了有“天下明志 ”之称的《宁化县志》的修撰。编修期间,他不顾年迈体衰,策杖亲历亲探山川舆地,笃实踏勘乡土志乘,下笔句斟字酌,不辞点染剪裁之劳,“无饰言,无曲笔”,惟以史实祛虚妄,将毕生博学渊识倾注于此志。即使以如今的眼光,其人其事,给以多高的评价都不为过。
宁化黄氏多为邵武和平人黄峭的后裔,且都认为济村乡的古背村是其先人在宁化第一个落脚处。历史上,除了亦正亦邪的枭雄黄通兄弟外,黄氏家族还出了一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被称为“扬州八怪”,并由此走进中国绘画史的历史名人—黄慎。黄慎尤其擅长肖像、人物、山水和花鸟,他的人物画,早年工细,后期粗豪奔放,气势贯通,“用笔奇峭,取境古逸”,形成其独特的大写意画风。其《蛟湖诗抄》集诗300余首,由时任宁化县令陈鼎甄选并捐俸刻印,雷鋐曾评论,“山人画与字可数百年物,诗且传之不朽”。
相比于伍氏家族的早慧,伊氏家族则属于大器晚成,到了清代,出了三位进士,一位解元,一跃成为宁化最显赫的书香门第。号“墨卿”的伊秉绶,作为清代书法的顶尖人物,其独创的“伊体”汉隶,直逼秦汉,独步千秋,“世推为隶书正宗”。此外,伊秉绶还是个全才式人物,除了书法,其绘画、诗文、治印也颇有成就,为世所重。在惠州和扬州知府任上,后人评价其“心精敏,能任事”,问民疾苦,裁汰陋规,行法不避豪右。传说在惠州时还发明了一种即时面食,味道鲜美,食用方便,岭南才子宋湘将它命名为“伊府面”。中央电视台有一“小吃中国”栏目,庚子年腊月二十九介绍“扬州炒饭”的制作与影响,当地名俗专家王镇点评时专门来了一句:作为扬州太守,伊秉绶的最大贡献,就是完成了菜点合一,使其即可当饭吃,又可当菜吃。
雷氏是一古老的姓氏,既有汉族,也有许多少数民族,宁化雷氏则基本为畲族,原先为苗瑶族。清康熙年间,宁化雷氏出了个有名的人物雷鋐。雷鋐从小崇尚理学,有些迂腐,却极明事理,“谨守规矩绳墨”,知行合一,讲求道德实践。其主要著作《读书偶记》被收入《四库全书》,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传世之作。
(三)
唐宋时期,宁化即是汀州文化最发达的县份,“进士题名”和名人分布在汀州六县均遥遥领先。到了清代,更是大放异彩,涌现了李世熊、雷鋐、黄慎、伊秉绶这些在史学、哲学、文学和艺术方面出类拔萃的顶尖人物。近代上杭诗人丘复曾言:“予尝论吾汀人文,近三百年来独萃于宁化,如寒之(李世熊)之文章、节气,翠庭(雷鈜)之理学,墨卿(伊秉绶)之书,山人(黄慎)之画而兼诗,皆可卓然而传万世。”
学者萧春雷撰文认为,宁化至少有三种文化身份:闽西北的长子。从行政区划,长期隶属汀州府,属于闽西文化系统,从水系分布,绝大部分地区属于闽江流域,属于闽北文化系统。民间且有“未有汀州府,先有宁化县”之说。汀州府的侧室。历史上,古汀州府八县,其中六个县主要都是由长汀、宁化这两个母县分疆裂土形成的,并由此形成两个截然不同的系统,一是北部闽江流域的宁化、清流和明溪,一是南部汀江流域的长汀、武平、上杭、永定和连城(县境部分属九龙江流域)。客家人的祖地。作为主要客家县,在客家发展史上起了重要作用,不仅仅提供了一个过道、一处驿站、一个容器,同时也注入了其精神和价值。其中宁化石壁,已经成为客家迁徙过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里程碑,客家人共同信仰的一个原乡符号。
在史学家的笔下,宁化处于闽西与闽北两大文化区之间,即受闽北理学文化影响,又得益于闽西核心区的文化辐射,同时,由于陆路交通和闽江航运的缘故,长期同江西、闽北保持密切联系,多个时期处于文化领先地位,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生态、文化性格和文化模式。
还有一种说法,宁化客家文化秉承了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再构建了忠孝悌恕的传统礼法,在语言方面体现了母体性,在教育方面体现了先进性,在民俗方面体现了历史系、地区性和民族性相融合的特性,在建筑方面体现了客家民居与客家土楼的原始性,在饮食方面体现了山地性和独特性,并由此组成宁化客家文化的基本构件。宁化客家文化的发展和演进进程,是闽北文化、客家文化和畲汉民族文化不断融合演化的进程。
但在宁化老人们的记忆深处,说起客家文化,沉淀不变、永远鲜活的还是洁白光润“玉扣纸”的制作工艺和木活字印刷,是有关“葛藤坳”的古老传说,是老城古巷里无处不见,一色青砖封顶的“风火屋”,以及画梁雕栋,斗拱飞檐的明清建筑群。当然,记忆里,少不了在梦里想起都咂嘴不已的“烧卖”、“鱼生”和宴席“八大碗”,还有每年正月乡村狂欢节“过漾”时宁化式“猜拳”。我酒量不行,但丝毫不影响我对宁化酒令从0到10,十一个吉祥祝福数的喜欢,不管身在何处,只要一听到“请福寿啊一鼎高升”,那熟悉的宁化乡音,心中便是暖暖的、满满的乡愁和乡情。
客家方言保留了大量的古代中原语言的特点,有一种说法,认为地处客家核心区的宁化方言,即不同于普通话,又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客家方言,是“原始客家话”,是客家方言的母语。宁化客家方言有16个声母,44个韵母,5个声调。本地人的发音,保留着大量的“入声”古声调,使用的常用词汇也保留了不少古汉语成分,如“斫樵”、“食东道”、“猪膏油”等等。名词前缀常见的有“老”、“番”,后缀常见的有“子”、“哩”、“头”、“佬”、“牯”、“婆”、“嫲”。对物件、器件的后缀,如“鼓鲁子”(突出鼓起的小肿块)、盖拉子(小瓶盖)、手指公(大拇指)、人公子(画上或书上的小人儿);对人称呼的后缀,老妹子(小妹)、命子(命根子)、新人哩(新娘子)。表示性别意义的后缀中,“佬”、“牯”用于对男性的称呼,“婆”、“嫲”用于对女性的称呼,并常常表示对被称呼者的喜爱和亲昵。记忆里,从记事开始,不管什么时候,母亲招呼我时一直都是叫“玉良牯”,从来如此,没有例外。老人家在很小的时候就独自一人从广东一路逃难到长汀、宁化,老家也是客家聚居地,潮州潮安庵埠镇的陇头林尾村,一个专门编制出产竹蔑船篷的地方。
千年古邑,悠悠乡情,历久弥醇,历久弥深。
辛丑年正月初九於福州 果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