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孝哉闵子骞(11-5)

本章记述孔子称赞闵子骞之“孝”。当时,针对礼乐崩坏的混乱局势,孔子反复强调“孝”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注释】
间:非难、批评、挑剔。
昆:哥哥,兄长。
【译文】
孔子说:“闵子骞真是孝顺呀!(因为他的孝顺)人们没有批评他的父母兄弟的言论。”
闵子骞是孔子“德行”科得意门生,小孔子15岁,性格沉静寡言,为人恭谨端正,终身以修德为目标。关于闵子骞的孝行,典籍多有记载。《韩诗外传》载:“子骞早丧母,父娶后妻,生二子。疾恶子骞,以芦花衣之。父察之,欲逐后母。子骞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父善之而止,母悔改之,遂成慈母。”闵子骞早年丧母,父亲续娶妻后又生了两个孩子。后妈对闵子骞特别不好,过冬时用芦花絮做成的棉衣给他穿,所以闵子骞成天挨冻。一次,闵子骞给父亲赶车,因为太冷,马鞭没有握住而掉在地上。父亲责打他时才发现其中缘由,非常生气并要休掉妻子。闵子骞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让父亲和后母都非常感动,足见其宽容仁爱,故后世有人称赞:“孝哉闵子骞,一言其母还,再言三子温。”
关于“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通常理解有二:一说人们对于闵子骞的父母兄弟对他的赞美没有异议;一说是因为闵子骞的孝顺,使他的父亲、后母、兄弟免于他人非议。据《朱子集注》批注:“胡氏曰:'父母兄弟称其孝友,人皆信之无异辞者,盖其孝友之实,有以积于中而着于外,故夫子叹而美之。’”朱熹引胡寅(宋朝儒学大家)的观点,闵子骞的父母兄弟都称赞他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大家都相信、敬佩他的品格,没有任何非议的言辞,是因为他的“孝友”不是装模作样、虚有其表,而是实实在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给人以老实厚道的深刻印象,所以,孔子赞叹、赞美他。
古圣先王皆以“孝”治天下。《孝经》记载:“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古圣先王所用的治国法宝就是孝道,孝为德之本,以孝修身齐家,然后推己及人,就能从家庭睦发展为邻里和气、社会和顺、世界和谐,进而就可达成治国、平天下的目标。孔子赞叹闵子骞,其根本目的是让弟子学习孝行,让时人重视并践行孝道,进而推动统治者重视并恢复周礼,特别是要将“孝”作为重要的手段礼治天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