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论“暗戳戳”

“暗戳戳”这个词很有趣。既“暗”了,似乎是存心低调,又偏要“戳戳”,仿佛言语之中伸出一只手指,刻意提醒听者gist所在。

中文行文一贯是讲究总结升华的,就像中餐里的包子饺子馅饼,演出中的压轴戏压台戏,不管前面多么云遮雾绕,重要的总是在最后呈现。

暗戳戳也是如此。暗不是目的,因为如果真的为了低调的福利(sake),那末根本就不会被说出来,更无从被他人知晓。

暗是为了戳,给戳的“戈”包上一层看似不经意的保护膜,让听者不至于因耳膜为尖锐所伤而作出过激反应,伤了彼此的体面。

所以对于如何能真正听懂“暗戳戳”类话语,鄙人有一个不成熟的小技巧,倒也称得上屡试不爽。暗戳戳者,话语的信息密度绝非均匀分布,而是重心显著后移,因此只需听后半句即可。

而交谈的本质并非表达自己想说的,而是制造对方想听的。此时只需抓住后半句,感叹之,艳羡之,怅恨之,渲染之,以达到主宾尽欢的佳效。如果实在担忧肠胃不适,则不妨学鲁迅先生所谓“啊呀!这孩子呵!您瞧!多么……阿唷!哈哈!Hehe!He,hehehehe!”

其实这也符合互动的理论,人家戳你了,就得有个反应,哪怕只是个膝跳反射,才能证明自己不是一条毫无价值的死狗:No one ever kicks a dead dog.

从佛家的角度看,成全不失为一种善良,是一种“言布施”,可以抵消平时的口业,免得死后下拔舌地狱。

说了不少,其实完全可以用一图概括:

佛系公众号

关不关注无所谓

点不点赞都可以

随缘就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