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读这五类书,让你成为高境界的人!

为什么读书便能学得做一个高境界的人呢?因为在书中可碰到很多人,这些人的人生境界高、情味深,好做你的榜样。目前在香港固然有三百几十万人之多,然而我们大家的做人境界却不一定能高,人生情味也不一定能深。

我们都是普通人,但在书中遇见的人可不同;他们是由千百万人中选出,又经得起长时间的考验,而保留以至于今日。像孔子,距今已有二千六百年,试问中国能有几个孔子呢?又如耶稣,也快达二千年。他如释迦牟尼、穆罕默德等人。为什么我们敬仰崇拜他们呢?便是由于他们的做人。

当知论做人,应别有其重要之所在。假如我们诚心想做一人,“培养情趣,提高境界”,只此八个字,便可一生受用不尽。只要我们肯读书,能遵循此八个字来读,便可获得一种新情趣,进入一个新境界。各位如能在各自业余每天不断读书,持之以恒,那么长则十年二十年,短或三年五年,便能培养出人生情趣,提高了人生境界。那即是人生之最大幸福与最高享受了。

说到此,我们当再进一层来谈一谈读书的选择。究竟当读哪些书好?我认为:业余读书,大致当分下列数类:

一是修养类的书

所谓修养,犹如我们栽种一盆花,需要时常修剪枝叶,又得施肥浇水;如果偶有三五天不当心照顾,便决不会开出好花来,甚至根本不开花,或竟至枯死了。栽花尚然,何况做人!当然更须加倍修养。

中国有关人生修养的几部书是人人必读的。

首先是《论语》。切不可以为我从前读过了,现在毋须再读。正如天天吃饭一样,不能说今天吃了,明天便不吃;好书也该时时读。再次是《孟子》。孔、孟这两部书,最简单,但也最宝贵。如能把此两书经常放在身边,一天读一二条,不过花上三五分钟,但可得益无穷。

此时的读书,是各人自愿的,不必硬求记得,也不为应考试,亦不是为着要做学问专家或是写博士论文;这是极轻松自由的,只如孔子所言“默而识之”便得。只这样一天天读下,不要以为没有什么用。如像诸位每天吃下许多食品,不必也不能时时去计算在里面含有多少维他命,多少卡路里,只吃了便有益;读书也是一样。这只是我们一种私生活,同时却是一种高尚享受。

孟子曾说过:“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连做皇帝王天下都不算乐事,那么,看电影、中马票,又算得什么?但究竟孟子所说的那三件乐事是什么?我们不妨翻读一下《孟子》,把他的话仔细想一想,那实在是有意义的。人生欲望是永远不会满足的,有人以为月入二百元能加至二百五十元就会有快乐,哪知等到你如愿以偿,你始觉得仍然不快乐。即使王天下,也一样会不快乐。

我们试读历史,便知很多帝王比普通人活得更不快乐。做人确会有不快乐,但我们不能就此便罢,我们仍想寻求快乐。人生的真快乐,我劝诸位能从书本中去找;只花三两块钱到书店中去,便可买到《论语》、《孟子》;即使一天读一条,久之也有无上享受。

还有一部《老子》,全书只五千字。一部《庄子》,篇幅较巨,文字较深,读来比较难;但我说的是业余读书,尽可不必求全懂。要知:即是一大学者,他读书也会有不懂的,何况我们是业余读书;等于放眼看窗外风景,或坐在巴士渡轮中欣赏四周景物,随你高兴看什么都好;不一定要全把外景看尽了,而且是谁也看不尽。

还有一部佛教禅宗的《六祖坛经》,是用语体文写的,内中故事极生动,道理极深邃,花几小时就可一口气读完,但也可时常精读。其次,还有朱子的《近思录》、阳明先生的《传习录》。这两部书,篇幅均不多,而且均可一条条分开读,爱读几条便几条。

我常劝国人能常读上述七部书。中国传统所讲修养精义,已尽在其内。而且此七书不论你做何职业,生活如何忙,都可读。今天在座年幼的同学们,只盼你们记住这几部书名,亦可准备将来长大了读。如果大家都能每天抽出些时间来,有恒地去读这七部书,准可叫我们脱胎换骨,走上新人生的大道去。

其次便是欣赏类的书

风景可以欣赏,电影也可以欣赏,甚至品茶喝咖啡,都可有一种欣赏。我们对人生本身也需要欣赏,而且需要能从高处去欣赏。最有效的莫如读文学作品,尤要在读诗。这并非要求大家都做一个文学家,只要能欣赏。谚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诗中境界,包罗万象,不论是自然部分,不论是人生部分,中国诗里可谓无所不包。

一年四季,天时节令,一切气候景物,乃至飞潜动植,一枝柳,一瓣花,甚至一条村狗或一只令人讨厌的老鼠,都进入诗境,经过诗人笔下晕染,都显出一番甚深情意,趣味无穷;进入人生,所遇喜怒哀乐,全在诗家作品中。当我们读诗时,便可培养我们欣赏自然,欣赏人生,把诗中境界成为我们心灵欣赏的境界。如能将我们的人生投放沉浸在诗中,那真趣味无穷。如陶渊明诗:

犬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这十个字,岂非我们在穷乡僻壤随时随地可遇到!但我们却忽略了其中情趣。经陶诗一描写,却把一幅富有风味的乡村闲逸景象活在我们眼前了。我们能读陶诗,尽在农村中过活,却可把我们带进人生最高境界中去,使你如在诗境中过活;那不好吗?又如王维诗: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诸位此刻住山中,或许也会接触到这种光景:下雨了,宅旁果树上,一个个熟透了的果子掉下来,可以听到“扑”“扑”的声音;草堆里小青虫经着雨潜进窗户来了,在灯下唧唧地鸣叫着。这是一个萧瑟幽静的山中雨夜,但这诗中有人。上面所引陶诗,背后也有人。只是一在山中,一在村中;一在白天,一在晚上。诸位多读诗,不论在任何境遇中,都可唤起一种文学境界,使你像生活在诗中。这不好吗?

纵使我们也有不能亲历其境的,但也可以移情神游,于诗中得到一番另外境界,如唐诗: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那不是一幅活的人生画像吗?那不是画的人,却是画的人生。那一幅人生画像,活映在我们眼前,让我们去欣赏。在我想,欣赏一首诗,应比欣赏一张电影片有味,因其更可使我们长日神游,无尽玩味。不仅诗如此,即中国散文亦然。

诸位纵使只读一本《唐诗三百首》、只读一本《古文观止》也好;当知我们学文学,并不为自己要做文学家。因此,不懂诗韵平仄,仍可读诗。读散文更自由。学文学乃为自己人生享受之用,在享受中仍有提高自己人生之收获,那真是人生一秘诀。

第三是博闻类

这类书也没有硬性规定,只求自己爱读,史传也好,游记也好,科学也好,哲学也好;性之所近,自会乐读不倦,增加学识,广博见闻;年代一久,自不寻常。

第四是新知类

我们生在这时代,应该随时在这时代中求新知。这类知识,可从现代出版的期刊杂志上,乃至报章上找到。这一类更不必详说了。

第五是消遣类

其实广义说来,上面所提,均可作为消遣;因为这根本就是业余读书,也可说即是业余消遣。但就狭义说之,如小说、剧本、传奇等,这些书便属这一类。如诸位读《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可作是消遣。

上面已大致分类说了业余所当读的书。但诸位或说生活忙迫,能在什么时候读呢?其实人生忙,也是应该的;只在能利用空闲,如欧阳修的“三上”,即:枕上、厕上和马上。上床了,可有十分一刻钟睡不着;上洗手间,也可顺便带本书看看;今人不骑骡马,但在舟车上读书,实比在马上更舒适。古人又说“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者晴之余。

现在我们生活和古人不同,但每人必有很多零碎时间,如:清晨早餐前,傍晚天黑前,又如临睡前;一天便有三段零碎时间了。恰如一块布,裁一套衣服以后,余下的零头,大可派作别的用场。

另外,还有周末礼拜天,乃及节日和假期,尤其是做教师的还有寒暑假。这些都可充分利用,作为业余读书时间的。假如每日能节约一小时,十年便可有三千六百个小时。

又如一个人自三十岁就业算起,到七十岁,便可节余一万四千四百个小时,这不是一笔了不得的大数目吗?现在并不是叫你去吃苦做学问,只是以读书为娱乐和消遣,亦像打麻雀、看电影,哪会说没有时间的!

如果我们读书也如打麻雀、看电影般有兴趣、有习惯,在任何环境任何情况下都可读书;这样,便有高的享受,有好的娱乐,岂非人生一大佳事!读书只要有恒心,自能培养出兴趣,自能养成为习惯,从此可以提高人生境界。这是任何数量的金钱所买不到的。

(0)

相关推荐

  •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 钱穆:读这五类书的人,境界自然不一样

    钱穆:读这五类书的人,境界自然不一样

  • 徐建融|读书三种

    读 书 三 种 撰文/徐建融 史载诸葛亮年轻时与徐元直等并为班级上的四位好学生.徐等三人读书,"务求精熟",诸葛则仅"观其大略".诸葛预测三人今后的成就,认为最 ...

  • 读五大类书,做高境界人 ——读钱穆先生《读书与做人》有感

    关于读书. 人生离不开读书,惟有读书能使人学得做一个高境界的人.因为书中可"遇到"很多境界高.学蕴厚.趣味深.经历时间长河的考验其思想仍历久弥新.保留至今日而甚称经典的人.这些人是 ...

  • 读好五类书,做个高境界的人!

    读好五类书,做个高境界的人! 醒世贤文 人为什么要涉猎多种书? 钱穆说,一是培养情趣,二是提高境界. 读书,能从有情趣,有见识的人,得知如何过得有趣,这些有趣的人生境界高.情味深,从他们的文字里,又能 ...

  • 钱穆丨读此五类书,做高境界人

    钱穆先生一生治学教学不辍,被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96岁无疾而逝的钱穆,为世人留下了56种54册著作,约1500万字,给中国文化研究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泽被后世. 本文是 ...

  • 拓展阅读 | 钱穆:读五类书,做高境界的人

    钱穆先生一生治学教学不辍,被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96岁无疾而逝的钱穆,为世人留下了56种54册著作,约1500万字,给中国文化研究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泽被后世.本文是钱 ...

  • 钱穆:读五类书,做高境界的人

    钱穆先生一生治学教学不辍,被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96岁无疾而逝的钱穆,为世人留下了56种54册著作,约1500万字,给中国文化研究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泽被后世. 本文是 ...

  • 钱穆:读这五类书,做高境界的人

    钱穆先生一生治学教学不辍,被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96岁无疾而逝的钱穆,为世人留下了56种54册著作,约1500万字,给中国文化研究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泽被后世. 本文是 ...

  • 钱穆:读好五类书,做高境界的人

    读经典文字,听世界名著 为什么读书便能学得做一个高境界的人呢?因为在书中可碰到很多人,这些人的人生境界高.情味深,好做你的榜样.目前在香港固然有三百几十万人之多,然而我们大家的做人境界却不一定能高,人 ...

  • 读五类书,做高境界的人

    ▲ 读五类书,做高境界的人 小文:钱穆先生一生治学教学不辍,被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96岁无疾而逝的钱穆,为世人留下了56种54册著作,约1500万字,给中国文化研究留下了 ...

  • 钱穆:中国文化最伟大处是帮人做个高境界的人!

    究竟中国文化最要处在哪里? 前几年曾有人提起此语问我,我总回答说:"中国文化最要处在它的道德精神".但现在,我觉得此话不够鲜明:我想:中国文化之最重要﹑最特殊处乃在其能着重学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