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我的中医人生(27)
我的中医人生(45)
周志阳 2017年3月19日
决明子,甘、苦,微寒。归肝、肾、大肠经。本品苦寒清泄,甘润滑肠。入肝、肾经,能清肝火、益肾阴而明目,为目赤肿痛及目暗不明之要药。入大肠经,能清热润肠通便,为治热结肠燥便秘之佳品。
功效
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春天来了,应该顺应天时,舒展肝气,可用决明子泡水,降肝火,养肝护肝。还可用决明子做枕头,以助睡眠。
我的中医人生(45)
李仁昌 2017年3月19日
陈某,女,48岁
因反复腹泻1月来诊,每次腹泻发作都到药店买保济丸、蒙脱石散服用,服药后可短暂缓解却病情反复。症见:食欲不振,肠鸣,腹痛腹泻,四肢微冷、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细。投以参苓白术散加减,拟方:党参15g、白术15g、茯苓20g、炙甘草10g、薏苡仁20g、山药20g、莲子15g、白扁豆15g、砂仁6g、桔梗10g、干姜6g、佛手10g、黄芪15g。执三剂。
患者久泄至脾气虚,故有食欲不振,脾气不固,湿邪郁滞而见易泄,脾主四肢则有四肢乏力、消瘦,面色萎黄。治宜健脾益气,渗湿止泻。
我的中医人生(45)
陈小芳 2017年03月19日
学习《伤寒论》第16条,太阳病,发汗过度,或误下、误吐、误温补手法针灸后,病情已变化,医生误治,不可再单纯用桂枝汤解表了。应根据症状、脉象,重新辨证,是病已传阳明,或病已入少阳,或已达他经,再确立治则。以前大学上课时老师强调当中“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很重要。一直学得云里雾里的,不知甚解。后来听到“方证对应”的辨证方法,感觉应是此理。
有是证用是方,而且得准确辨别该证是否真假寒热错杂等。上周跟林老师见过一个“焦虑症”的病人,面色潮红,口干口苦,晚上怕冷,穿两条棉裤都不觉暖,寸脉浮尺脉沉。见口干口苦,面色潮红能单纯辨为阴虚火旺吗?见怕冷恶寒能单纯辨为下焦阳虚吗?林师说这是典型的“上热下寒”症候,属寒热错杂型,应根据症候、舌脉象灵活辨证,不可走入教材的死胡同里。
记录|我的中医人生365天(122)
2017.03.19作者 林佳明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小青龙治疗咳喘为什么不如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那样,用厚朴杏仁一类止咳平喘药?小青龙的病机用原文讲,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外寒内饮,主症为咳喘与呕吐,麻黄,桂枝之辛温散寒解表,治疗水饮犯肺之咳喘,无一味止咳平喘的专药,体会了治病求本最高层次,心下有水气,才是病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小青龙八味药,甘草调和,五味子收敛肺气,其他六味均与治水有关,麻黄宣肺利水,桂枝温阳化气,干姜,细辛温化寒饮,芍药通利小便,半夏燥湿化痰,对于小青龙来说,内饮是病本,寒饮一祛,则咳喘必止,因此,方中不用止咳平喘药,而重在温化寒饮,治病之典范。
我的中医人生44
符英 2017年3月18日
昨日提到姚师课上分享的病案,用止嗽散联合小柴胡治正虚邪恋之久咳,用止嗽散解表祛风无疑问,但是当时我十分不解为何用小柴胡汤来治此案例。按我平时理解,小柴胡为和解少阳的经典方剂,柴胡四大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而在此病案中,患者均无此症,却予小柴胡。
结合课本及患者本身情况,渐渐理出一点头绪:小柴胡和解少阳,可是何为少阳病?之前自己整理了关于少阳的相关资料,现在却又忘记了,少阳是外感病发展过程中,病邪在半表半里的一个阶段,病邪为何能入半表半里,而不是仅在表,从根本上说,患者正气不足,无力抗邪出表,邪气内走,正处于半表半里之间,而柴胡黄芩一升散一降泻,则达到疏散少阳邪气的目的,同时大枣、党参益气兼补胃气,一来扶正以祛邪,二来御邪内传,使邪气得解,使胃气调和,患者则得药助而愈。
我的中医人生45
符英 2017年3月19日
近日分享姚师的许氏病案,姚师还提出一个观点:善后。该患者平素极易感冒,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一个月感冒几次”,患者咳嗽基本消失后,姚师辨肺气虚,予陈夏六君子汤合玉屏风散加减:
党参25g 白术15g 茯苓15g 陈皮10g
法夏20g 炙草10g 前胡15g 五指毛桃30g
桔梗5g 大枣15g 生姜10g
执十剂,姚师言此为“善后”。患者素体气虚,极易外感,故予玉屏风散益气固表,体虚之人湿邪易留,故陈夏六君大枣燥湿化痰,益气健脾,标本兼治。且老师考虑到患者可能觉得症状好转后不再复诊,故一次予十剂,考虑之周全,都是我应学习之处。
我的中医人生(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