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和尚”苏曼殊:一顿吃60个包子,能喝6斤凉水,35岁猝死
“好花零落雨绵绵,辜负韶光二月天。知否玉楼春梦醒,有人愁煞柳如烟。”--苏曼殊
苏曼殊这个人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他年仅35岁,但却留下了很多诗词和文学翻译作品,后人用一句话描述了苏曼殊的一生“身世飘零,佯狂玩世,嗜酒暴食。”。
没错,这位才高八斗,闻名一时的“狂僧”苏曼殊其实还是个大胃王,他曾经一次性吃下了60个包子,连凉水都能一下喝掉6斤。尽管医生多次劝诫他要改掉暴饮暴食的坏习惯,但一意孤行的苏曼殊最终还是命丧于此,可笑亦可叹。
难忍口腹之欲的“花和尚”
想必说起“花和尚”的代表人物,大家首先会想到的就是济公和鲁智深。他们的确身为佛门中人,虽一心向善但是却从不把清规戒律放在眼里,喝酒吃肉且游戏人间。可是,毕竟这两位只是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其真实性无从考证。
然而,在清末民初则实实在在地出现了一名“花和尚”,他就是苏曼殊。
说他是和尚,那是千真万确的事情。苏曼殊从13岁时起就遁入空门,虽中间有过还俗,但没多久还是再次削发为僧,一直到他离开人世。说他“花”则是因为作为和尚的苏曼殊在饮食上毫无禁忌,还多次谈起了恋爱,是个名副其实的“花和尚”。
除了“花和尚”这个称号,拥有多种身份的苏曼殊还有很多外号,例如“糖僧”、“一代狂僧”等等,但是最有名的称号当属“大胃王”。
“大胃王”不仅是因为苏曼殊是个吃货,更是因为他的每次进食都会大大的过量。可能因为苏曼殊从小的生活艰难,长期饥一顿饱一顿的他对食物的渴望极其强烈。
在他13岁刚入佛门之时,就曾经在寺中因为偷食鸽子被赶出寺院。之后还俗的苏曼殊便开始肆无忌惮地满足口腹之欲,一有吃的机会就会大快朵颐,直到肚皮再也装不下为止。
早年的苏曼殊因为表哥的接济去了日本留学,因为日本人有喝冰水的习惯,生活困顿的苏曼殊没有经济能力解决温饱问题,只能靠喝凉水充饥,甚至可以一次性喝下6斤的凉水。
这样的经历对他来说远不止一次,可以说仅仅是个开始。苏曼殊嗜甜如命,一天可以吃掉30包糖,故而被人赠予“糖僧”之名。
还有一件更为有趣的事。苏曼殊的朋友们都知道他喜欢吃牛肉,有一次在他洗澡的时候,几个朋友想捉弄他,便在外面谎称有牛肉可以吃。结果听到“牛肉”二字的苏曼殊还未将衣服穿戴整齐就奔了出去,结果自然是被大家“哄笑”了一番。
还有一次,有个人听说了苏曼殊是“大胃王”的消息后便登门来一探究竟。他要求苏曼殊挑战吃包子,看他能否吃下自己带来的60个包子。这样的要求不但没让苏曼殊生气,反而让他十分高兴。不用花钱就可以一饱口福,这样的好事当然不能错过。
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苏曼殊将眼前的60个包子全部吃完,震惊了所有人。但是因为吃的太急太多,得了肠胃炎被送进了医院。医生劝他今后不可以再这样暴饮暴食,否则定会生命堪忧。
到底为何才华横溢的苏曼殊如此管不住自己的嘴,是否真的和他惨淡的童年抹不开关系?
童年阴影是“罪魁祸首”
苏曼殊的父亲是广州的一个富商,经营茶叶生意的苏杰生需要经常往来中日两国。也因为这样,他认识了苏曼殊的母亲,一个名叫河合仙的日本女人。
早已有三房太太的苏杰生并没有打算把河合仙明媒正娶,而是将这对母子留在了日本。可是因为自己长期没有儿子,就只能将私生子苏曼殊接回国内。
离开了母亲的苏曼殊从此远离了温暖,他被父亲的妻妾们视为眼中钉,被几个姐姐常常欺辱。父亲长年在外经商,孤苦无依的苏曼殊就在家中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
家大业大的苏家却容不下小小年纪的苏曼殊,也许是要天天忍受饿肚子的痛苦,才给他日后成为“大胃王”埋下了祸根。
13岁的苏曼殊入了佛门没多久就因偷食被迫还俗,后来受到表哥的救济去了日本留学。尽管可以见到自己的母亲,但是母亲早已另外成家,苏曼殊又成了“多余”的那一个。
在日本留学期间,苏曼殊的日子也不好过。他住的是凋敝的破茅草屋,吃的都是掺着石灰的饭,而且常常连这样的饭都没得吃。
后来结束留学归国的他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生活水平才慢慢地改善。但是儿时所承受的这些饥饿已经在苏曼殊的心里成为阴影,让他对于“吃饱饭”有了错误的认识。
“大胃王”猝死,享年35岁
经常的暴饮暴食造成苏曼殊的肠胃问题严重,医生已经多次警告他,可是不听劝的苏曼殊还是我行我素。最终在又一次“狼吞虎咽”之后因为来不及医治,猝死当场。
35岁的苏曼殊就这样走了,一直性情怪异、亦疯亦颠的他连死的原因都与众不同。
苏曼殊的一生能诗擅画,精通日文、英语和梵文,所以也翻译了很多外来名著和佛家经典,像雨果的《悲惨世界》和佛家的《梵文典》。他留下的诗有一百多首,其文学造诣之深,对当代及后世都影响深远。
人无完人,谁能想到这样一位集“诗僧、画僧、革命僧人”为一体的苏曼殊会是一个控制不住饮食的人。
他的死着实令人可惜,在他生前只用了“一切有情,都无挂碍”这八个字来形容自己三十五年半僧半俗的人生。
他的贪吃和暴食看起来很是荒唐,然而联想到他童年的悲惨,也深感同情和理解。也许苏曼殊正是用这样的方式来治愈儿时带来的痛苦,也只有“吃”才是他感到快乐和安定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