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是牢笼
小公司死在自己的短板上,大公司败在自己的优势上。
小公司在成功之前的日子,都是只有进攻,没有防御,因为你还没有真正夺得城池,也就没什么可防的,最后,在某一个方面的被市场一票否。
大公司的日子是森林法则,猜疑链创造敌人,防御是默认的待机状态,或者说,是以进攻代替了防御。
小公司爱打破规律,寻求异军突起,在共识里寻找非共识,在市场里寻找出公共谬误。失败了,被人呵斥为忽略商业常识,成功了,会认为重新定义商业常识。
大公司爱总结规律,从过去成功的经验里,抽象出下一次成功的秘密。投资人爱听,普通用户爱看,自媒体也喜欢,你好我好大家好。不这么做的话,反而被媒体形容成企业或企业家没有思考力。
过去取得的成功,成为未来继续成功的主要阻碍,这真是一种难以突破的魔咒。每个人总喜欢给每一件事情寻求归因,对面巨大的成功,一句简单的“大部分是运气”是让所有人都不满意的,哪怕它是真相。
于是,一条条的法则在包裹着成功光环、众望所归的被安全的生产出来。企业拿着这些信条,开始指导未来的产品和战略,在自己笃信不疑的优势上照猫画虎。面对新业务,既有的优势成为衡量是否可做的一个锚,如果一个业务无法利用企业的某个优势,通常选择低优;或者,把这个事情可以用到自己的优势作为应该大举进入的强有力理由。
没有人觉得这会有问题,且还有很多书本理论来庇佑,譬如竞争理论、定位理论,还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老祖宗大智慧。
N年以前,某厂在讨论一个业务未来是否需要进入的时候,会议的后半部分总会以“是否能leverage 搜索的流量优势”作为讨论重心;几个月前,我在杭州参加一个活动,遇到一个网红学者,和我讲述了他受邀去某厂参加一个研讨会的经历,他到了那里,开门后发现第一个议题就是“论移动时代搜索的战略价值”。
没想到他们困在优势里那么多年都没走出来。
很少有人怀疑:第一次对企业优势的抽象,可能只是对单次成功事件的过度拟合。也很少有人提醒:所谓的优势,只是一个相对动态的均衡博弈,时间变了,人变了,就一切都变了。也很少有人有机会能对企业当面指出:优势都是可以建造的,就像劣势可以弥补一样。
企业对劣势总是耿耿于怀,小心避开,但对优势往往不会保持那么警惕。
我发现,人的成长也是一样的:一部分人会输在自己的短板上,更多的人往往会败在自己的优势上。
譬如初入职场没几年的人,无非是在打磨各种基本功,在某个方面出现短板,会让他在某个关键事件里出现滑铁卢,难以翻身。而资深一些的人,都会相对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强项在哪里,这种优势无论是他自己本身具备的,还是由于这个岗位给他带来的。大部分的人,都难以察觉出这种优势也会带来负面性,或者无法突破优势给自己的带来的局限。
譬如,我熟悉的战略型岗位,优势是强大的逻辑自洽能力,能快速在复杂的事情里抽丝剥茧找到真相和重点,这种优势会让这种岗位在很多业务场景里显得夺目,更容易获得credit。然而,这种优势也会带来的一个不以自察的负面性:用沙盘推演代替真实战争,容易忽略真实世界的复杂性,以及在对事情缜密的逻辑推论后面,低估了人和人性这个具备一票否的不确定性因素。
媒体工作者,优势是强大的信息搜集能力和人脉网络,对现场的还原能力。这种岗位的特性,会在很多场合给他们带来某种信息优势。然而,一个难以避开的负面性在于他们总是在寻找企业或者企业家的Aha moment,高估了戏剧性事件/时刻带来的影响,他们受到《人类群星闪耀时》这种书的影响太深,容易忽略成百数千个沉闷、平凡的日子的价值。
元旦假期,和一个基金的朋友云叙旧,他这几年的一个感悟是:花了太多的时间追逐企业量化的东西,后来发现定性东西的重要性远大于可量化的东西。他以前和我谈到一家企业,总能对这家企业的各种数字如数家珍,让我觉得很惊艳。投资者用数据量化一个企业,好处是精确、精确。一个难以避开的负面性是:数字只是对过去和现在的量化,定性才是对未来的二次定义。难点在于:量化的东西都是确定的,定性的都是不确定的;量化的是客观的,相对容易,定性的都是主观的,相对更难。投资有着对风险的厌恶天性,会不自觉地的让大多数选择容易的事情,而不是更难的事情。
我总是在鼓励身边的人包括自己,能走出自己的优势,不要过度倚靠把你带到今天的那几板斧。譬如 做战略的人,如果能在逻辑推演的同时,不只是做沙盘推演,而是躬身入局下到地里,参与到真实战争,那是极好的。做投资的人,在定量的事情上保持聪明,在定性的事情有大智慧,乘以时间系数之后,总会带来额外收益。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一个价值坍塌和重塑的年份,一些本来就令人怀疑的东西被打的粉碎,过去被我们长期定义的优势和劣势,在2020年里都发生了颠倒。在依然高度不确定的2021年,这种重塑还在继续发生。所有的优势和劣势,都是一个自我设定的牢笼,我们只能打开牢笼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