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出土,或揭开秦剑长度之谜:怪不得荆轲能追杀秦始皇!

作为中国经典的历史故事,荆轲刺秦王一直广为人知,但在荆轲刺秦王故事中,却有一个千古之谜:面对荆轲刺杀,秦始皇拔剑失败的原因为何是“剑长”?

按照青铜剑的制作工艺和出土文物来看,战国晚期青铜剑一般不到70厘米,最长不超过76厘米。即便秦始皇身高1.68米左右的话(当时史书未说秦始皇高或矮,所以取秦汉男性平均身高),不能快速拔出80厘米的剑,但也不至于一直遇到“剑长”的问题。

所以,这个问题一直让历史学家困惑不已,直到兵马俑考古,挖出了一批特殊的秦青铜剑,才揭开了这一谜团。

公元前227年,面对秦国咄咄逼人的攻势,燕国太子丹决定刺杀秦始皇。于是,就有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战国策·燕策三》中描述:

(荆轲)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面对荆轲刺杀,秦始皇先是站了起来,然后却因剑长而拔不出来,荆轲继续追杀秦始皇。后来,左右见到此景之后,提醒秦始皇“王负剑”,大约是压低剑身的意思,由此秦始皇醒悟才拔出宝剑!

从这一描述中,可以看到秦始皇拔不出宝剑,主要是因为剑太长。然而,这又不符合青铜剑的长度事实,所以这件事一直困扰着历史学家。

1974年,随着兵马俑的挖掘,出土了一把非常特殊的秦剑,终于解开了这一千古之谜。原来,在秦始皇兵马俑一二号坑里,出土了一批锋利坚韧的秦青铜长剑,柳叶状的剑身,又细又长又尖,长度均在81—94.8厘米。

专家在震惊之余推测,当时秦始皇可能就携带了一把近95厘米的宝剑,在面对荆轲追杀时的仓皇跑动之中,想要拔出如此长度的宝剑,的确不太容易。笔者推测,秦始皇身为皇帝,可能会特制更长的宝剑。

正因如此,面对荆轲的追杀,秦始皇才数次拔剑不成。如果只是一般长度的宝剑,秦始皇自然不会遭到如此困境。

兵马俑出土的这一批秦剑,也从另外二个角度,解释了秦国为什么能够一统中国!

从目前考古发现来看,关东六国的宝剑长度,往往在50—65厘米,极个别的长度能达到70厘米左右,最长不超过76厘米。显然,秦国宝剑的长度,明显要长于关东六国。所谓“一寸长一寸强”,当秦军攻打六国时,秦军在武器上占据优势,自然更容易取胜。

秦始皇兵马俑一二号坑的出土,并非一两把特制宝剑,而应该是大规模列装。至少,这种宝剑是秦始皇精锐部队的制式武器!

另外,秦国能制造这种长剑,而关东六国却不能,说明了两者之间的技术差距。现代科学家在对这把秦剑做化学定量分析后,得到的结论让人感慨万千:各种材料配比的恰到好处,秦朝科技不是一般的发达。可以说,秦青铜长剑是秦代实战兵器之一,更是秦代先进科技与高明制造工艺的集中体现。

让人遗憾的是,秦朝创造的很多先进科技,却没能传承下来,而是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了。比如,一些秦朝青铜剑出土时,毫无锈蚀、光洁如新、锋刃锐利,其中不生锈的原因,就是因为秦朝掌握了类似现代铬盐氧化的技术,但这种技术直到20世纪才被发明出来,难道秦朝有些科学技术领先世界2200多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