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简史之不忘初心
文/欧怀琳
汕头的城市建设记录从康熙六年(1667),张园内街的烟墩,1685年在汕头厦岭设立收税口。1717年今天的升平路口建起了炮台。接下来就是开埠后的小公园街区,然后是现在的汕头市。
康熙汕头
这个记载当然没错,不过跳步骤跳的太厉害了,老师经常说跳步骤是不好的,考试的时候,即使答案对,跳了步骤还是可能拿不到分的。
一步一步建立起开埠前汕头扩张过程并不容易,开埠后,随汕头重要性增加,我们逐渐有各种记录。开埠前的情况比一张白纸好不了多少。目前对汕头开埠前考证最全的郑莉博士的论文,也只是没有告诉我们汕头城市的扩展情形。考虑到资料太少,人家写的又是论文,不好像我这般大胆假设,所以我必须说郑博士的论文确实有很多干货,而且值得大家读一读。(郑莉. 近代汕头城市建设发展史研究[D]. 2019.)
一
源头
汕头的源头当然是明朝冒出海边的沙汕,清代复界之后1685年在厦岭设立的汕头口,可能是第一个叫汕头建筑。1717年的汕头炮台是一个军事单位,叫汕头汛,有驻军。汕头口和炮台中间及周边地区定义了当时汕头的范围,两者距离大概有1.5公里。这个范围很广,后来很快就被放弃了。再后来我们就把两者混为一谈了,但乾隆版《潮州府志》明确的把两个地方分开来介绍。这段介绍,指出沙汕头设有炮台哨船,也就是说沙汕头的范围大于沙汕头炮台,并且和沙汕头口是两个概念。此后为了方便,我将用沙汕头替代沙汕头炮台。
《潮州府志》里的三头
现代意义的汕头是以汕头汛即沙汕头炮台为基点发展起来的。乾隆版《潮州府志》说汕头汛有士兵三十九人,这批人不能随意移动,又要有各种日常供应,一条通畅的水陆交通线是必须的。有路就有商业活动,沙汕头炮台实际上起着高铁站的作用。同时与之相距大概百米的张园内街可能已经形成居民点。
到了嘉庆版《澄海县志》汕头汛驻扎有协防外委一员、三十九名士兵、外加一船和水兵十五名、战马六匹以及坐马二匹。可以想象,五十五人、八马的驻军的供应,除了来自政府还有当地的采购,所以这个时期汕头,起码华坞盐场一带已经有一定数量的居民了,甚至已经出现集市。
嘉庆版《澄海县志》
二
一路向西
至于最初的居民点,我怀疑就在原来的海边,盐场边缘。嘉庆版《澄海县志》中华坞与沙汕头同样在城西南三十里,可以认为华坞和沙汕头的范围重叠。当然志书上的距离并不完全可信。例如妈屿炮台和沙汕头炮台的距离,乾隆版《潮州府志》中从沙汕头到妈屿是十五里,从妈屿到沙汕头是二十里,这两条还要摆在一起。为了来往方便,初期有盐民在工作的盐场旁边搭建草竂。后来随着人口增加,草竂多了起来,并扎堆在路边。
嘉庆版《澄海县志》中的华坞
乾隆版《潮州府志》错误距离
嘉庆《澄海县志》(卷八埠市)记载:“每当春秋风信,东西两港以及溪东、南关、沙汕头、东陇港之间,扬帆捆载而来者不下千百计。高牙错处,民物滋丰,握算持筹,居奇屯积,为海隅一大都会。……数十年来,或徙泊珠池,或转泊塗泊,今则尽出沙汕头、东陇港两埠矣。”
溪东港即现今的大学路大港河(溪东村)一带,据说和沙汕头港东西相望,彼时乌桥岛一带应该还是海面。所以嘉庆十五年的沙汕头港口应该在沙汕头炮台以东的海边。商业码头当然不可能设在炮台前面,所以这块地方留了出来,最后成为老妈宫。而码头则在更远处的,今天的小公园亭一带。
码头需要搬运工,雇工或长工都需要地方居住,盐民的草竂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庇护所。这里随着经济发展,成为后来海边居民点的核心。这个居民点到了清嘉庆年间,逐渐建起了柴米药材和修船等行档,并形成了行街、顺昌街等相对稳定、集中汕头首个CBD。并随着海岸淤积一路向西扩张。
三
鸡先还是蛋先?
黄浩瀚[1]说集市是先在老妈宫一带形成的,然后向西发展。这个说法有点问题,首先传说老妈宫建于嘉庆年间,但我们没有一个具体时间,这个可以是嘉庆十五年的《澄海县志》没有记载,所以应该建于嘉庆十五年后。
而嘉庆十四年(1809年)六月初三日朱渥众率匪船七十余只,突入沙汕头港焚刦商船,知县齐守业禀请潮州镇总兵孙应奉,署惠潮嘉道陈镇,带兵驻札堵御,雇募乡勇防岸,至二十有二日始行退去。
嘉庆《澄海县志》中的朱渥
朱渥的出现给我们提供几个有用的信息,第一,沙汕头港有一定数量的商船和商人,这些商人人拥有不少的财富。如果财富的数值太低,是吸引不了七十余船的海盗的。而这批人必须有个居住点,所以,这时的汕头已经有一个CBD。
第二个信息是当时汕头(不包括礐石、妈屿)的人口数量。七十余船的海盗有多少人?嘉庆十四年十一月朱渥降清,有海船四十二艘,海盗三千三百余人。[2]按这个比例七十多艘船大概就有近六千人了。这六千人在汕头港停留了二十二天,生活资源的来源当然取诸沙汕头港,乾隆五十九年到嘉庆十七年间中国人口增长约为15%,按我们之前的推断1820年的汕头有六千人口,则1810时的汕头人口,包含CBD以外范围,有五千二百来人,供养六千海盗的资源和人力还是有的。
所以嘉庆十四年汕头的财力和物力还是可以的,我们是先有顺昌街附近的集市,然后有老妈宫。如果集市在老妈宫前,这么样的一个在老妈宫前的集市向四方扩张前,居然留下老妈宫及其前面的一片空地,等待将来建老妈宫,这城市规划也太超前了。
四
聚变
汕头是双核心,一个在顺昌街附近,向汕头汛扩张,另一个核心在汕头汛炮台附近,这个核心则向华坞方向扩张。这两个核心最终在嘉庆年间,天后庙和关帝庙建成后,连在一起。核聚变的结果产生了一个重要的港口——汕头埠。1809年后的汕头CBD范围东至今民族路,西至今同平路,南至行街,北至今福平路。
此后的汕头一直作为一澄海的重要港口存在。直到1840年,德国出版的中国地图,第一次出现汕头的名称,汕头第一次进入德国人的眼中。
1840德国地图
1843年前后理查德·克林逊(Richard Collinson)奉英国政府命测量中国海岸,第一次以文字记录和介绍汕头。告诉大家汕头距妈屿岛是四英里。这个介绍发表于1845年6月的《中国丛报》(Chinese Repository)当时用的名字是Shantau,并介绍说:汕头大量种植甘蔗和烟草。
1845年6月的《中国丛报》
理查德·克林逊(Richard Collinson)领导H.M.S. Plover 跟随 Young Hebe,这两艘船在1842至1845测量了香港到上海的中国海岸。
理查德·克林逊
H.M.S. Plover 与 Young Hebe
理查德的报告很重要,因为根据他的资料,从妈屿岛算起四英里后就是汕头地界,而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博爱路,潮汕体育馆一带。这附带说明一个事实,除了“CBD”汕头其他的地方也是有居民的,而且提醒我们,汕头的范围并非只是小公园开埠区那几十公顷。
五
开埠前范围
开埠后的汕头,除了“CBD”其实还包括了礐石。英国人1865年的汕头港地图,给出了当时汕头核心区的范围。同时当时的汕头也包括核心区以外的地方,整个汕头东西走向超过0.7海里(约1.3公里,地图尺度为海里),南北走向去到乌桥则超过一海里(超过1.852公里)。
1865汕头港地图
棉安街我们发现过栈房界石,所以这里是开埠后,早期汕头西端的海边,从这里到博爱路约一点五公里。
博爱路,1925年博爱医院举办的时候,还没有形成,只不过是博爱医院后棚屋区的一条主要通巷,连名字也没有[3]。虽然是荒地,但毕竟属于汕头管辖,是汕头一寸都不能少的土地。
汕头范围变化图
至于1925年后汕头范围,我就不说了,这系列文章重点只谈1911年前的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