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医思维篇:辛甘化阳与酸苦涌泄之法!

海洋:请教道长一个气味的问题,经云:'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通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这里的阴阳是相对什么而言的?正常甘味好像并没有发散感觉,咸味入口多觉口渴似火。涌泄渗泄差别在哪?为何渗泄就属阳?希望道长有空时能指点一下!

答:关于经书里面讲的这个主题,主要是讲药味的功能,从进入人体后所表现的功能之角度来论述的。但是这几句话一直是临床医家争议比较大的,也很少有人能一家独断可以明确说清楚的,我也只是说一下我这些年自己的体会和感觉,以供大家参考学习。还是那句话,别人的再好也不是自己的!要想学好中医,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认识才行。其他医家和医者说的再好---包括我的东西也一样,也只能是供大家参考!下面简述之:

从味道来说,酸、苦、甘、辛、咸,此五味,辛味甘味为阳,酸味苦味咸味为阴。在人之情致,欢喜则为阳,厌恶则为阴;甘味于人体多滋补增益,为多数人所喜,故为阳;苦味于人体多伤伐正气,为人所恶,故为阴。

辛味主发散, 最典型的就是芳香类药, 比如羌活,独活,苏叶,薄荷,细辛,半夏,南星,桂枝,肉桂等等。经云:辛甘发散为阳,是说一个类象,只是说个大旨。一个药如果有辛味,又有甘味,那就基本是属于阳药无疑了。比如肉桂和桂枝,因为辛甘化阳,酸甘化阴。单味药里面很多时候不具备这个辛甘的条件,但是我们可以自己根据这个原理自己组合出来,比如:干姜配甘草,这个就 是属于辛甘化阳的用法。其中甘草和干姜,甘草色黄味甘,属于中土之药,干姜也偏黄白色,二者结合,最补中焦脾胃之阳。干姜味辛,黄中偏白,也是肺药,干姜、甘草二者结合有土中生金之相,所以干姜配甘草,也补肺阳。小儿肺寒咳嗽,多兼脾胃虚寒,这个药组合配在一起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大家可以自己慢慢体会。还有方剂里面,仲景的大建中汤(花椒、饴糖、干姜,党参等)就是典型辛甘化阳的方法,大家可以自己看一下仲景的方子,慢慢体会其中 辛甘化阳的用法。

说到这里,我给大家两个辛甘原理治疗小儿咳嗽的简单方法,比市面上普通的方法效果好的多,大家试试就知道了:

(1)第一个方法:

苹果一个,挖去核,然后在挖开的洞里放上花椒。再把装了花椒的苹果放在碗里,接下来把这个碗放在锅里面,下面加点水,就象蒸鸡蛋一样,加火蒸煮,蒸至苹果开裂熟透为止。去掉花椒,吃苹果。一次吃1--2个苹果,一天吃两次。这个方法治疗寒咳效果非常好,对于痰不多,受凉初起的咳嗽,往往比抗生素效果好的多。我自己的孩子,这几年来,咳嗽基本就一直用这个方子,每次咳嗽起来,吃两天就可以了,没有用过一次抗生素。记得一次外甥的孩子,

感冒后咳嗽老不好,输液也不管用,我让他吃这个蒸苹果,也是几次就好了,效果很让人惊讶。这里解释一下,一般人都喜欢用梨子炖冰糖给孩子治疗咳嗽,这个方法其实效果不行,也许只有秋天很燥的咳嗽,你可以选用一下。因为冰糖水凉性的,梨子也是凉性的,你要是用它来治疗寒凉的咳嗽,那是不行的。但是我 介绍的这个方法用梨子也可以的,因为花椒是大热的,可以对抗梨子的寒性。即使这样,我也只是建议有点虚火或者秋天的时候,用梨子,其它时间还是苹果比较好。

(2)第二个方法:

大蒜(独头蒜最好,没有就用一般的蒜头)一整个,从里面剥出七个大一点的蒜瓣出来,拍开放在小碗里,然后蒜上面放上冰糖,就象上面用的方法一样,隔水蒸至冰糖化开,给孩子喝这个冰糖汁,也可以治疗咳嗽。这个方法也不错,我以前常用这个方法,现在基本都用第一个方法了。

这两个方法,都是属于辛甘化阳的方法,是去法于这个思路来治疗咳嗽的方法,因为第一个方法里面,苹果是属于甘味的,花椒是属于辛味的,我把这两个放在一起蒸煮,把花椒的辛味入到苹果里面,就可以产生辛甘化阳的作用。快还有治疗寒咳。但是这个里面还有问题要说明一下,要不然很多人可能看不明白,就是为什么用苹果,因为苹果有润肠通便的作用,说明苹果是往下面走的,肺和大肠是相表里的,这个作用其实就是它可以助肺气下行的一个说明,所以我用苹果,不怎么用梨子。而且苹果性平,也没有梨子偏寒的弊病。为什么用挖去芯放花椒的方法呢?因为比物象形,我是取花椒辛味从中间往外散的意思,这个苹果吃下去,也会把人体的寒气,从心往外面发散出来,然后再助肺气下行,这样整个肺的功能就恢复了,咳嗽就好了。

第二个方法,也是用的辛甘化阳的方法,其中大蒜是辛味的,冰糖是甘味的。用蒜一定要用七这个数的倍数,这个是我的要求,不用这个数也可以,只是可能会慢一点。因为七这个数为艮卦,代表有着有'止’的意思在里面,而且也有通胃的意思在里面。当人我不强求大家一定要这样用,因为很多人不理解,真正想 当一个好中医、纯中医,我想大家自己会有所选择或者慢慢思路打开,会明白路该怎样走的,我只是给大家一个思路,也许以后大家会想起来我说过的这些东西的。

还有要提醒大家的一点就是,治疗小孩子咳嗽,千万不要让他吃点太饱了,治疗期间要让他饥一点。因为吃得太饱,中焦气不通畅,气下行不顺(肺气要经过中焦往下走到大肠里面去),就容易咳嗽。而且孩子咳嗽大多也与积食有点关系,吃的太饱,也不利于积食化开。

当然上面这些只是举个用药的例子,只是开阔一下思路而已。大家如果是学中医的,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可以用这个道理推演出更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大家有了好的方法,也可以反馈给我,不一定非要用我这个方法不可(当然不是学中医的除外),死搬硬套的人永远不适合学习中医。

至于酸甘化阴,最常见的组合,就是白芍配甘草,这个仲景用的最多,大家应该都知道了,而且也不是这篇文章的重点,我就不再多说。

下面说说酸苦涌泄。

其实我认为,经书上面说的辛甘发散、酸苦涌泄,只是举其大要,说了其中辛甘和酸苦最具代表性的功能。并不代表,辛甘就一定要发散,酸苦就一定会涌泄。

这个里面,酸主收敛,相对于发散来说,是属于阴的,苦味多主攻伐,按照功能来说亦属于阴。涌本意是指水从地下冒出,而酸苦涌泄,大义是指酸苦的药,服下去,奔涌而上泛下行。很多人服酸苦的药,都会感觉胃中翻腾奔涌,甚至会吐,芒硝,明矾,都可以用来探吐,也是这个意思。这种涌泄,总体来说,伤折阳气,甚者或吐或泄,是属于开泄伤破之法,故而为阴。

咸味,能软坚能补肾,淡则通,重则泄。但是咸味总体来说下行而通,可以泄痰湿,虽补肾,亦是归属于下极至阴,故咸味通泄为阴。上面网友说'咸味入口,多觉口渴似火’。说的虽然是夸张,但是确实是这个道理。因为咸味重了,就会伤阴化燥,故口渴似火。其实咸味少用,是属于淡咸之味,则可以补而通阴气,甚至可以生津止渴。真的口渴 很了,喝水一时都感觉好像缓解不了口干,那么你在水里面少 加一点点的盐,你再喝下去看看,就会很快缓解口干的状态了。故饮食中用盐,淡少则通肾养肾,重厚则泄肾伤阴。这个原理就象'少火生气,壮火食气’,是一个道理,五行中莫不如是。比如风邪吧,虽说风为百病之长,但是少阳之微风可以生发万物,而大风则会耗气伤身,其理一也。

说到这里,再教大家一个学以致用的方法,用咸而通泄的方法治疗慢性咽喉炎。很多人喜欢上火,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其实这个火,是属于虚火,或者我也叫它做寒火,多 是中焦虚寒兼肾虚导致的,当然也夹着阴火和湿。对于这样的人,第一:要清淡饮食,因为饮食咸味过重,则偏泄,克伐肾气,不利于养生。咸味淡,则可以通可以补,通而补,则可以清虚火寒火。淡盐可以利尿,所以可以祛湿。

第二:在每天早上空腹,喝一杯淡盐水,切记,不要浓哦,就淡淡的就可以了。每天早上一次,坚持喝一段时间,大部分人都就不会经常上火了。这个比吃什么抗生素关于的多,经常坚持是可以断根的。当然烧烤啊、油炸的啊什么上火的东西和寒凉的东西也是要适当忌口的。

至于淡味,这个是属于五味之外的一个味。舌尝之为味,鼻闻之为气,味和气相比,气为阳味为阴。是故,味重者,为至阴,为阴中之阴;味淡者,为阴中之阳。味淡,五行归脾,服之则缓行而旁通四肢,利湿而渗下。如茯苓、扁豆等。这个淡味,亦阴亦阳,介于阴阳之中间,只是淡渗祛湿而利于阳气生发,故总体 偏于阳而已。古人用大云,必写淡大云,何也?以其淡而通阳也。但今人为谋利,多以盐浸拌之使之咸,此其能补阴软坚而不善于补阳也。用药者,欲软坚,用味咸之软大云,如欲补肾通阳,则用草大云罢了,虽草大云没有软大云力量大,但是毕竟因为便宜而少有掺盐者,仍然是淡味为主,故善以通阳生肾气也。或者买软大云,用前先淘洗两遍,亦可以用。这个是我自己的用药心得,大家随自己的意思选择吧,不必照搬。

说道这里,顺便说一下吴萸和附子。古人用吴萸,多写作淡吴萸,或者写水洗后 用。近人多不淘洗而直接用。吴萸味恶苦,多服不利于胃,甚至恶心。吴萸这个药,如果不淘洗,就是属于酸苦涌泄类的阴药,虽然可以治胃,但是以攻伐为主,祛湿破气之力雄厚,只可少用,不宜多用,3克一般就可以了,否则反而伤胃伐正气。如果淘洗至苦味待尽,则味薄而淡,淡而通阳,可以通阳祛湿,升清降浊。才是治疗呕吐和胃胀的首选。当然如果湿气很重,也可以不淘洗,少用以泄阴,取苦味燥湿之意,也是可以的。但是用吴萸,还是淡吴萸是王道,这个大家慢慢体会吧,我只是说出来而已。还有吴萸淘洗,古人一般用淘米水淘洗,这个仅供参考,没有这个用自来水也 是一样的。

还有一个药就是附子。现在很多的附子,都是咸的,甚至是咸苦的。咸的还可以用,咸而苦的大家最好不要用,已经不是阳药,已经带有很重的阴药的性质了,很多病人服下去不但不去病,还会胃不舒服甚至腹泻。附子生阳,以淡味为佳,因为淡味薄通而生阳也!但是现在的炮制后是淡附子很少见了,我有时候,附子太咸了,就用水淘洗一下,或者就用生附子在火上炮炙,特别是入丸散剂助阳的时候,我一般都是用生附子自己炮炙,就是古人说的在火上炮炙,以皮焦黄裂开为度。

以上这些是关于淡味通阳的用法,写到这里,我想我已经把这个问题说道很清楚了,只要是学习中医的,应该可以明白了。至于说涌泄和渗泄的区别,要我说呢,涌泄就象狂风暴雨一样的猛烈,带有破坏性质在里面。而渗泄就象春风细雨一样,为什么叫'渗’呢?古人有句形容春雨生阳的诗说的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切都在这句诗里面,其它的不用我多说了,好了,就到这里

道人于农历癸巳年冬

推荐相关书籍:

(0)

相关推荐

  • 五脏特色“阴与藏"论气味,及免疫与阴阳特色。

    前言 五味之由来.起源性. 本文分四部分:1.起于五行特色.2.起于食用物.药用性及阴阳.厚薄性.3.五脏阴藏特色论食用气味,及免疫系统等与阴阳特色.4.饮食营养的基本法则. 内容 五味之由来,起源性 ...

  • 阳为气

    ​阳为气,阴为味 精食气,形食味 味厚则泄 味薄则通 治病重在 气味配伍 <内经> 气味阴阳厚薄 类比四季阴阳 阳为气,阴为味 药物和饮食的气味 气有,寒热温凉 味有,酸苦甘辛咸 四气五味 ...

  • 五味是指中药所具有的酸、苦、甘、辛、咸五...

    五味是指中药所具有的酸.苦.甘.辛.咸五种与味相关的特性.除此之外还有淡味和涩味,但酸.苦.甘.辛.咸是与五行.五脏相配属的主要药味,所以一般称为五味. 1.辛 能行.能散.能行是指辛味药物能促进气血 ...

  • 道医思维:辛甘化阳与酸苦涌泄之法

    海洋:请教道长一个气味的问题,经云:'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通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这里的阴阳是相对什么而言的?正常甘味好像并没有发散感觉,咸味入口多觉口渴似火.涌泄渗泄差别在哪?为何渗泄 ...

  • 朱燕中 | 为什么说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 ...

  • 说说“辛甘化阳,酸甘化阴”

    今天 先看辛味和甘味放在一起,会怎么样.辛味的特点是行散,是动,动的方向是向上.向外.所以,擅长祛除在表的寒邪,以及身体里那些郁滞性的邪气.甘味呢,性子缓,能让一切速度都变慢.假如把辛味和甘味放在一起 ...

  • 中药方剂大全总结1.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

    中药方剂大全总结 1.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素问·至真要大论>) 2.补汤宜用熟,泻药不嫌生.(明·傅仁宇<审视瑶函·用药生熟各宜论>) ...

  • 桂枝甘草汤可以辛甘化阳,温补心中的阳气,...

    桂枝甘草汤可以辛甘化阳,温补心中的阳气,对于心阳不足,乏力气虚,怕冷,心慌的患者可以日常泡水喝. 对于心气虚的,可以用黄芪,麦冬,党参,甘草泡水饮用. 对于心气阴两虚的人,可以口服生脉饮. 不管是那种 ...

  • 阳气不足引起失眠。桂枝甘草辛甘化阳。说明...

    阳气不足引起失眠.桂枝甘草辛甘化阳.说明找住病证很关健.只要是阳气不足.不管是失眠也好或者其它证状也好.都可用桂枝甘草汤.有时会收到好的[微笑]疗效

  • 东方的桂枝甘草汤,辛甘化阳,升上去;然后...

    东方的桂枝甘草汤,辛甘化阳,升上去;然后是西方的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降下来;北方是附子干姜汤,把寒水温煦起来,南方是黄连大黄汤,太旺的时候,用苦寒把它引下去.而诸多的方都有姜.甘草,以补中土.望大家 ...

  • 辛甘化阳 酸甘化阴 一味甘草治百病

    甘草配黄芪,甘草配桂枝,甘草配白芍等功能性. 一,甘草又称国老.一味国老药,治精气神百病. 1.芍药甘草配合,具"甘酸化阴"为法.酸甘化阴是酸味与甘味药物配伍相合用,能相使增强滋养 ...

  • 辛甘化阳酸甘化阴一味甘草治百病

    甘草配黄芪,甘草配桂枝,甘草配白芍等功能性. 一,甘草又称国老.一味国老药,治精气神百病. 1.芍药甘草配合,具"甘酸化阴"为法.酸甘化阴是酸味与甘味药物配伍相合用,能相使增强滋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