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ī诗)

《易·同人·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书·益稷》:“州十有二师,外薄四海。”《诗·小雅·采芑》:“陈师鞠旅。”郑玄笺:“二千五百人为师,五百人为旅。”《诗·大雅·常武》:“整我六师,以修我戎。”《周礼·地官·小司徒》:“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管子·八观》:“课凶饥,计师役,观台榭,量国费。”《说文·币部》:“师,二千五百人为师。”这里用指为较大的部队之意。

《易·师·辞》:“师,贞,丈人,吉,无咎。”《易·泰·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易·豫·辞》:“豫,利建侯,行师。”《书·皋陶谟》:“百僚师师。”孔传:“师师,相师法。”《诗·周南·葛覃》:“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诗·小雅·采芑》:“其车三千,师干之试。”《诗·小雅·黍苗》:“我徒我御,我师我旅。”《诗·大雅·大明》:“驷騵彭彭,维师尚父。”《诗·大雅·常武》:“南仲大祖,大师皇父。”《诗·周颂·酌》:“载用有嗣,实维尔公允师。”《管子·枢言》:“疾之,疾之,万物之师也。”《老子·二十七章》:“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孟子·滕文公上》:“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荀子·正论》:“故凡言议期命,是非以圣王为师。”《韩非子·八说》:“错法以道民也,而又贵文学,则民之所师法也疑。”《韩非子·显学》:“夫求圣通之士者,为民知之不足师用。”《战国策·赵策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史记·秦始皇本纪》:“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法言·学行》:“师者,人之模范也。”《玉篇·币部》:“师,范也。”这里用为效法、学习之意。

《书·尧典》:“师锡帝曰。”《晏子春秋卷六·内篇杂下》:“所以贫而不恨者,以善为师也。”《左传·昭公七年》:“故孟懿子与南宫敬叔师事仲尼。”唐韩愈《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里用为老师之意。

《书·舜典》:“龙!朕塈谗说殄行,震惊朕师。”《书·大禹谟》:“耄期倦于勤。汝惟不怠,总朕师。”《书·太甲上》:“惟尹躬克左右厥辟宅师,肆嗣王丕承基绪。”《诗·大雅·韩奕》:“溥彼韩城,燕师所完。”《管子·轻重乙》:“请以令发师置屯籍农,十钟之家不行。”《尔雅》:“师,众也。”这里用为民众之意。

《书·微子》:“卿士师师非度。”《书·牧誓》:“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书·吕刑》:“受王嘉师,监于兹祥刑!”《诗·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周礼》:“甸师,下士二人。”《管子·轻重丁》:“州通之师执折箓曰。”这里用为官长、首领之意。

师尹:师是太师的简称,尹为氏族姓。这里实指周朝的贵族尹氏。《诗·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师氏:官名。周成王时期负责军队的官员。《书·顾命》:“召太保奭、芮伯、彤伯、毕公、卫侯、毛公、师氏、虎臣、百尹、御事。”《诗·大雅·云汉》:“趣马师氏,膳夫左右。”

师挚:鲁国的乐师,名挚。《论语·泰伯》:“师挚之始,《关睢》之乱,洋洋乎盈耳哉。”《论语·微子》:“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

师冕:一个名叫冕的盲人乐师。《论语·卫灵公》:“师冕见。及阶。”

师命:师旅之命,指发生战争。《孟子·公孙丑下》:“继而有师命,不可以请,久於齐,非我志也。”

师旷:春秋时代晋国的著名乐师。《文子·上礼》:“譬犹师旷之调五音也,所推移上下无常。”《孟子·离娄上》:“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孟子·告子上》:“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韩非子·十过》:“令坐师旷之旁,援琴鼓之。”《韩非子·奸劫弑臣》:“非耳若师旷乃为聪也。”

师:姓颛孙,名师,字子张。孔子的学生。春秋末陈国阳城(今河南省淮阳)人。少孔子四十八岁。《论语·先进》:“师与商也孰贤?”

师延:人名。商纣王时期著名乐师。《楚辞·九叹》:“惜师延之浮渚兮,赴汨罗之长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