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泥塑佛面像则是永宁寺塔基遗址中出土最精美的一件,它原本是一躯完整的佛的立像,经过大火,原有的彩绘也损失殆尽,但残损并没有掩盖它们自身的艺术价值。
河洛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众多文物、古迹散落其间。本图集展示了洛阳博物馆收藏自夏商周至清朝的文物珍品,展现了洛阳十三朝古都的辉煌历史。洛阳博物馆新馆外景。
方格纹铜鼎(夏朝):出土于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是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青铜鼎。三代时期,鼎是用来烹煮肉食和盛放肉食的食器。这件鼎收口、圆腹、平底、锥状三足,沿上铸二环形立耳,腹饰不规整的方格纹。该鼎合抱模铸风格,端庄规整,略显稚拙粗糙,纹饰图案具象朴素。
母鼓铜方罍(商朝):出土于洛阳北窑西周贵族墓,可能是西周贵族参与灭商战争而获得的战利品。罍是一种流行于商周时期的酒器。母鼓铜方罍以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盖内铸有铭文“母鼓”二字。应是鼓国女子嫁与母氏男子为妻的实物见证。
盖和内底均有铭文3行12字:“叔牝赐贝于王姒,用作宝尊彝”。郭沫若认为此器“当是武王或成王时之器”,铭文中的“王姒”是“文王之妃太姒”,“叔牝当是文王之子,武王、周王之弟成叔武”。 文全意就是:母亲王姒赏赐给叔牝贝币,叔牝铸作这件青铜彝,感念母亲的恩德。
洛阳博物馆藏正始石经残石拓片。正始石经碑文中的每个字都有古文、小篆、隶书三种字体,所以又叫做“三体石经”。
唐三彩骑马女俑:出土于洛阳市龙门东山安菩夫妇墓。马上女子穿窄袖紧身翻领胡袍,流行于唐代贞观、开元时代,当时女子骑马较盛行
唐三彩黑釉马:出土于洛阳市龙门东山安菩夫妇墓。马身黑色,唯马面、鬃、背、尾、蹄为白色,间施酱黄色花斑,马鞍鞯为绿、黄、白三色相间,背垫褐色釉的革带为饰,革带系绿色或棕色的圆形骑马浮雕垂饰15枚。在唐三彩中实属罕见,是文献中“龙种神驹,四蹄踏雪”的艺术再现。
褐釉白斑龙柄执壶(唐代):敞口、短颈、丰肩、平底。流是一个兽首,柄是龙的形象,并且龙口衔在口沿。执壶
乳钉纹铜爵(夏朝):出土于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青铜酒器。乳钉纹是青铜器上最早最简单的纹饰。爵是贵族举行宴饮时的酒具,前有“流”,后有“尾”,流口上有一对伞形短柱,束腰平底,下有三足,一侧有称为鋬的把手。铜爵整体造型舒展空灵,简练朴素。
商代玉戈:出土于洛阳市洛宁县陈吴乡西寨子村。以玉为戈始见于二里头文化,其后流行于商、周两代,把柄部分有圆孔,是绑在棍子上使用的。由于玉石本身质地坚脆,无法用于实战搏击,所以商周时期的玉戈应是一种礼器。
兽面纹铜方鼎(西周):出土于洛阳北窑庞家沟西周墓。该鼎直腹,立耳,柱足,通体云雷纹,腹部正中和腿的上部铸有粗眉大眼的饕餮纹,四角和每面正中都有突出的扉棱。目前出土的西周方鼎数量很少,这件西周兽面纹鼎不仅体形较大而且纹饰精美,是西周青铜鼎的杰出代表。
叔牝铜方彝(西周):出土于洛阳小李村西周墓,分为器盖和器身两部分,方彝盖作四面起坡的屋顶状,脊中有方形钮。器身为长方形、鼓腹,通体满饰半浮雕兽面纹和凤鸟纹。这种腹部带有弧度的方彝极为罕见,目前也仅出土4件,国内仅有折方彝和这件叔牝方彝。
在青铜器发展史上,商代和西周是青铜器的鼎盛时期,其特点是“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叔牝方彝完美反映了这一特点,是西周时期青铜礼器的典型之作。
“王作”铜鼎(春秋):出土于洛阳市西工区第27中春秋墓。该墓是一座商周时期规格最高的亚字形墓葬,墓主人是东周时期的某位天子。这座鼎是洛阳地区目前为止发现的唯一的周王自作器,极为珍贵。
错金银铜鼎(战国):出土于洛阳市西工区小屯村窖藏。该鼎盖身相扣,形成独特的扁圆球形。它鼓腹、三蹄足;鼎口上方铸有两只方形附耳,两耳之间有少见的中空上翘的短管流;在鼎盖正中的衔钮旁,铸有一对栩栩如生的鎏金蟾蜍。战国中期以后,鎏金、错金银等工艺广泛流行。
石辟邪(东汉):1992年12月洛阳孟津油坊村出土。
白玉杯(曹魏):出土于洛阳市涧西区曹魏正始八年墓,选用和田白玉雕琢而成。造型呈圆筒状,底部呈圆饼状,通体没有任何装饰。这是由于三国社会推崇简朴的生活风尚。上古时期占据主导地位的礼玉到三国已基本消亡,取而代之的是生活用具和装饰用具开始成为玉器制作的主流。
正始石经(曹魏正始二年),出土于洛阳市偃师县佃庄乡大郊村(今太学村)。曹魏正始年间,魏文帝曹丕恢复汉太学,并命令手下工匠把儒家经典刻在石碑上,立于太学讲堂西侧,供学子传习、校正。
泥塑人面像(北魏):出土于北魏皇家寺院永宁寺塔基遗址。永宁寺为北魏皇家寺院,该九层木塔为胡太后所建。据记载,塔高四十九丈(136.7米)后毁于雷火。永宁寺出土的遗物十分丰富,最精美的要数出土达3000余件的彩绘泥塑俑头,它们是贴附于塔内四周的影塑装饰品
唐三彩嘶鸣骆驼:出土于洛阳市龙门东山安菩夫妇墓。骆驼脖颈弯曲上扬,作昂首嘶鸣状,肌肉丰满有力,颜色搭配合理,釉色光鲜亮丽,两驼峰之间有兽面驼囊、丝绸及瓷器等。往来于这条商路上的商人和驼队便是中西文化和经济交流的见证。
唐三彩人面镇墓兽:出土于洛阳市龙门东山安菩夫妇墓。
唐三彩鸭衔荷叶杯:出土于洛阳。
唐三彩灯:出土于洛阳市吉利区。分为盏、盘、柱、座四部分。灯盏内外施彩釉,堆塑于莲朵之中,盛开于承盘之
唐三彩灯:出土于洛阳市吉利区。分为盏、盘、柱、座四部分。灯盏内外施彩釉,堆塑于莲朵之中,盛开于承盘之上。承盘圆弧上仰,下方衔接灯柱,为圆柱状,饰小圆圈纹与凸弦纹,其柱身色彩艳丽,而且上下两端刻意绽开莲瓣装饰。底座为圆形覆盆式,外壁贴宝相花和力士纹饰。316.
唐三彩莲花形口乳钉纹盏:1982年洛阳市伊川县鸦岭乡唐墓出土。
白釉双龙尊(唐代):洛阳东郊杨凹村出土。盘口、细长颈、瓶状身,二龙口衔盘沿,尾接瓶肩,呈双耳状立于瓶
白釉双龙尊(唐代):洛阳东郊杨凹村出土。盘口、细长颈、瓶状身,二龙口衔盘沿,尾接瓶肩,呈双耳状立于瓶口两侧。双龙尊出现于隋代,盛行于唐代,主要流行于东都洛阳一带。唐代双龙尊造型优美,庄重大方,线条圆润丰满。
蓝釉双龙瓶(唐代):洛阳偃师唐恭陵哀皇后墓出土。双龙瓶主要流行于初唐、中唐时期,其前身源自于三国以来
蓝釉双龙瓶(唐代):洛阳偃师唐恭陵哀皇后墓出土。双龙瓶主要流行于初唐、中唐时期,其前身源自于三国以来一直流行的鸡首壶。该瓶通体使用的是罕见的蓝釉,主要成分是氧化钴,当时主要产自波斯一带。其所用的钴蓝釉料是后世青花瓷所用蓝色釉料的前身。
大秦景教经幢(唐元和九年十二月):出土于洛阳李楼乡城角村东北。经文与幢记上雕刻两组以十字架为中心的四尊“天使”图像,与佛教造像中的“飞天”极其接近。由此不难看出,这件景教经幢,明显从佛教同类文物中汲取了营养,说明当时诸多宗教之间存在着相互吸收、相互融会的现象。
白釉黑花鸭戏纹梅瓶(宋代):宜阳县东王庄洞沟村出土。小口短颈,上腹略鼓,下腹渐收,小平底,周身施白釉,绘黑彩,肩部饰花枝,腹中部有开光,内饰双鸭戏水纹,开光外绘牡丹花纹,这件文物具有浓厚的民间艺术风格。
鎏金铜观音(清代):北京故宫博物院移交。观音面相方圆,神态慈祥,衣纹流畅,装饰自然。右手置右膝上,左手置于身旁,姿态优美,神态悠然。为尼泊尔风格造像。
银鎏金宗喀巴造像(清代):北京故宫博物院移交。体型硕大,铸造、鎏金、錾刻、镶嵌等工艺都极为精湛,宗喀巴大师头戴黄色通人冠,身着僧衣,手结说法印,端坐与莲台之上。这件造像基座的下缘有“大清乾隆年敬造”的刻铭,是清代皇室礼佛的佛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