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解敌人的精神和心理防线

《***》中的大智慧(攻心)篇:瓦解敌人的精神和心理防线

【导读】

古来被历史学者称道的伐敌之举有二:一是“庙胜”之策,二是“攻心”之计。对于前者,尉缭子有言:“刑如未加,兵未接,而所以夺敌者五:一曰庙胜之论。”所谓“庙胜”,就是在朝堂之上预先制定的克敌制胜的策略,而这种策略可能涉及政治、外交、经济等多个领域。干象建议楚王扶植共立以搞乱秦国,管仲通过购买狐皮来使代国降服,都可以算是“庙胜”的案例。

而作为与“庙胜”并驾齐驱的手段——“攻心”也备受赞誉,“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胜为上,兵胜为下”,“上兵伐谋”等等箴言表示出中国人对其相当推崇。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有些时候,“攻心为上”的战略比硬打硬碰、简单粗暴的军事行动收效明显,且副作用小,更容易达至“兵不钝而利可全”的目的。

【***原典】

孙子曰:“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何以明之?

战国时有说齐王曰:“凡伐国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胜为上,兵胜为下。是故圣人之伐国、攻敌也,务在先服其心。何谓攻其心?绝其所恃,是谓攻其心也。今秦之所恃为心者,燕、赵之权。今说燕、赵之君,匆虚言空辞,必将以实利,以回其心,所谓攻其心者也。”

沛公西入武关,欲以二万人击秦峣关下军。张良曰:“秦兵尚强,未可轻也。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贪而忽名,可货以赂]。秦将果欲连和,俱西裘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士卒恐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懈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

【译文】

孙子说:“以攻心为上策,以攻城为下策。”为什么这样说呢?

战国时有人劝说齐王:“攻打一国的方法,以攻心为上策,以攻城为下策。心胜为上,兵服为下。所以圣智之人讨伐他国、战胜敌人,最要紧的是先使其心服。什么叫‘攻心’呢?断绝他的凭恃和依靠就是‘攻心’。现在秦所凭恃和依靠的,是燕国、赵国的权势。如今劝说燕国、赵国的国君,不要只用空言虚辞,一定要给他们实利,用来回转他们的心,这就是所说的‘攻心’。”

沛公刘邦向西进入武关,想用二万人攻打秦峣关的守军,张良进言说:“秦兵还很强盛,不能轻敌。我听说峣关的军官是屠户的儿子。商贩出身的家伙容易利诱。希望沛公暂且安寨不动,派一个将领引兵先行,并准备五万人的供给以张声势,再在一些山头上布满旗帜,以为疑兵,叫郦其食带着值钱的珍宝去贿赂秦军的将领。”秦军将领果然要求联合起来一同西进袭击咸阳。沛公准备听从这个要求,张良说:“这不过是那些将领想叛变罢了,恐怕部下的兵士是不听从指挥的。部下不听从肯定会出危险,不如乘其懈怠进攻。”沛公于是领兵袭击,大破秦军。

【史海沉钩】

本篇是《***》中的第五十四章,着重论述了“善攻者,先攻其心,后攻其城”的主题,但正如作者***所说“攻心之计,非一途也”,其路径也是多种多样的。诸葛亮七擒七纵,使得南蛮之地,终其一世,不敢复叛,凭借的是“仁义教化”来攻心,而鲁仲连“一箭下百城”,靠的则是聪明智慧与精词妙语。虽然方式各异,但都获得了“降心服志”的完满结果。

鲁仲连如何“一箭下百城”?

鲁仲连是齐国人,长于阐发奇特宏伟、卓异不凡的谋略,却不贪图财利,一心只想保全高风亮节之名。他曾依靠辩术而“救赵存魏”,平原君十分感激和欣赏他,献上千金,要把他留在身边。

鲁仲连笑着说:“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而连不忍为也。”意思是自己是一名“国士”,不是商人,所作所为不是为了图取利益。他最终辞别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再相见。

此后二十多年,燕将攻克聊城。齐国派田单前往争夺,双方火拼一年有余,死伤无计。田单欲图强行进逼,但见燕军虽已频临山穷水尽之境,却兀自负隅顽抗,不禁神之为窒,气之为夺,于是找来鲁仲连商议对策。

鲁仲连问:“燕将据守孤城,已成必败之势,而困兽犹斗,不思退却,是什么原因呢?”

田单说:“据守聊城的这个燕将长年带兵在外,难免奸谗交集,有人在他的主子燕王面前诋毁他,说他目无君上、贪赃枉法、拥兵自重,他是不敢退兵回去的!回去就是一个死!”

鲁仲连道:“那么与您交战,可免一死吗?”

田单说:“聊城粮草已尽,早晚必然让我拿下,届时他还是不免败亡!”

鲁仲连听到此处,已经明白,守城的燕将已经是进退失据,他的内心一定非常纠结和矛盾,现在僵持在此,只不过是抱着“拖延一刻是一刻”的想法,正可“用言辞以乱其志”。有见及此,鲁仲连奋笔疾书,给燕将写了一封信,射入城中。

信笺开头锋发韵流、洞隐烛微,直指燕将心中的隐痛——“进不能立功报国,退不能保恤士卒”,并劝告他要谨慎的做出下一步的安排:“吾闻之,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怯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今公行一朝之忿,不顾燕王之无臣,非忠也;杀身亡聊城,而威不信于齐,非勇也;功废名灭,后世无称,非知也。故知者不再计,勇士不怯死。今死、生、荣、辱,尊、卑、贵、贱,此其一时也。愿公之详计而无与俗同也。”

接着,鲁仲连向对方亮明形势,告诉他齐国所面临的隐患已除,早就把全部的军事力量都放在了聊城上,势在必得,而燕国内政混乱,很难保障他的后勤供给:“不久前,楚国进攻齐国的南阳,魏国进攻齐国的平陆,想必您已经听说了这件事。然而它们如今担忧秦国的进犯,不敢再行大动干戈,纷纷撤回,齐国现在是可以说是有‘覆盂之安’。反观您现在的处境,是强援骤失而粮草不济啊!如今,我们的齐王对其他事情无所谋求,只是殚精竭虑的想要夺回聊城,为此,不惜动用了全国的军民!面对这样黑云压城的攻势,您还能再扛多久?而且我听说您的大后方燕国也出了岔子——大将栗腹带领十万大军在国外连续打了五次败仗,以致国力不振,祸患丛起,民心浮动。在这种局势下,您即使有孙膑、墨翟那样的才能,如何施展呢?”

在敌人“自顾无长策”之际,鲁仲连信中的言语越发显得璧坐玑驰、摧人肺腑,他一针见血的告诉对方,为今之计,除了“走”,就是“降”,没有第三条路,不要再心存侥幸了:“替您考虑,不如保全兵力用来答谢燕国。不损兵卒而回归燕国,燕王一定高兴;身体不残而班师归朝,亲人一定喜悦。您回去之后,对上,可以辅佐国君、统率群臣;对下,可以教化黎民、移风换俗,事业和名声都可以建立。如果没有回归燕国的心志,就放弃燕国,摒弃世俗的议论,向东到齐国来,齐国会割裂土地予以分封,使您富贵得可以和魏冉、商鞅相比,世世代代称孤道寡,和齐国长久并存,这也是一种办法。这两种方案,是丰厚实惠的好主意,希望您仔细地考虑,审慎地选择其中一条。”

最后,鲁仲连以管仲、曹沫的例子勉励对方,告诉他“俲小节者不能行大威,恶小耻者不能立荣名”的道理,并提出“奋死一搏不如暂且忍辱以待来日”的观点,让他珍惜自己和属下的生命,不要因为个人的“固执己见”和“权衡不定”断送三军的前途:“我听说,谋求小节的人不能成就荣耀的名声,以小耻为耻的人不能建立大的功业。从前管仲射中桓公的衣带钩,是犯上;放弃公子纠而不能随他去死,是怯懦;身带刑具被囚禁,是耻辱。具有这三种情况的人,国君不用他作臣子而乡亲们不会跟他来往。当初假使管仲长期囚禁死在牢狱而不能返回齐国,那么也不免落个耻辱、卑贱的名声。连奴卑和他同名都感到羞耻,何况社会上的舆论呢!所以管仲不因为身在牢狱感到耻辱,却以天下不能太平感到耻辱,不以未能随公子纠去死感到耻辱,却以不能在诸侯中显扬威名感到耻辱,因此他虽然兼有犯上、怕死、受辱三重过失,却辅佐齐桓公成为五霸之首,他的名声比天下任何人都高,而他的光辉照耀着邻国。曹沫作鲁国的将领,屡战屡败,丢掉了五百里的土地。当初假使曹沫不反复仔细地考虑,仓促计议就刎颈自杀,那么,也不免落个‘败军之将’的丑名罢了。曹沫不顾多次战败的耻辱,却回来和鲁君计议。趁桓公大会天下诸侯的机会,曹沫用一把短剑,在坛台上抵住桓公的心窝,脸色不变,谈吐从容,将多次战败丢掉的土地要了回来,使天下振动,诸侯惊骇,更让鲁国的威名在吴、越之上。像这二位志士,不是不顾全小的名节和廉耻,而是认为一死了之,身亡名灭,功业不能建立,不是聪明的做法。所以摒弃一时的怨恨,树立终身的威名;放下短暂的愤怒,奠定世世代代的功业。您还是谨慎考虑,不要让手下的兄弟和您做无谓的牺牲!”

看完此信,燕将内心的纠结和矛盾被彻底激发,情绪激荡,再难掩抑,哭了好几天,犹豫不能决断,而后长长地叹息说:“我想要回归燕国,怎奈与君上已经产生了嫌隙,怕被诛杀;想要投降齐国,但我杀死和俘虏的齐人太多了,恐怕降服后被污辱,自己的部将也要受到连累。与其让别人杀死我,不如自杀。我死之后,手下兄弟就不会无辜遭难,他们说不定有机会成为管仲、曹沫那样的人,他朝一雪前耻!至少可以或走或降,全其性命!”于是自杀了。

作者  赵丹阳  文史作家,时评人。微信公号:wuleihuaji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