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村贺家庙的传说
观兖州 知天下
翟村贺家庙的传说
马伯峰 贺风田 贺文东 李绪法
“徐家出个郡马爷,贺家有个贺天官”,翟村人几乎妇孺皆知。但究其详情,细微末节,大家能说上来的却不多。
贺姓耆老贺凤田老先生谈及此事,言其族人贺文东先生近年遍查史书,精心整理,写有贺逢圣传略,把一个活脱脱的贺天官,展露在世人面前。传略注明:贺逢圣,字克繇,生于1585年,卒于1643年,享年58岁,湖广江夏人,与明末名将熊廷弼同乡,为督学熊尚文器重,成为爱徒,熊督学一直对他们寄予厚望,赞许有加。逢圣因家贫,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中举,此后数次会试名落孙山,直到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终于中进士,殿试第二名,以优异成绩擢为翰林院编修,天启年间升洗马。
熊廷弼,字飞白,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进士,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以兵部右侍郎经略辽东,屡建奇功,天启元年(1621年),因与广宁巡抚王化贞不和,广宁失守,朝廷震怒,于天启五年(1625年)被杀,并传首九边。逢圣闻之,恸哭不已,将揭白廷弼之冤,作色曰:“此乃国家大事,吾安敢小嫌介介,不以明。”具草书上之,为魏党所掣,削官为民。
明毅宗崇祯帝即位,贺逢圣重新被启用,崇祯九年(1636年)6月,以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入阁辅政,加太子太保,自然成了老百姓眼中的贺天官。
崇祯十五年(1642年)春,正月辛未朔,早朝毕,崇祯召见大学士周延儒,贺逢圣入便殿曰:“古圣帝明君皆尊师重道,卿等朕之师也,宗社奠安惟诸先生是赖。”时明廷渐露败亡之相,“湖广贼大扰”,农民起义军张献忠等连克数城,逢圣公请缨保卫武汉,散尽家产,募兵御敌,无奈明廷大厦将倾,逢圣公独木难支,武汉陷落。
尹如翁,崇祯十二年(1639年)进士,字德仁,翟村人,逢圣门生,见武汉不保,持一僧帽一袈裟助贺公趁乱出城,逢圣公反其衣曰:“子弟去,毋忧我。”无奈如翁只好带其子锦明一路北上,入住翟村。
逢圣公又集散兵游勇退守墩子湖,被围后大义凛然,威武不屈,叱曰:“吾朝廷大臣,若曹敢无礼!”贼麾使去。贺公投湖自杀,“有大吏望衍而祭,有神梦于湖之人‘我守贺相殊苦,汝受而视之’,有黑子在其左手,其征是。”《明史》有传。
过了一百七十天,福王朱由松派人打捞,验之果是,其面如生,时南明尚有一席之地,赠少傅,谥“文忠”,由其子迁葬于翟村北贺氏老林,相传有四柱冲天牌坊,石人、石马。五十年代尚存石供桌、石香炉等。
民国初年,旗堂后庭有东西两个学屋,东边有臧岱龄授课,西面有清末庠生邓先亮老先生讲学,有老人回忆说:“邓老先生博学多才,学富五车,常讲明朝消亡,多有皇家贵胄,兖州府达官贵人,兵弁参将投奔尹家,传说崇祯三太子朱慈炯也曾来此避祸,后赴汶上草桥李家教书,李氏谱有记。贺家庙周围多个姓氏,多与泗庄广家街广姓有相似境遇,纷纷弃家出逃,另觅避护所在。
先亮老先生特别提到现小高家街翟姓,原系兖州府名门,先人由鲁王招赘为婿,贵为宗人府仪宾,邓氏先人阵前托孤,随翟姓一齐入住翟村,翟氏一手将其养大并招赘,邓氏谱行辈中亦有慎、安、永、怀、先、良等字样,世代传承,不忘翟家恩德。
尹姓进士逐一收留安置,为让大明英烈之后不忘祖功宗德,专门捐建忠义祠,贺逢圣牌位居中,其余各姓先贤分列两边。康熙七年(1668年)地震损毁,清政府加大了统治力度,贺家庙改为春秋阁。有老人讲,贺家庙为两进院落,中间为拜殿,后面殿堂塑有关公诸神,壁画有关公守城、征战、月下读春秋等典故,背景为湖面,关云长坐个树墩子,另有关公背个孩子,马奔如飞,右手拎刀,回首张望,有人说不伦不类,但周围几姓人却心照不宣,实借关公祭祖,以慰先灵。
尹姓进士散尽家产,只留少数家人,避祸山西大冶,历史上虽无详实资料,但有诸多老人印证,地方志不难找出相应记述。
相传贺家庙修了坏,坏了修,历时三百余年,多有周围几姓出资,逢年过节,这几姓人都要前去摆供上香,一直持续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其中内涵,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