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只愿亲人安康

祈        愿

写了一年多的公众号,获得了不少关注,绝大部分是在默默地读我的文字,偶尔会在文后的留言区写下只言片语,或者在对话框谈一谈对某一篇文章的想法,我很喜欢并享受这种真诚互动的感觉。但其中有一位,却很特别。

她在后台执意地问我的微信号,后来,便加了我为好友,由最初聊文字,到聊工作与生活,慢慢地,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她四十几岁,高学历,成长和生活在西子湖畔,就职于一家高科技产品公司,高收入,家境富裕且非常幸福。她谈吐不俗,乐观开朗,对家人充满了深厚的感情,所以,她也常常像一位热心的大姐一样,不时地关心与问询我的家人。

偶尔,她会在微信发她和家人的照片给我看,那些照片里,大多是她和父母的合影。她依偎在老人的身边,开怀地笑,表情像一个依然没有长大的女孩。而她的父母,刚刚年过七十,精神矍铄,面容里透着幸福的宁静。

我常常为她而感到高兴,同时,仿佛受到一些感染,也越发体会到亲情与亲人对于人生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

可是,从元月份到三月初,她没有再在微信跟我聊过天,有时,我发过去几句问候语,半天才收到一句简单的回复。大约,她很忙,或者,在现在这样的时代,一种虚幻的友情被淡化与遗忘,是一件太正常不过的事了,我这样想,便不再去理会。

可是,就在最近,一个阴雨湿寒的下午,她突然在微信里给我发来一连串的句子,让我始料未及。她非常诚恳地向我表达了歉意,说自己这段时间情绪低落,才没有及时回复我。在我看来,这份道歉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原本我就没有太在意。

可是,接着,她告诉我她最爱的母亲,已经住了三个月的院,这三个月以来,她天天守在医院,没有睡一个好觉。

我紧张起来,问,老人患了什么病。她告诉我,患的是肝腹水加胃出血。

我又问,这样的病,严重吗?她说,基本上没有希望了。

我心里咯噔一下,又追问了一句,还能坚持多长时间呢?

半晌,她才回复我,只有一句话:等死,不会太久。

接着,双方都沉默了。我没有说一句安慰的话,因为我知道,这个将父母视为自己幸福天空的女子,她的心,在这三个月里,一定经受过无数次煎熬与折磨,她简单的回复里,是天空坍塌之后灰心到极致的冰言冷语,我的安慰,微不足道。

我不知道,这种伤,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痊愈,至少是,曾经在父母面前宛如少女的她,从此,一定会陷入中年的苍凉与无奈。

又想起最近参加节目《朗读者》的徐静蕾,这位年过四十的大明星,在主持人面前讲述自己拍电影的经历时,侃侃而谈,自信而优雅,可是,在聊到亲情,尤其是聊到早年去世的奶奶时,她却几度哽咽,语不成调。

她说,我的童年真的就是,在奶奶去世的那一天,结束了。

我想,这句话,大概说出了所有人的心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世,不管你有多大的年龄,当老人扯着你的衣袖,呼唤着你的乳名,抚摸着你的脸颊,你的童年,就始终会拥有清晰而鲜活的记忆,或者说,你的童年,一直还在。

但是,终究,他们会一个个离你而去,除了在回忆里怀念与哀伤,你又怎么可能真正重拾童年的快乐与天真?

徐静蕾说,直到现在,她唯一不敢碰触的电影,就是关于老人的题材,然后,在朗诵史铁生《奶奶的星星》时,她泪眼婆娑,声音悲戚到难以自制。

我知道,这一幕,绝不是表演,她只是以她的方式,呈现了我们曾经、正在或者必将经历的悲伤。

唯一能够给予我们安慰的,大概只能像史铁生在文章里写的那样:我慢慢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

人到中年,不求富贵,只愿亲人安康,在现世,相互陪伴,走得更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