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邵阳达力 〗工信部下狠手:这些企业已经被罚到吐血!众人翘首以盼新补贴政策
昨日,工信部公布了对涉事骗补的新能源车企处罚措施,惹得吃瓜群众纷纷拍手称快,这一场历时数月,声势浩大的新能源汽车骗补审查处理事件终于落地,笼罩在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骗补阴影终将散去,补贴新政出台还会远吗?吃瓜群众表示已经摆好小椅子,坐等新的补贴政策出台。
12月20日,工信部公布了对苏州金龙、深圳五洲龙、河南少林客车、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这4家企业的行政处罚决定,涉及车型11款,骗补共计2616辆。对4家企业给予“责令停止生产销售问题车型、暂停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申报资质、责令进行为期6个月整改”等处罚措施。
而“骗补”情节最为严重的苏州吉姆西客车,曾虚假申报2015年销售新能源汽车1131辆,涉及中央财政补助资金达2.61亿元。工信部追回了2015年度预拨全部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同时取消中央财政补贴资格和整车生产资质。
补贴与骗补审查过程回顾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自2009年,中央财政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予以补助,截至2015年底补贴金额共计 334.35亿元。
2016年初,新能源汽车骗补被媒体曝光迅速引起上下各层面的高度关注。工信部、财政部、发改委、科技部四部委联合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情况及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情况专项核查。
9月8日,财政部官方网站挂出了《关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专项检查的通报》,并明确列出了作为典型骗补案例的五家企业,分别是苏州吉姆西、苏州金龙、深圳五洲龙、奇瑞万达贵州客车以及河南少林客车。涉及新能源汽车补贴金额10.1亿元。这份通报意味着新能源汽车骗补调查的正式进入结果发布期。
12月20日,工信部公布了对4家涉事企业给予“责令停止生产销售问题车型、暂停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申报资质、责令进行为期6个月整改”等处罚措施,标志着骗补事件处理结果落地。
骗补罚单开出 补贴新政或可期?
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一拖再拖,新能源汽车的预期销量调低再调低。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6年1-11月的新能源乘用车总体销量40.2万辆,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可达50万辆,显然,这与此前中汽协预测的70万辆相去甚远。
自年初开始,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接连受到一波又一波打击,从骗补审查、推荐目录重审到现在补贴政策迟迟不落地,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受到极大影响。受骗补事件影响,原定于7月出台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延后,如今已面临年终,新的补贴政策还未出炉。现在,骗补处罚已经公布,补贴新政出台可期。
此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张进华表示2017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将会大幅退坡,预计相比2015年补贴标准下降幅度在30%-40%左右,并将于2020年退出。
小编说:
对扰乱市场秩序的涉事骗补车企处罚措施公布,标志着使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人心惶惶的骗补事件处理终于告一段落,这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将落地。无论如何,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已是大势所趋,未来,新能源汽车企业要努力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和开发能力、降低成本才能从容应对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