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书——笨方法,真功夫
今天抄书用了两个多小时,先是抄写了李镇西老师的《幸福比优秀更重要》里的第六篇章《都不容易》,接着又抄了一章《红楼梦》。
抄书,绝对不是一时兴起,其实在很多年前,我就有抄书的习惯。
还记得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们的语文老师就喜欢摘抄,所以每个星期天,以及节假日,给我们布置的语文作业里,总有一项是抄好词好句好段,春节的时候还让我们抄对联。
其先是为了完成作业,后来抄着抄着,发现自己竟然爱上了抄写,于是就不再仅仅局限于一些好词好段了,我会找一些好文章,整篇整篇的抄。一两年下来,发现自己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可惜到了初中,因为功课多了,作业也多,哪还有闲暇时间去抄书?慢慢就把这个习惯给丢了。
到了师范学校,自由学习时间多,学校有图书室,可以自由去借书,所以就郑重其事地买了笔记本,又开始摘抄。
记得最清楚的是有一段时间,我把《红楼梦》一书里的诗词,全部抄了下来,甚至有些还能熟读成诵,妥妥的成了一个红楼迷。
再下来,又开始读《平凡的世界》,也是厚厚的抄了一大本。
现在之所以对这两本书印象还这么深,估计和那个时候的抄写有一定的关系吧。
可惜的是,毕业时,因为离家太远了,这些笔记都没有捎回来,也成了一大遗憾。但是,这些抄过的东西,却成了我心灵的一部分,特别是孙少平、孙少安身上那种不向命运屈服,奋斗拼搏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向前进。
刚参加工作那几年,还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工作之余,喜欢抄抄写写,信手涂鸦,虽然没写出什么名堂,但是积累了许多知识,让站在讲台上的我也能出口成章,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认可。
后来看到一篇文章,说古往今来,很多著名的作家、学者,也喜欢抄书。
比如苏轼,我们都以为苏轼是个天才,他知识丰富,博闻强识,写诗行云流水,作文倚马可待,像这样的奇才,应该是天生的吧?
其实他也一直很刻苦,据说,他每一天都有“日课”,他的日课就是在固定的时间,抄固定的内容,雷打不动。一本《汉书》,苏轼抄了三遍,并且他的抄已经达到了熟背的程度。
再比如当代作家叶圣陶,他从上初中的时候就养成了抄书的习惯,每每遇到喜欢的文章,他都会抄写一遍。
作家孙犁说:“读书读到自己特别喜爱的地方,就把它抄录下来,抄一次比读十次都有效。”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抄书能够让我们加深记忆,增强理解力,还可以帮助我们积累资料,久而久之,自己在无形之中就变成了一个知识渊博,博览群书的学者了。
在我们抄书的过程中,也会得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境界都会得到提升。书籍,就像春雨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灵,升华我们的灵魂。
所以,看似笨方法,其实并不笨,学识,本来就不是一夜之间就会暴增的,抄书,在很多饱学之士看来,反而是真功夫,巧功夫!
我也不会贪多,每天抽出一点时间,读读书,抄抄文,自己一点点进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