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13路见证的上海岁月沧桑(作者:钱平雷)
钱平雷
13路是上海市内一条无轨电车线路。
1993年,13路SK561GF型电车经过天目中路(配图来源:“上海门牌研究所”公众号,下同)
说起上海市区的公共交通,在20世纪50-80年代,主要就是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和公共汽车3种。当时1-10路是有轨电车;11-29路是无轨电车;30-100路是公共汽车。它们和自行车、市轮渡一起,承担了上海市民出行最主要交通工具的角色。曾几何时,老式的有轨电车作为落后的交通工具被淘汰出局,它们曾经占据的1-10路的线路名,一度已经成为大家的记忆一起进了交通历史博物馆,后来的又有6路、8路等名称被其它公交交通工具所再次应用。如今原来的市区如今称为中心城区,郊区也撤县改区,与市区连为一体了,上海的公交线路已经有上千条,连我这个曾经交通科技工作者也根本弄不清楚它们是如何分布的了。因为如今我们上海市民市内出行,除去私家车,最主要的形式是轨道交通,如果乘坐地面公共交通,人们最关注的也是自己居住地附近的几趟,一是去离家最近的轨道交通车站,二是它可直达我经常要去地方,如单位、医院、超市或者亲友家等的几条公交线路。
1998年,13路SK561GF型电车在提篮桥终点站,背景为当年提篮桥地标远洋宾馆
为什么我会选择13路作为本文的主题呢?因为它曾经与我成长过程的生活密切相关,那是它在1960年由13路无轨电车登场开始,到1995年我离开上海铁路局调到上海市内不再乘坐13路电车为止的那段经历,也就是我一个虚岁15岁的少年郎到50岁知天命,35年的人生阅历。那段时间它行走路径是以提篮桥为起点,经周家嘴路、海宁路、河南北路、天目路、长寿路等上海市区的主要街道,至曹家渡终点站。这条路径串连着上海许多重要的地段,也记录了多少我人生的轨迹。
1960年春季版公交手册:72路公共汽车
作为一篇散文的体裁需要,我还特地上网查询一下13路的“今生前世”。线路前身为抗战胜利后上海公共交通公司开辟的12路公共汽车,起讫站为提篮桥至新闸路。1956年11月1日更名为72路,西端延伸至忻康里。1960年10月8日72路公共汽车改为13路无轨电车,由提篮桥经长寿路至曹家渡。2002年9月5日,13路临时延伸至中山公园,后又于2005年9月17日缩线至曹家渡。2010年3月31日,原922路并入13路,调整后设置全程车(提篮桥至中山公园地铁站,即原922路)与高峰区间车(提篮桥至曹家渡,即调整前的13路)。全程车全部由汽车运行,区间车为汽电混行。至2011年7月,服务于区间车的无轨电车陆续报废或转至其他线路运行。因此说,13路已经不完全是我记忆中的一条无轨电车的公交线路了。
当年上海的市区公交线路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来安排的。由于上海城市的格局以东西向的城市道路为主要方向,南北向的干道相对较少。因此上海大多数的公交线路大体是东西走向的。如71路公共汽车从外滩驶向天山路,26路电车从外滩驶向徐家汇,25路电车从军工路驶向十六铺等等,都是这个走向。南北走向的公交也因此较少,最有名的是41路公共汽车,从北站驶向龙华,横穿上海市区。因此需要配备若干条上海市区“对角线”方向的公交线路。如17路电车从通北路驶向打浦桥就是这样一条线路。还有一条具有特殊行走轨迹,几乎所有老上海人都熟悉,至今仍旧在行驶的线路,那就是围着上海老城不断转圈的11路电车。
1963年地图:13路无轨电车走向(曹家渡—北站段)
由此可见当初的13路就是一条基本是东西走向,偏北布局的公交线路。它途经了上海好几个重要地段,包括提篮桥、四川北路、北站、新客站、大自鸣钟和曹家渡等商业中心或者旅客集散地。
1980年代俯瞰提篮桥人行天桥全景,远处有公交电车二场长治路停车场
在1959年原来的提篮桥区尚未与虹口区合并之前,提篮桥就是该区的商业、文化中心,所谓“首轮电影院”就有2所——大名和东海,当时在上海上映的最新的电影都可以在这两所影院看到。这里还有东山剧场可以观看越剧、沪剧之类戏曲。而像下海庙、犹太街、监狱等如今称为“文化载体”,因为政治原因,那时被人们忽略淡化了。
海宁路四川北路口曾经的天桥
当13路将要行驶到海宁路四川北路交叉的地方,又迎来一处“文化”高地。在那里集中了国际、胜利电影院、解放剧场、虹口戏院等4座影剧场。几乎所有的市井文化包括交响乐那样的高档艺术欣赏都能在这里得到满足。更不要说四川北路曾经是上海第三条商业大街,连燕记西餐社那样的“开洋荤”的场所,也曾经开设在13路沿线街边。
1980年代的老北站天目东路天桥远眺
老北站地区是上海最大的客运集散地,又是交通枢纽,这里除了具有火车、长途汽车上下车与外地沟通的功能外,也是市民去吴淞、崇明郊区上班下乡的搭乘公交的地方,此外与旅行相关的各种商业服务也一应俱全。后来在1987年末,上海火车站搬至原东站,被市民称为“新客站”的地方后,老北站地区一下子冷落下来了,新客站那里却因此热闹起来了。无论老北站还是新客站都是13路电车要经过的地方。
1984年,13路和16路SKD663型电车经过大自鸣钟长寿路西康路口
13路电车几乎走完了普陀区最主要的商业街道——长寿路的全部路段到达曹家渡。长寿路最精华的一段应该是它与西康路交叉处的“大自鸣钟”。虽然大自鸣钟作为“地标”早已经被拆除了,但附近的上海第四百货商店作为当地最大规模的商业机构成为新的地标,围绕着它各种著名的餐饮在上海也应该占有一席之地。长寿路的西端曹家渡也就是13路的终点,它则是一处跨静安、普陀、长宁三区,呈五角形的街区。是上海除了江湾五角场外,另一处称为五角场的地方。这里不仅有沪西电影院等文化设施,还有诸如“沪西甬江状元楼”那样的名菜馆等商业服务场所。用上海俗语说来,就是一处闹猛的地方。
除了上述几处热闹的“节点”外,还有诸如上海铁路局、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国棉一厂、澄衷中学、燎原、泰山电影院等上海重要企业、学校、医院、剧院等,也如同珍珠一般串连在13路的沿线,更不要说其它离该线不远周边的其他单位,如在安远路上的上海牙膏厂,13路也是他们的不少员工每天需要搭乘的公交。
我出生在位于虹口区唐山路、东汉阳路和商丘路等三条马路交叉的一幢船型建筑内,并在那里长大成人。小学、中学都在离提篮桥不远的地方。上大学也要先走5、6分钟穿越商丘路到周家嘴路上的13路的新建路站,搭乘13路到吴淞路站下,再换乘55路公共汽车到学校。以后到外地铁路部门工作,回上海或者回外地,更是需要与上海站打交道了。上海火车站(老北站)离我家2.5公里,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所以一般说来,去上海站(老北站)一定要乘坐13路电车的。
其实我去上海站最早应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坐火车去外地旅游还不是普通市民能够享受的事情。主要原因是我姐姐和住在我家隔壁的表哥,他们考上外地的大学,或者分配到了外地,都是乘火车离开上海的。原先列车座位不实行对号入座的时候,帮他们“抢座位”,往往是我和几位表兄弟经常要执行的“任务”。以后除了我被分配到了外地铁路局回沪探亲期间,弟弟和其他亲朋好友因为上山下乡或者其他原因分配到了外地,虽然列车已经实行对号入座,但由于物质的匮乏以及上海与外地生活水平的差异,人们需要携带更多的物品返程,于是“抢行李架”又成了我这位铁路员工帮忙的义务。尤其是为支内职工、上山下乡知青送行或接站,更是与13路一起见证了多少上海人的悲欢离合的情结啊!因为这些都要乘坐13路电车到北站才能实现。
以后调回上海铁路局上班,或者需要乘坐火车出差, 也都要与13路打交道。我从东北的铁路部门调到了上海铁路局杭州工务段。我开始在沪杭线上从嘉兴到杭州的路段上,从事桥梁维修工作。因为从上海到杭州铁路为189公里,按照铁路规定,职工在200公里范围内可以通勤,因此我每周六回上海休息,周一返回。浙江的丰富物质,让我从以前尽量从上海带东西回东北,转变成为从浙江带主副食品回上海的举动。每当我拎了装满了诸如黄鳝、甲鱼、螃蟹或年糕的“杭州篮”,在北站13路电车站等车的期候,迎来了多少还在计划经济中凭票供应上海市民的羡慕的眼光和口吻啊!说他们“垂涎三尺”绝不过分。
1978年我被调到位于北站的上海铁路局的总部大楼上班,不久先是分配我位于上海站背后的虬江路的铁路宿舍居住,回父母家要乘13路。后来分配我到位于中山公园附近的老西站(长宁站)旁新工房。上班去北站先要乘一趟到曹家渡的54路公共汽车,然后换乘13路电车到北站。至此我继续与13路打着交道。当时公交是上海市民最主要的出行工具,其拥挤程度,让老上海人至今回想起来,还都有一点后怕呢!但13路车队对此下了功夫,他们在曹家渡终点站增加了力量,维持好了秩序,让乘客能够井然有序地乘降,也保证了我辈能够准时上班了。后来该站被市政府有关部门评为“文明车站”。作为一名乘客,我还是牢牢地记住13路线路这一在当时来之不易的荣誉。
当1990年初新客站建成后,有一趟从老西站开往金山卫的客车,每天都要拉倒老北站来检修。当年由于条件限制,老北站不仅承担旅客上下车的功能,还要承担列车检修、清洗、上水、上煤和餐车上食物的职能,用铁路的行话叫做“客技站”的功能。用通俗的比喻,就是饭店把厨房和餐厅的功能混在一起了。如今有了新客站,也就是说,餐厅有了,老北站就可以用作当“厨房”了。说来也许凑巧,那班去金山卫的列车,在老北站检修完毕,回老西站的开车时间就在17:15,它还在新客站停一下,这不仅让我们这些住在老西站的职工能够搭乘回家,还让家在苏州、嘉兴一带的职工也能每天通勤回家了。我每天在17:30就能回到家中,这在以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时任上海铁路局局长的张龙,也是上海市铁道学会的理事长,他看到了轨道交通的魅力以及对市内交通发展的重要作用,其效率那是传统公交无法比拟的。他让运输部门安排去金山卫的其中一趟列车在早晨从老西站开回老北站进行检修,并在新客站停一下,这样这列客车无形之中就成了铁路职工的通勤车。当时上海第一条轨道交通还处于试验段(漕溪路段试验工程)阶段,我们作为铁道学会的会员还以学术活动的形式,到那段圆形隧道内参观,步行走了1.3公里。我们的通勤车也成了早于1993年5月28日上海市正式运行的地铁1号线的“非正式轨道交通”了。我也因此结束了与13路电车朝夕相处的经历了。当时我作为上海市铁道学会主持日常工作的副秘书长,写了一篇《城市有轨交通将东山再起》的文章,刊登在《文汇报》上,指出普通铁路、地下铁路、轻轨以及新型有轨电车等有轨交通将成为城市交通的主力,这篇文章受到上海市民的极大关注,不仅被用于新版的《十万个为什么》,而且还获得两年一评的“上海市优秀科普文章”的称号。在上海没有像哈尔滨、北京等其他城市将普通铁路也提供给市民,用于通勤车服务的做法。而将地下铁路、轻轨合在一起,统称“轨道交通”。新型有轨电车也在松江等地成为独立于“轨道交通”的公共交通。
当1995年我调离上海铁路局到市内工作,尤其是我父母家搬离虹口后,我几乎再也没有乘坐过13路。无论如何,在上海铁路局总部的工作,应该是我一生中成长最为迅速的阶段,位于老北站的上海铁路局大楼和行驶在楼前天目东路的13路电车,应该是我这段经历最好的见证。
2019年,驶经愚园路的13路JNP6120BEV1(J2B)型电车(张渊源 摄)
尽管我以后没有乘坐过13路电车,它的线路也延伸到了中山公园地铁站。但它的路径沿线的变化,令我念兹在兹,密切关注。20多年了,上海人民褴褛筚路艰苦奋斗,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可谓“翻天覆地”。首先是提篮桥地区,如今列入了北外滩开发的程序,那是上海与外滩、陆家嘴形成“三角鼎立”水平的建设啊!目标是“汇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核心发展要素的世界级会客厅”。其范围就是南面是位于13路提篮桥起点站附近的黄浦江畔,北面是13路行驶经过的周家嘴路、海宁路一线。13路所经过的公平路也是北外滩核心商务区的东侧干道。我的一些住在该范围内旧式里弄的老同学,也因此得到了动迁改善居住条件的良机。
1980年代提篮桥人行天桥南侧的大名电影院
如今的提篮桥地区高楼林立,虽然大名、东海电影院与13路沿线其它诸如国际、胜利、泰山、燎原等传统电影院一样,歇业或者缩小规模,不再承担市民主要娱乐场所的功能。但下海庙的道教文化、犹太街的二战文化,甚至监狱的监狱文化合到一起,使提篮桥成为具有浓厚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网红打卡地。而另一种综合性的休闲场所也在13路沿线星罗棋布。最普遍的是诸如亚新广场那样的销品茂,也有位于周家嘴路与溧阳路交叉处,虹口港畔的1933老工坊——上海工部局宰牲场——我们以前叫它“杀牛公司”,如今有了一个雅号——上海音乐谷,为AAA级旅游景区,它包含了国家音乐产业基地、1933老场坊、半岛湾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园、SNH48星梦剧院、三角地艺术园等8个项目。屠宰场华丽转身变成艺术高地,这也是上海产业和娱乐转型的一个典型。
驶经天目西路恒丰路口天桥下的13路电车(朱达艺 摄)
位于老北站的铁路局大楼如今也改了名,从原来的“铁道部上海铁路局”变成了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它的管辖地区、线路主要分布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等华东5省一市,缩小到上海、江苏、浙江、安徽长三角地区。但是铁道科技却是更新换代了。在新客站上车的客车,传统的绿皮车列车基本消失了,被取代的是动车组甚至是高铁。昔日旅客大包小包背着沉重的行李吃力移动的现象,被他们踏着轻松的步伐拖着五颜六色的拉杆箱的景象所替代。
驶经海宁路桥的13路电车(Sunflower (ÖBB)摄)
北四川路、长寿路由于马路扩建,导致昔日商业繁华,人头攒动的烟火景象消失了,替代的是车水马龙的交通以及两侧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特别是13路沿线的交通功能被发挥到了极致。目前正在紧张施工的“北横通道”,它西起中环(北虹路),东至周家嘴路越江工程,采用地面、地下及少量高架的组合形式,全长约19.4km。北横通道包括长宁路、长寿路、天目路、海宁路、周家嘴路等道路,它也是上海骨架性主干路网的中原组成部。其精华区段就是13路行驶路径的地下或者上方。这也映衬出13路电车线路走向在上海交通中曾经突出的地位。
1980年代末繁忙的曹家渡五角场,13路电车与94路公共汽车等穿梭期间
现在的13路公交延伸到了中山公园,那是长宁区的核心地区。这里如今又演变成面向长三角的大虹桥的“桥头堡”。长三角一体化是国家的战略,从这个角度来看,13路公交又承担起新时期大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执行“对内、对外大循环”战略的最佳见证的角色。
1980年代初,13路SKD663型电车驶过长寿桥(徐喜先 摄)
我近年来一直在位于长寿路武宁南路口的智慧广场“发挥余热”,我在办公室,就可以清清楚楚地俯瞰到往返行驶在长寿路上的13路电车。尽管我并不乘坐,但总对它有一种似曾相识的“老朋友”的情结,因为它已经陪伴我走过了60年的历程,尤其是前35年。只要它保持在这条路径行驶下去,我还会继续关注它和与它相关的事物和环境。如果13路是有生命的人物,“相看两不厌”应该是我们友情的最好写照。
配图来源:“上海门牌研究所”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