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22
NO.22
武惠妃偷偷派自己的心腹宦官给张九龄传话:只要你这次肯帮我,我一定会让你长期担任宰相。
可她错了。
蒙脱石散对腹泻患者也许是有效的,但对便秘患者来说,却不仅无效,反而有极大的害处;她这种方式对李林甫这样的人也许是有用的,但对张九龄这样的人来说,却不仅没用,反而有极大的反作用。
张九龄非但不领情,还勃然大怒:武惠妃,你真是狗眼看人低,别自己是个蛆,就以为全世界是个大粪坑!
随后他将武惠妃的这句话原原本本都告诉了李隆基。
后妃明目张胆地和宰相串联,这显然极大地触犯了李隆基的忌讳。
此后,李隆基虽然对武惠妃还是那么宠爱,但却再也不提废立太子之事。
就这样,凭借武惠妃的乌龙助攻和张九龄的临门一脚,李瑛算是涉险过了这一关。
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张九龄就罢相了,李林甫成为了新的首席宰相。
失去保护伞的李瑛,顿时变得和失去顶梁柱的房子一样脆弱。
老谋深算的李林甫当然不可能放过这样的机会。
在他的策划下,武惠妃对李瑛发动了致命的一击。
她假称宫中发现了盗贼,命人召太子李瑛以及与太子关系亲密的鄂王李瑶(李隆基第五子)、光王李琚(李隆基第八子)立即入宫平叛,同时却又派人告知李隆基,说李瑛会同李瑶、李琚三人发动武装兵变。
李隆基赶紧派人前去查看,果然发现李瑛等人全副武装出现在了皇宫。
捉奸在床,人赃俱获,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李隆基终于再也遏制不住他心中的怒火了。
盛怒之下,他下令将李瑛等人废为庶人,接着又将三人赐死。
不知是不是因为做了亏心事,武惠妃不久也去世了。
之后李林甫多次劝李隆基立寿王李瑁为太子,但李隆基却一直犹豫不决。
毕竟,李瑛死了,按照原则,应该继位的是他的第三子忠王李玙,而不是第十八子李瑁;且李玙的长子李俶(chù)是他的长孙,聪明仁爱,颇受他的喜爱;且李瑁小时候一直由宁王李宪(李隆基的大哥)抚养,感情深厚,而李隆基对宁王这个本来可以当皇帝的人(李宪曾经被唐睿宗李旦立为过太子)内心一直是十分猜忌的……
他思来想去,始终无法做出决定。
最后还是高力士一锤定音:只要依年龄大的立,谁会有意见呢?
就这样,时年28岁的忠王李玙(六年后更名为李亨)被立为了新的太子。
这显然是李林甫所不希望看到的。
他一直是寿王李瑁最坚定的支持者,也一直是新太子最坚决的反对者,将来李亨继位后,他会有好果子吃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这成了李林甫的一块心病。
从此,他一直处心积虑地想要废掉李亨。
不过,由于李亨为人极为低调,做事极为谨慎,从不多喝一口酒,从不乱泡一个妞,他在之后几年时间里竟然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
李林甫决定改变策略。
踢球,如果中路打不开局面,那就改从边路攻击;整人,如果本人找不到破绽,那就改从家人入手。
李林甫瞄准的突破口,是太子的小舅子韦坚。
韦坚出身于关中望族京兆韦氏,为人精明能干,在江淮转运使任上政绩突出,为缓解当时的财政紧张问题出了不少力,很得李隆基的欢心,因而被加封为散骑常侍,同时又兼任了水陆转运使等多个重要官职,加上他又与当时和李林甫搭档的另一个宰相李适之打得火热,一时间在朝中炙手可热,大有入相之势。
李林甫对他非常猜忌,便用明升暗降之计,推荐他担任刑部尚书,同时免掉了他其余的所有职务。
韦坚因而对李林甫恨之入骨。
和韦坚有同样想法的,还有时任河西、陇右节度使的大将皇甫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