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看看孟子怎么说?
前一篇文章,我们讲了《孟子·万章》的上半部分,讲了孟子和其学生万章的很多对话,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孟子讲了关于“天命”的思想,“天”是儒家思想的精神象征,我们常说“天子”“天命”,孔子说“四十而立,五十而知天命”,孟子说“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
意思是说,没有人去做,居然成功了,那是天意;没有人去找的,居然自己来了,那是命运。这两句话孟子把天意和天命联系在了一起,告诉我们,生命中很多事情是超乎理性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运气”。但是孟子并不是说,只等待命运的垂青,而是说我们要做出最大的努力,同时也不要执着于结果,因为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影响,比如天命或者说运气。
知天命,其实就是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看起来这和我们当代价值观不是很符合,但是其实这是一种智慧,在道家中,“天”其实就是“道”,也是大自然的法则,我们敬畏大自然。这次武汉非冠病毒疫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个小小的病毒,让14亿惊慌失措束手无策,我们破坏了大自然的法则,做了一些我们本不应该做的事情,这不符合道家和儒家思想的精神,敬畏大自然,有所为,有所不为,才是智慧的选择。就像庄子说“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其实也是类似的道理。
好了,我们今天接着聊《孟子·万章》的下半部分。这里孟子谈到了自己的“交友观”。万章请问孟子的交友原则,孟子说: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
意思是说,交朋友不要依仗自己的年龄大,不要依仗自己的地位高,不要依仗自己兄弟的成就。所谓交朋友,就是要结交他的品德,所以不可以贪图别的。古代的“交友”和现代的“社交”有点类似,当今社会社交非常重要,一个人交友不慎可能会害自己一辈子,孟子所处的时代当然也是,所以孟子的母亲很早就明白这个道理,以至于不让孟子和坏孩子在一起,搬了三次家,这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
另外,孟子对万章说,要以优秀的人为伍。孟子说:一个乡优秀的人和优秀的人交朋友,一个国中优秀的人和优秀的人交朋友;天下优秀的人和天下优秀的人交朋友。如果你还觉得朋友不够多,那么就和古代人圣贤交朋友,怎么交呢?读他们的书,吟他们的诗,这还不够,同时还要了解他们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所作所为,这才算和他们交了朋友。
其实读书就是和作者对话,和当时的时代对话,在古代著书立说很难,一本书往往要耗费一个人毕生精力,所以含金量非常高。和巴菲特吃饭一顿饭几千万,但是读巴菲特的书就只要几十块,而且巴菲特写一本书显然要比吃一顿饭花更多时间。所以,读书可能是最廉价的拓展认识的方法。
有人说: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很多人以次为接口,常常要出去旅游,但是实际上,如果认识不够,去再多的地方,也只是拍照打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