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风景:馄饨挑子
在老北京的大街小巷,做小买卖的特别多。从清晨起,胡同里就响起“馄饨开锅哟”的吆喝声。这是一个挑担子的小贩,挑子前后有两个瘦高形的柜子。前面的柜子里面,底下装小煤炉,上边放一大方木盘,中间挖一个圆洞坐着锅,下面是炉口儿。盘的四周有木栏围着,周边放碗筷和酱油壶等。后面的方柜,上层放盛着肉馅的瓷盆儿,中间有抽屉,里面放馄饨皮、汤匙、香菜、韭菜末儿、冬菜、紫菜、虾皮、胡椒面儿等。最下面放个水桶,随时从里面舀凉水,添加到锅中。馄饨锅沿儿上放一个铁丝网架子,有一半儿浸在汤里,里面放有熬汤用的猪棒骨或者放一只鸡。这可是招幌,表示这汤是鲜美的骨头汤或鸡汤,引诱人来吃馄饨。因为都说骨头汤强身补钙,所以对老年人很有吸引力。
馄饨名声可大了,全国各地都有,只是名字不同。广东人称“云吞”、四川人叫“抄手”、湖北称“包面”、江西叫“清汤”、新疆叫“曲曲”等等。馄饨有两千多年历史了,在汉朝扬雄的《方言》一书中提到“饼谓之饨”,饼是古代面食的统称,带汤的叫做汤饼,馄饨就是汤饼的一种,差别为中间夹馅。最初它和饺子区别不大,上千年来水饺没什么改变,可这馄饨从外形到汤料变化可大了,在唐朝也就正式分开称呼了。从汉朝到如今两千多年了,可想而知,能延续下来就是因为它的美味。
一碗馄饨里有面皮、肉馅、骨头汤、作料,更重要的是制作的经验和手艺。
馄饨皮要用上好的精白面,韧性要强,擀出的皮儿薄如蝉翼,半透明,煮熟后嚼在嘴里十分润滑筋道。馅要选上好的精肉,以猪的前臀尖为最佳,三分肥七分瘦,用刀剁成细末,加入作料用筷子朝一个方向搅拌,让它上劲儿,不松散,抱团儿。汤是提味儿的,制作起来更见功夫。首先要选新鲜的猪棒骨,用文火慢炖几个小时,把骨髓中的油和各种营养成分都熬入汤中,再撇去浮油,汤呈奶白色,鲜浓又不油腻。盛在碗里加的佐料要全,按北京人的口味准备,包括紫菜、香菜、冬菜、虾皮、酱油、香油、胡椒粉,随客人要求,逐一添加。
包馄饨的小贩,手脚麻利,一手拿一张馄饨皮,另一只手拿根筷子,沾抹肉馅,随手一卷就一个,往锅里一扔,馄饨“噗通噗通”像鸭子跳水一样,连续不断跳进沸腾的锅里,一会儿就都漂上来了。拿碗、放佐料、盛馄饨、浇汤,一气呵成。食客接过热气腾腾的大碗,掏出自带的烙饼窝头,就着香味四溢的馄饨,一顿饭就解决了。
在北京这行儿出名的就数“馄饨侯”了。最初的创业者叫侯庭杰,其人聪明能干,自学制作馄饨的手艺,1946年在东安门大街摆摊儿卖馄饨。这里是京城最繁华的商业区,附近就是王府井的东安市场、吉祥戏院等,晚上逛完了或散了戏,都愿意吃点儿夜宵。薄皮儿、大馅儿、汤鲜味美的“馄饨侯”最受欢迎。货好招客,很多人就慕名而来,据说郭沫若、梅兰芳、裘盛戎等各界名流都经常到此光顾。
1956年公私合营,把王府井一带七家卖馄饨的合为一家,以“馄饨侯”为招牌,1959年在东安门大街11号开了正式门店,现在已然是北京的老字号名店了。(何大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