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医望诊绝技——观目诊病(一)

目诊主要依据眼睛各部位的形态、色泽、斑点、穹窿及位置结构的动态变化,借助7倍左右的放大镜进行操作,来判断相应脏腑可能发生的病变、损伤和机能紊乱,是传统医学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黑晴诊法、白睛诊法和全目望诊。目诊是精细的微诊系统,对某些疾病发生和发展的监测,颇具见微知著作用.有助于早发现、早诊断和早防治,但其难度也相对较大,细心显得十分重要。

(一)瑶医目诊的特点

瑶医目诊是独具特色的一门科学,方法简单,可用五个字对其特点进行高度概括,即简、便、验、廉、捷。

(二)白晴形色变化与目诊定性

白睛诊法上要观察巩膜,球结膜上出现的血管形态、颜色等变化,来判断相应脏器可能发生的病变。巩膜质地坚固,不透明,呈暗红色,占眼球壁外层后六分之五;球结膜是覆盖巩膜前三分之一的薄膜,表面非常光滑,比较松弛,薄膜透明,可透见下面的巩膜。球结膜血管在表层,相对浮浅、隆起、鲜艳,巩膜血管在下,颜色相对深沉.青紫、暗淡。临症中球结膜上出现异变信号,表示病程短,新病;巩膜上出现异变信号,表示病程长,久病。

1.白睛血管形变及目诊含义

(1)局部血管根部粗大

属顽固性疾病,病程长,多有器官损害。如心脏病、慢性肾病等。

(2)曲张或怒张

相应血管呈怒张状,多属血淤证或病情较重、较急。肺炎、急性肝炎等。

(3)延伸

血丝很长,延伸到其他区域,多表示病情发展方向及疾病范围,表明该部位疾病向另一部位发展或传变。如腰腿痛(坐骨神经痛),上肢痛,骨髓炎等。

(4)离断

延伸的血管在一定部位或中途突然中断,也有的被黑色淤血点隔开,往往表示该部位脏器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狭窄、阻塞。常见于颈椎病,输卵管闭塞,脉管炎等。

(5)分叉

血管状若树枝样分叉,表明相应脏器炎症播散、扩张或血液供应障碍。如痔疮,可从血管分叉条数来判断痔核多少及大小。

(6)隆起

血丝浅表、明显、红活,多在球结膜上,表示为急病、新病,急性炎症开始。如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尿路感染等。

(7)雾斑

片状青紫斑,似淤血凝集成一模糊小片,多属气滞血淤症(虫积除外)。提示相应部位胀痛。若肝、胆区见此形变,提示有肝气郁结症状;若见于女性,还提示乳房疾病,如乳腺小叶增生等。

(8)黑点

血管末端的黑色淤点,往往与雾斑相伴出现,多属血淤症。提示病程长、症状重、损伤大。可见于肝硬化、陈旧性损伤(包括手术伤口),若见于儿童,则提示虫积。

(9)黑圈

比黑点稍大的黑色圆圈,是一种严重淤血症状,提示相应部位已有包块状肿块出现。

(10)螺旋形状血管

表示血液循环严重障碍,或是气滞血瘀、血流不畅,导致血络挣扎延伸。临床常以疼痛、刺痛、灼痛现象出现,部分癌症病人也有此表现。

(11)蜘蛛网状血管

提示风痰、有淤。如哮喘病,由于血液供氧不足造成侧支循环建立,同时由于长期哮喘,血管破裂、散乱,导致此现象。

(12)叶脉状

血丝像树叶茎脉状分枝,提示严重血液循环障碍,或体内淤血症,临床上癌症病人多见。

(13)、横行血丝

白睛上部血管,呈横行“一”字形或“U”字形走向,提示有消化系统方面的严重病变。有人观察800例,发现肠癌69%、胃癌58%、食管癌57%、肝癌45%的患者有此征象,而健康人仅有16%出现此征象。

(14)贯瞳

血丝延伸进入黑睛,或穿过黑睛,俗称“赤脉贯瞳”。1条赤脉为病轻,2—3条赤脉为病重;赤脉不穿过瞳神为病缓,穿过瞳神为病急。临床上多属淋巴系统严重疾病,如淋巴结核等。

(15)巩膜胃征

在两眼瞳孔下方6时处,巩膜与球结膜间的毛细血管呈充血性扩张、红黑之象,即为巩膜胃征图(图9-23),提示急、慢性胃肠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与临床符合率达90%。

(16)巩膜痔征

在白睛5~6时部位.由下向上行走的扩张、弯曲、充血血管,即为球结膜痔征(图9-24)。

提示内痔;痔征现于左眼,为肛门左侧内痔;现于右眼,为肛门右侧内痔。且痔征的条数与痔核多少相对应,痔征的粗细与痔核大小成正比(图9-25,图9-26)。有人检查1270例,与肛门镜检的定性符合率达85%。

(17)巩膜肝炎征

肝炎患者的白睛内下方血管充盈、扩张、色呈淡青(图9-27)。

瑶医望诊绝技--观目诊病(二)

2009-11-25 10:09:58| 分类: 瑶医瑶药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2.白睛血管色变及目诊含义

(1)鲜红

多为新病、急病、热病。

(2)紫红

多为邪热入营、灼津为痰、灼血为淤。

(3)深红

提示症状加重、加深、病情恶化。

(4)红中带黑

多为新病久治不愈,入里化热,热炽血滞,淤血内生。提示病程长,淤血重,邪热盛,正气始虚。

(5)红中带黄

提示病情好转,病势减轻。

(6)血丝淡黄

为病将愈,病症消失。若血丝色淡黄略红,提示病情虽好转,尚有余热未清。

(7)浅淡

属虚症、寒症。提示相应脏器气血不足,寒凝气滞,血行不畅。部分血丝浅淡亦属正常现象,区别在于:病变者血丝多而乱;正常者血丝少而直。

(8)暗灰色

为陈旧性病灶,多见于肺结核、肝炎等疾病痊愈后留下的“烙印”,临床仅能提示病史。

(四)白睛分区与目诊定位

图9-28为白睛诊法定位形象示意图,表明了一般定位规律,但也可能出现特殊个例.例如,某些疾病在双眼上都有反应,而某些疾病仅在一侧眼上有反应,躯体上部疾病也可以在瞳孔水下线以下得到表现,躯体内侧疾病可以在瞳孔外侧得到表现等。

(五)白睛诊伤

主要通过白睛上的“报伤点”来判断伤势。“报伤点”是患者在无眼疾或无眼部自觉症状下,白晴见青紫色血管浮起,在血管末端有淤血点。该点必须在血管末端,淤血点颜色较黑,如针尖大小,则提示体内有伤。若淤血点不在血管末端,或离开血管或在血管中部,均无诊伤价值。淤血点形色变化,可反映伤损程度与性质,如伤气、伤血、或是气血两伤等。

1.白睛诊伤定性

(1)报伤点色淡如云,散而不聚者,提示伤在气分(轻伤)。

(2)报伤点色黑而沉着,形如芝麻者,提示伤在血分(重)。

(3)报伤点色黑点圆,周围片状色淡如云彩,呈不规则晕状者,提示气血两伤。

(4)血丝弯曲如蛇行(或螺旋)状,提示有较剧烈终痛。

(5)同一条血丝,若粗细不匀,虽无淤点,也提示有伤。

2.白睛诊伤定位

一般定位原则为:在报伤点出现的同侧躯体有伤;以瞳孔水平线对应于脐水平线,报伤点出现在瞳孔水平线以上者.提示伤在脐水平线以上部位,包括腰背,上肢,肩周,头部。报伤点出现在水平线以下者,提示伤在脐水平线以下部位,包括下肢,骨盆及胸骨。腰部报伤点多在瞳孔上方稍偏向内侧,淤血点也多近瞳孔;脊椎淤血点多居中;肩部和上肢淤血点多偏向外侧。伤在乳头上方者,淤血点居中;伤在乳头上内侧、胸骨旁者,淤血点偏向内侧;伤在乳头上方外侧及锁骨窝下者,淤血点偏向外侧;伤在胸骨柄两侧者,则呈“Y”形血络分叉,淤血点位于分叉的末稍。下肢的血丝相对于上肢长,且多超过瞳孔水平线,并多偏向瞳孔外侧。双侧下肢俱伤时,可见血丝呈中断跳跃状态。此外,报伤点出现在眼的外侧,按淤点上下次序,分别表示腋后线、腋中线及腋前线受伤。报伤点出现在眼的内侧,则提示对侧胸胁受伤。(图9-29~图9-38)为各种诊伤定位图,供读者参阅。

(六)白睛诊寄生虫病与疟疾

在白睛任何部位呈现兰黑点或兰黑斑,为蛔虫症。若在巩膜与球结膜间的毛细血管顶端和旁边,呈现青黑色或兰黑色圆形斑点,约有针头至绿豆大小,斑的境界多清晰,也有模糊的,可多可少,不突出结膜面,提示寄生虫症。斑大,表明是成虫;斑小表示为幼虫,斑多,虫多;斑少,虫少。如在巩膜与球结膜间的毛细血管上端和边缘,呈多样状的浅紫色、云絮状斑块,则提示为钩虫。同样,斑块大,感染程度较深;斑块小,感染程度较浅。若巩膜与球结膜间上半部出现黑色斑点,则提示为蛲虫。眼征越明显,病情越重,眼征越浅谈,病情越轻(图9-39,图9-40)。

白睛诊疟疾:在眼结膜与巩膜的毛细血管末端或弯曲部,呈现出黑色、青紫色、棕色、紫红色、银灰色等各种色素斑点,为疟疾表现。疟斑形状有圆形、多角形、三角形、宝塔形、漏斗形、扫帚形等。斑点境界有清晰的,也有模蝴的;且在模糊斑点中心有黑点.斑点在0.3毫米至4.0毫米之间。疟疚发作时,疟斑多呈黑色或青紫色,略凸出表面,境界清晰,血管末端呈膨胀样;疟疾愈后,可恢复正常或成为斑迹。此外,在近角膜缘处的球结膜浅层,血管呈螺旋状纡曲,血管管径较粗、颜色深紫,走行弯曲,以近角膜缘端明显,至穹窿部则消失,此现象在外下方多见,亦是诊断疟疾的特征之一(图9-41)。

(七)目诊在癌症筛查中的应用

1.黑睛诊法筛查规则

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列为癌疑对象,应作进一步检查:

(1)代谢环消失合并瞳孔偏移。

(2)代谢环消失合并瞳孔扁平。

(3)代谢环消失合并黑暗睫状部相应器官的严重炎症信号。

李彤等人认为,黑睛筛查癌症可以预测15年内癌变风险信息,若果真如此,将对癌症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有待深入研究。

2.白睛诊法筛查规则

凡同时出现下列情况的两项以上者,可列为癌疑对象,应作进一步检查:

(1)睛颜色苍白、无光、呆滞、晦暗或黄染。

(2)眼球上半部血管紫暗,旱“一”字或“U”形走向。

(3)眼球巩膜有薄雾斑状阴影圈,中间有黑色淤点。(即中间深黑,四周浅淡的阴影状圆圈),整个颜色暗灰无光。此外,黑色圆圈也有筛查意义。

(4)白睛血管呈螺旋形弯曲、怒张、颜色鲜红。

(5)白睛血管呈树叶叶脉状走向,颜色鲜红。

(6)赤脉贯瞳.白睛血管鲜红、怒张,至少两条以上延伸穿过瞳孔。

瑶医关于目诊的著作有:

1、《观目诊病》,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年10月出版。

2、《壮医目诊诊断》广西科技出版社出版2008年12月出版。

3、《中国传统医学望诊大全(目诊)》海南出版社出版2002年10月出版。

4、《中国民间传统望诊奇术(目诊)》海南出版社出版1992年10月出版。

5、《中国瑶医学(瑶医目诊)》 中国民族出版社出版2001年12月出版。

6、《实用瑶医学(瑶医目诊)》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2004年12月

(0)

相关推荐

  • 眼科门诊病历书写

    主诉:主要症状+持续时间,少于20字 眼科病人,主要为视力障碍,感觉性症状,外观问题 病史采集: 现病史:起病时间,诱因,主要症状+伴随症状,治疗过程,有意义的阴性症状 既往史:类似眼部发病史 ...

  • 熬夜眼睛变红后,很多人都爱做这1件事,但其实更伤眼!

    "我昨晚熬夜,今早起来眼睛都红了." 这句话你应该很熟悉吧? 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没休息好,眼睛出现红血丝的情况. (来源:giphy) 这些红血丝是什么?它们是怎么出现的?今天我们 ...

  • 【瑶医目诊图】眼诊图谱 视目诊病

    专题:瑶医目诊图瑶医目诊 望诊祖传独门绝技--观目诊病 目诊主要依据眼睛各部位的形态.色泽.斑点.穹窿及位置结构的动态变化,借助7倍左右的放大镜进行操作,来判断相应脏腑可能发生的病变.损伤和机能紊乱, ...

  • 观手诊病之——手指观健康

    编辑整理/于立国 手掌为阴,手背为阳,五个手指刚好是阴阳交错.树叶干枯一般是树根缺水,一个人内脏经脉的气出来首先到手指,所以一个人内脏的问题马上可以在手上可以看出来.所以手指是非常敏感,很容易反映一个 ...

  • 观手诊病之——从手掌上的青筋看健康

    观手诊病之--从手掌上的青筋看健康 摘自马悦凌<温度决定生老病死>   我们常说的青筋就是静脉小血管.总的来说,手上青筋出现的越少越健康.   浏览更多博文请点击:blog.sina.co ...

  • 观手诊病之——手诊歌、手诊图

    手心出汗肺脾虚,指肚泛红血脂高: 五指关节青筋暴,末梢循环定不好. 消化吸收看五指,指间有缝肠胃虚: 指甲竖棱肝病变,指根凸起大便差. 大鱼际,有深纹,心律不齐易心慌: 手腕延伸小鱼际,青筋明显会腰痛 ...

  • 中医望诊:观眉毛知寿命

    为了美观很多人都有画眉的习惯,殊不知,眉毛不仅会影响美观,也会体现身体的健康.古方中医药报介绍,眉毛也是望诊的一个重要部位,通过观察眉毛的变化我们可以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眉毛就可预知寿 ...

  • 鱼虾的“观色”诊病及其防治

    鱼类及虾类患病后,其身体某个部位或某个器官呈现特有的颜色,成为所患疾病的特征性症状,动物医学工作者以此定作疾病名称进行辨病防治,这是动物医学界常用的方法,简述如下: 一."红色"诊 ...

  • 望诊之望目【建议收藏】

    五脏六腑精气,皆上于目,而为之精.脾气虚则阳衰,不能摄阴,而浮散神光于外,以致神水宽大,睹物成二,其营在肝,其主在肾,其和在脾,能合肾脾之阴,而使肝达之,则必能归精于两目矣. 目清澈为寒: 目暗浊为热 ...

  • 观鼻诊病

    大家好,欢迎来到从头学中医,我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孙洁.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望诊中的望鼻.在具体学习望鼻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鼻与哪些脏腑经络的关系比较密切.首先,肺开窍于鼻,所以鼻和肺的关 ...

  • 中医师望诊绝技(珍藏版)

    中医师望诊绝技(珍藏版)  本篇介绍的望相诊病法,是一般医学教科书所没有的,也是大多数中医医生所未大力开发使用的,经验证实效果 . 一.教门面相诊病 两眉间为肺,颜色白黄则有病. 两眼间为心,颜色白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