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殿堂 | 切不可非黑即白看老坑翡翠的真伪

从照片上看,这是一件地地道道的老的翡翠,那么,它有没有紫外荧光反应呢?这是笔者最为关心的、需要调查的问题。于是,该藏家立即配合,拍照如下:

根据照片,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件老翡翠鼻烟壶的确有紫外荧光反应,但是非常清淡,近乎没有。即便如此清淡的紫外荧光反应,如果去所谓的主流检测机构检测,必然会被鉴定成“注胶染色”。

此类错误鉴定的事例实在太多,例如大收藏家邱季端先生的一段原话很说明社会现实,令人感叹!下面蓝色字体部分是邱老先生的原话,照录如下:

对于老翡翠我是有一点点发言权的。二十多年前锦尚镇政府出于发展需要,要铲平大约两平方公里的山岗,这山岗上有一百多个墓群,墓葬的后人当然不干。书记很为难,多次登门征求我的意见,因为山岗上有我奶奶和母亲的墓地。大家都看我的动作行事,我决定带头把墓迁往靠海的另一山头,并请风水先生在最高处选择的一块大墓地,为奶奶和母亲重建了一个大陵园。其他墓地后人也争先恐后迁墓。

挖开墓穴后,是我亲手把奶奶、母亲的骨骼捧出来的,在墓穴里发现了一对翡翠(手镯),我记得生前奶奶镯不离手,是我奶奶的陪嫁。奶奶生於1882,光绪八年,虚龄十六岁即十五周岁,自赤湖村嫁到我厝上村。这对老坑翡翠看来是豆种(我们这种穷人家有豆种翡翠已经是很了不起了),送去现在的商检机构检测竟然变成漂白再染色,填充塑料的B+C货。

成都著名的收藏家梁锦华女士的母亲八十几岁高龄,娘家是解放前成都有名的大户,老夫人祖上传下来的翡翠饰品也被现代商检机器判为漂白、染色,填充塑料的B+C货。老夫子两年前曾到厦门,本人亲自接待。

这就是现状。读了这段话,你不必非得懂得科学技术知识仅凭常理你就可以做出你的判断,这样的检测结果肯定与事实不相符,“不靠谱”。因为注胶染色是改革开放以来“开发出来的新技术”,在此之前是没有的,所以,只要确定一件翡翠是改革开放“开发出来的新技术”之前的,那肯定就和注胶染色毫无关系。可罔顾事实地把那些老件翡翠鉴定成注胶染色的,岂不是人为制造冤案吗?既然事实中存在着“未解之谜”,那么,作为主管部门、科研机构以及鉴定机构为什么不努力从科学技术的角度去究明真相呢?难道的这是什么无法攀登的高科技吗?显然不是!既然不是单纯的科学技术问题那就是经济问题或政治问题或社会问题,若是如此,草民单纯的思维就无法理解了。

不过,作为消费者或收藏者切不可用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思维看待这个问题,虽说老件翡翠的紫外荧光反应是自然现象,但绝不可以说所有有紫外荧光反应的都是真的老件翡翠!造假,是社会中顽固寄生着的道德缺失群体的生存之道,文玩珠宝造假更是自古有之,如同癣疥难除难消,造假只要有钱可赚他们就会不断地“技术进步”和“努力生产”,造假者为了牟利必然要在技术上“与时俱进”,传统眼学的识别和科学技术的鉴定也必须“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才可以。

收藏家对藏品不但要有“看得懂”的能力,

还应该具备“会欣赏”的素质,

进而达到“能陶醉”的境界。

微信号aoshima002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