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案习(26)
1、承气汤
相关经典条文学习
眼赤而痛,泪多,头晕而痛,不畏阳光,已十余日,曾服辛凉解表数剂而增剧,脉微弦而缓,手足冷。
此属厥阴上乘于头目,治宜升其清阳以降盛阴之气。
投吴茱萸汤加当归9克。
1剂而诸症均减,续服3剂而愈。
目赤而痛,多火热为病,然本案目赤而手足冷,脉弦而缓,前因辛凉解表而不效,显然为阴寒之证。厥阴寒浊上攻目窍,郁滞不解,可见目赤而痛,治则但降其厥阴寒浊,则目疾自愈。
补述:郭雍《伤寒补亡论》:“凡寒厥,手足逆冷而烦躁的,不论其它余证,当先服吴茱萸汤;如手足厥冷不见烦躁者,当先与四逆汤;如果手足厥冷而又下利,脉沉微不见者,则当急服通脉四逆汤。”
相关经典条文学习
《伤寒论》第243条: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伤寒论》第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伤寒论》第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困工作需要,自北京赴甘肃省。当时正值隆冬季节,不慎冒受风寒而得“太阳伤寒证”。发热39.8℃,严重恶寒,周身大小关节无一不痛,身无汗,咳嗽,脉浮紧。
麻黄9克 桂枝6克 杏仁12克 炙甘草3克 一剂。
服药后,盖被躺火炕上发汗。约l小时左右,遍身絷然汗出而解。
相关经典条文学习
《伤寒论》第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伤寒论》第85条: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1931年初夏,身热,汗出,口渴目斜,项强,角弓反张,手足搐搦,指尖发冷。指纹浮紫,舌苔薄黄。
此为伤湿兼风,袭人太阳卫分,表虚液竭,筋脉失荣。拟用调和阴阳,滋养营液法,以栝蒌桂枝汤主之。
栝蒌根6克,桂枝3克,白芍3克,甘草2.4克,生姜2片,红枣2枚,水煎服。
3剂,各证减轻。改投:当归、川贝、秦艽各3克,生地、白芍、栝蒌根、忍冬藤各6克,水煎服,4剂而愈。
相关经典条文学习
深秋感受寒凉之气,发热恶寒,每日发作好几次,拖延数月未愈,脉浮无力,舌质红苔薄白。饮食及大小便基本正常。
此种情况属于风寒郁表,日久不解,寒将化热的轻证。治用桂枝二越婢一汤。
麻黄3克 桂枝5克 白芍5克 生姜3克 大枣4枚 生石膏6克 炙甘草3克 玉竹3克 服一剂,得微汗出而解。
本案患女的临床表现与上案基本相同,都是发热恶寒一日之内发作数次的类疟证,但不用桂枝二麻黄一汤而反用桂枝二越婢一汤治疗,是因为其舌质红,反映表邪有入里化热的趋势。
张仲景说:“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历代不少注解伤寒论的医家认为“此无阳也是指亡阳而言,而不知本条所说的“无阳”是指邪气欲离于表而言。成无己曾说:“表证罢为无阳。这是因为伤寒脉象一般为浮紧,脉象由浮紧而变弱,则反映了寒邪将要离开肌表而有人里化热的趋势,所以不用单纯辛温的麻桂合方而用辛温之中兼有石膏另加玉竹辛凉清热滋液为治。
相关经典条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