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不是基于经验,而是基于规律

很怀念小时候,那时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是我们的灯塔,图书馆是我们的星辰大海。那时我们的记忆力好于体力,没有云存储,只有脑回路。

这是申鹤公众号第127天的第127篇原创文章


最近在系统地整理《国士无双基本法》,这里面涵盖了公司方方面面的规章制度、标准流程、问题处方知识库等等。

之所以做这件事情,因为“践行”是公司四大价值观之一,而践行,从来不是基于经验,而是基于规律,公司要想“长治久安”,必须居安思危,只有把经验转化为知识和规律,才能解决传承的问题。

恰好这几天看到北京十一学校的校长李校长的案例,他在学校采取的一个重要决策就是把学校的经验和做法,固化成知识产品,开放给全国的教育界同行。

北京十一学校从2007年开始,每隔三年,就会总结一次成功经验,并把可验证的关键因素梳理出来。这项知识管理工作,他们已经坚持了十多年,并形成学校独有的《行动纲要》和《学校章程》来规定自己的一切行为。他们还出版了一本书,书名很有意思,叫做《非常理想,特别现实》。

之所以这样做,正是因为李校长认为,培养组织的元认知能力,才能有应对外来变化的自适应能力。

这其实正是“库博学习圈”推崇的道理,对于组织而言,要想“基业长青”,遵循“库博学习圈”,势在必行。

1

什么是“库博学习圈”?

从行动归纳出经验,把经验升华为规律,用规律再指导行动。”这就是著名的“库博学习圈”。

在这几个步骤里,对于组织来说,行动并不难,“干就完了”是多少人每天挂在嘴上的话,行胜于言,非常可贵。

从行动归纳出经验,也不难。因为经验往往不用刻意归纳,也能自然而然转化为人们的认知。

最难的是把经验升华为规律。但这恰恰是“库博学习圈”的核心。

为什么要把经验升华为规律?

因为我们都知道,经验和规律的最大区别在于,经验只存在于个别人的头脑里,没有办法共享和传承;而规律能够存在于组织内部、个体之间,可以反复验证和优化迭代。

靠经验,能应付现在,但靠规律,才能适应未来。

可是,从经验升华和理论化到规律,这中间有一道巨大的鸿沟。

如何跨越经验和规律之间的鸿沟?

有两个重要的方法:

一个是“反思和验证”。

怎么反思?先总结一个规律出来,把这个规律应用到之前的某个行动中去,反思这个规律是否能解决当时的问题;

怎么验证?直接把这个规律应用到下一次的行动中,以验证这个规律是否适用于类似的行动。

通过反思和验证,以完善和修订规律。

第二是参考“被验证的规律”

刘润说过一句话:前人的思考,我们的阶梯。你的顿悟,可能只是别人的基本功。

“库博学习圈”的最后,是把规律作用于行动。规律如果没有作用于行动,就是没有价值的。企业家不能仅仅沉迷于规律之美。

2

企业如何践行“库博学习圈”?

不管是形成李校长的《行动纲要》,还是有的公司会叫做Bible(圣经),还是我们称之为的《基本法》,只是称呼不同罢了,但它们的作用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帮助公司和团队把经验知识化,经验规律化。

总结经验,把经验升华为规律的能力,应该也是作为领导者要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

老板不能总是自己站出来解决问题,就算老板解决完一个问题,下一个问题还会出现。升级,一定是老板解决完了一个问题,把解决经验升级为知识和规律,标准再下降到流程,这才完成了这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认知和作业方式的升级。虽然新问题的出现是常态,但是规律化可以避免积重难返,以及减少新问题出现的频率和频次。

更重要的,很多公司,因为一两个核心员工或是技术大牛的离开,就陷入瘫痪,甚至一蹶不振,这绝对是灾难的开始。短则几个月,长则一年两年,才能充电回血。这也正是我一直坚持要做一家“无我化”公司的原因——公司离开任何一个人,离开老板,都还能正常稳定运作,且还有创新的机制,这才是一家能做的长久的公司。

属于个人的经验,人走了就消失了;而沉淀下来的做事的规律和组织的能力,则永远属于组织。


以上就是今日份分享啦,明天就是queen的预产期啦,小家伙还没有发动,麻麻在工作中迎接你的到来啦~


作者:申鹤

国士无双影视工场创始人&CEO

个人公众号“不在圈子里”

每天更新和创业、影视、体育、知识系统相关的原创文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