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有加密传递政治军事消息的功能,破解只能用甲骨文
古白话类似于口头语、各地方言,主要是文盲或文化程度不高的普通百姓日常使用,文言文类似于书面语、普通话,主要是政府官员及有一定文化水平的群体使用。古代的平民百姓几乎是没有什么机会上学识字的,至少也得像地主阶层有一些钱财才能上得起学堂。把方言口语、白话文进行凝炼或加密后,转录成文言文,用于记录政治、经济、军事情报等等。
魏晋时代的文言文加密方法极其复杂,把白话文进行加密后,方才成为文言文。比方说田园诗人陶渊明的作品,一般人会读成平淡的田园风光、农村的日常生活,但这只是表面上的第一层含义,是加密掩饰成的表象,而另一层的含义则是传递的政治、军事消息等等,旧文中已经提到不少,比如《桃花源记》(破解内容见图书《新编甲骨文破译案例解析》)、《读山海经》十三首等等。
文言文在唐代以前有加密传递政治、军事消息的功能,只有使用甲骨文本义才能破解其深层内容。从宋朝开始文言文的加密功能开始弱化。明朝后期的浅文言文已经接近白话文,基本上没有了加密功能,浅文言行文有艺人说评书、讲故事的味道,开始口语化。到清朝、民国时已经逐步演变成口语,即现代白话文,汉字的内涵进一步下降。
以四大古典名著中的三部明朝名著为例,节选一部分内容如下,读者可自行体会明朝时期浅文言文的语法特征,是不是已经有点接近现代白话文、开始口语化?
《三国演义》元末明初,作者:罗贯中
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调寄《临江仙》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自此愈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