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头条』简练质朴,不随俗流丨 杜海中 闽派钮雕名家邀请展11月20日开幕
▲
本期人物
杜 海 中
闻名全国的海派篆刻、闽派钮雕于11月20日在上海东昌弈空间展出,此次展览精彩纷呈。多位知名篆刻大师、艺术家齐聚上海滩,向篆刻爱好者分享篆刻文化。
地点 | 东昌弈空间
禅
牛蛋石
杜海中
石窟·香器
寺坪石
杜海中
吴带当风
月尾紫石
杜海中
仙人槎
芙蓉石 木头
杜海中
子曰
芙蓉石
杜海中
吴带当风 系列
杜海中
以 石 非 石
文丨杜海中
杜海中作品
一直以来我都在寻找自己的创作道路,相信大家也是一样的,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材料,创作语言和创作手法,能够表达出自己内心想要表现的东西。我主要是通过寿山石来表现我的内心想法的。
一:突破材质带来的束缚,是当下寿山石雕刻突围的重要途径
随着寿山石矿产资源的不断枯竭,大家对寿山石雕作品的要求就越加严格。质地通透、温润细腻,色彩丰富、艳丽的寿山石料已不易得到,而一般消费者还是很难接受细中带粗,明中带暗,夹杂着石英、黑点的所谓“不好”的寿山石,一般又无人问津。在寿山石雕刻,材料越来越稀缺的当下如何利用一粒金砂,一点黑点,一块石英,一道裂痕,创作出巧之美;如何应用寿山石的自然天成之美,创作出艺术之美。如何在这所谓“不好”的寿山石上进行创作,是极有现实意义的。近些年来我的创作中使用大量的这些别人看不上的石料,而这些不被看好的石头,大有文章可做,因此,我对寿山石“次石”的利用,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其一、色彩丰富,纹理特别是“次石”的一大特点,是人为无法仿造的。就像生活是多彩的,艺术是多元的,用色彩丰富的寿山石来表现自然中的事物,更确切、更合乎自然、更贴近生活,给创作带来无尽的激情和想象空间。
其二、材料大。使用“次石”创作,不会因材料的贵贱不忍下刀而束缚思想。当一块田黄石在我手里,肯定不会天马行空地做出一个很特别的作品来吧?就不敢左一刀,右一刀,而只能用薄艺和高浮雕的创作手法,这样创作就会受到限制;而用一块较大的“次石”创作,就可以随性发挥了。我主要是做圆雕的,三维立体的感觉是挺震撼的,因为雕塑是表现一个时间跟空间的概念,要在特定的某个时间或者空间给人带来的无尽的激情和想象。
其三、寿山石的品种非常多,除了田黄,荔枝,杜陵,其实还有很多品种,每种石头的特性又不一样,它的空间特别大,有刻不完的题材,还有预想不到的意外效果。我们怎样利用好这个材质才是关键。
陌上花开
寿山石
杜海中
这个作品是叫《陌上花开》。它是寿山石里面的牛蛋石,整个造型都是都是天然的。利用红色的俏色设计,表现出这种天真烂漫的享受在阳光下的一个女孩的这种造型。
只有在艺术的范畴中,颠覆与破坏才成为一种正当的理由。无论古今中外,这一传统都是稳定地存在艺术活动中。艺术正是在不断被颠覆、被破坏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发展动能,并不断地涅槃重生。所以我想,如何突破材质带来的束缚,是当下寿山石雕刻突围的重要途径。
二:结合现代的生活审美,创作出与观众产生共鸣的作品
在时代的审美情趣不断提升和个人空间语言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创作过程中也在关注着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有文房雅赏,茶器,香器,人物摆件,情景装置,为的就是给用户打造不同的个性生活审美,突出人在情境中的主导思维,也突出石头在情境中给人带来的思考,其中所表达出来的情趣感,趣味性,是对生活感悟的再次表现,理解后的传达,对生活中人、事、物的归纳,只有通过人与人的交往,接触,感受对方的成长经历,喜怒哀乐时的表现,通过对自然万物生灵的心灵交流,感受生命的无处不在,最终在创作中用娴熟的技术语言,艺术语言,传达出心灵深处想要表达的东西,才能创作出一件与观众能产生共鸣的作品。
鲜花插在牛蛋上
寿山石
杜海中
《鲜花插在牛蛋上》,这个石头的品种在寿山石里面叫牛蛋石,特性就是有皮,有点像和田里面的籽料,我把自然的纹理保留下来,这个就是结合现代的生活审美,运用在一些茶空间,或者说客厅书房,我觉得都挺好的,就是一种对自然美的发现。
香炉
寿山石
杜海中
像这个香炉也是,这种石头都是一般人看不上的,利用它的纹理,然后把它整个器型表现出来,它的纹理就融入到这个器型当中,这个是很重要的。
吴带当风 系列
寿山石
杜海中
然后我有利用到一些跨界的,就是比如说大漆、镶嵌各种手法来表现不同的意境,不同的这种语境。
这些是我的一个代表作《吴带当风》系列中的子系列,主要就是表现古代文人的这种放荡不羁、洒脱、向往自由,这种遵循自己内心的这种感觉的作品。
三:深挖文化的重要性 禅意的思索
如同禅宗的兴盛最终逼出了程朱礼学一般,包括后来的陆王心学和西学东渐后唯识思想的重出江湖,中华文化本应是百花齐放各自异彩的,但自宋以后的文化确实是受禅宗思想所深刻影响的。
在比如日本的建筑,茶道,侘寂美学,都受禅宗思想影响。
杜海中作品
像这两件作品啊,其实我想表现的是这种呆萌,或者说痴的这种状态,那为什么想表现这种的呢?因为在现在的这种社会,或者说当下,我觉得应该要更多地保持着这种心境或者心态去面对各种的事情的。我觉得每个手艺人或者每个艺术家创造出来的东西都是在表现他自己。
玄鸟
杜海中
凤凰游 系列
寿山石
杜海中
这是《凤凰游》系列,它是来源于山海经里面的这种玄鸟,还有凤凰造型。比如说要符合当下的这种审美跟时代性,适合用什么雕塑语言表现呢?那我就运用了这种喙来表现。
那比如说像这块材质看上去很透的,就有一个是蜜蜡,琥珀,还有就是有一个白的那个寿山石,表现出了一种我觉得更多的是静美,就是她柔美的一面。
到后面的那个比较有点像鸟中之王的这种感觉啊,你看它的眼神,还有它的这种气场,就是胸中有乾坤的这种感觉。
刚刚也有讲到日本的这种建筑、茶道、花道,还有侘寂美学都是受到禅宗思想影响。其实就是也是源于中国,但是在日本得到了发展跟深刻的思考,我下面就介绍日本的这种『圆空佛』。
这个是日本的寺庙,一些僧人给信徒信众刻的佛请回家的,他们是以非常快的速度,大刀阔斧的这种感觉,然后利用木头的一种纹理,还把刀痕全部留下,有的甚至虚化掉,主要突出他的一个地方,你看他的眼神跟感觉就非常甜美、安静。
还有一个就是日本的那个茶道之王千利休的这种观念。
千利休以一首诗来说明他的茶道精神:
先把水烧开,
再加进茶叶,
然后用适当的方式喝茶,
那就是你所需要知道的一切,
除此之外,茶一无所有。
先把水烧开,
再加进茶叶,
然后用适当的方式喝茶,
那就是你所需要知道的一切,
除此之外,茶一无所有。
讲的就是自然的美,和生命的力量。
“寺坪石”的应用
我所用的寿山石是别人看不上的,却是极为珍贵的“文物”。这是北宋时期位于寿山村一带的禅宗寺院僧人用过的石头,所以被现在人称为寺坪石。它们有的是遗落在寺院草坪上的绊脚石,有的是简单开采后堆在柴房备用的,有的是当时僧人锯印章后剩下的边角料,也有的是被当作建筑材料直接砌入寺院墙体的,后来都随着一场大火和岁月更迭而被人遗忘。由于当时的开采条件限制,寺坪石体量碎小,平常无奇,又多带有古人或锯或凿的痕迹,这样的石头对于别人来说视为无用,但却十分符合我的气质和艺术创作。
那接下来就是给大家看一些我用寺坪石做的禅意类的作品。
杜海中作品
不负卿
杜海中
一叶菩提
杜海中
像这些作品的话,都是用寺坪石来创作的,它保留特点就是以前古人的切痕,然后钜痕,凿痕,还有就是它被埋、被水土浸过之后的原生再生皮,我全部都有保留下来了。《一叶菩提》它就是以前古代人两边锯,中间形成凸起的地方,我刚好利用这个地方设计出来,这种残缺的状态我觉得很符合禅宗的意境。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就是说禅或者佛,它一定要完整的才是一个相。我觉得万相归为无相,它是无相的,相是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的,就一片叶子也只是不同的表现形式或者不同的状态,你有没有感受到这种状态,这个是很重要的。这个是由内心发出来的。
禅 系列
杜海中
禅意 系列
杜海中
我的这个《禅意》系列主要特点就是拙,大相无形但又有形的这种感觉。为什么我说以石非石?就是它是一块石头,但是要怎样利用好这块石头,把它的天然纹理带给我们,这种感受我们要如何表现他,如何选什么题材,我觉得这个很重要。
然后我大量的运用直接刻刀的,就跟古代人一样,就是凿的这种感觉把它表现出来就是拙而无意的这种感觉,虽然是说线条简单,寥寥几笔,但是他每一个线条怎么走,肉要去多少,然后那块皮要留着,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非相
杜海中
这组作品叫《非相》,就是用寺坪石来表现禅意,我既保留了古人的这种痕迹,然后又加入了我的这种想法。它看上去像佛像,但实际上又不是佛像那种感觉,它是介于人性与佛性的这种层面上的,因为四大名窟主要是供人瞻仰朝拜的,那它要高高在上,但现在这种审美它又要与人接近,不可能说你一直高高在上,说跟现在的社会不吻合。然后我表现的就是禅相,就是说你有与生俱来的一面,也有后天自我修行的一面,那你要怎样修行或者说怎样改变你天生带来的,是一个值得让人深思的一个话题。
杜海中
来源:养山YOUNGSHAN
海峡文艺网
斑马先生V
雕 塑 名 企
投稿/合作/出版:133-8118-7142(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