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远方(30)丨宣城:一城山水半城诗

每个历史文化名城都能拿出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有些是具体的山川胜迹,有些则是抽象的人文风流,不过由于“文无第一”,自然也就没办法把它们排个座次。

如果真有这么一场文化名城的“选秀”比赛,各个名城想必争得面红耳赤,安徽省宣城市却会在旁边笑而不语,因为它有“大招”——文房四宝。

宣城同时拥有宣笔、宣纸、徽墨、宣砚这四样“法宝”,于是成了公认的“文房四宝之乡”。有人用“一城山水半城诗”来形容宣城,笔墨纸砚记录着这座城市的文化传奇。

文房四宝之乡

宣城的文房四宝中,名气最大的是宣纸,它是中国古代最优质的书写载体,多少清词丽句,多少水墨丹青,在宣纸上铺陈出中华文化的锦天绣地。

纵然如此,人们也只顾得上赞美文章的绚烂、艺术的精妙,至于宣纸的“功劳”,大多时候是被忽略的。是啊,谁会去注意这张看上去平平无奇、不堪搓揉的薄薄纸片呢?但低调的宣纸却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奇迹。

宣纸的神奇之处不仅在于它的品质之优良,更在于它的生命力之顽强。宣纸的寿命极长,保留千余年毫无压力,但比宣纸本身寿命更持久的则是它的声名,即便到了今天,它独步江湖的荣耀也丝毫未减,只要创作中国书画,宣纸几乎就是唯一的选择。

其他三宝的地位就并不这么“稳固”了,与它们竞争的还不少。

宣笔的主要材料是兔毫竹管,这种笔始于秦代,盛于唐代,到了元代则被湖笔抢去了风头。徽墨即徽州墨,徽州的范围比较大,以制墨闻名的除了宣城的绩溪县,还有现属黄山市的歙县,歙县甚至风头更盛,一度是徽墨制作中心。宣砚相比之下名气更小,虽然李白有诗“宣州石砚墨色光”,努力为它打了“广告”,但由于它的砚矿长久不为人所发现,加上中国产砚的地方实在多,又都特色鲜明,宣砚也就光芒黯淡了。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文房四宝既已备齐,必定会有风流人物来作锦绣文章,这才是真正为宣城赋予灵气和传奇的“法宝”。

果然,这里来了一群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们中有宣城人梅尧臣,有在宣城当了太守的范晔、谢脁、沈括、文天祥,有纯粹是被风景和人文吸引而到此一游的王维、杜牧、韩愈、白居易、袁枚、汤显祖等人,他们留下的诗词数不胜数。

不过,为宣城的名气出力最多的,是慕名而来的李白。

李白来宣城,一为游览,一为凭吊。

宣城地处安徽、江苏、浙江的交界处,此地多山,黄山、九华山乃天下名山,天目山也同样颇负盛名,所以,这里自古便是游览胜地。不过,这些山的主脉都不在宣城。

宣城境内的山则和这座城一样低调安静,这就是敬亭山。

在环绕宣城的一众名山面前,主峰海拔仅有300余米的敬亭山只算得上是个小丘。不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里的“仙”,是诗仙。

据传,李白一共来过宣城七次,在敬亭山游览到底是第几次,或者共有几次,早已无史料可考。不过,这些并不重要,敬亭山深深击中了诗仙内心的孤独感,也抚慰了他的心:它那么遗世独立,那么不苟流俗,那么清丽出尘,怪只怪世人不懂得欣赏啊,这岂不像是当时虚负凌云万丈才的李白?所以,他懂它,它也懂他。

在与敬亭山的对望间,李白留下了唐诗里的千古寂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比李白早两百多年,敬亭山的气质已经吸引了一位诗人。李白一次又一次来宣城,正是前来凭吊自己的这位偶像——谢脁。

谢脁于公元495年出任宣城太守,此后便被世人称为谢宣城。在文学史上,谢脁堪称南北朝诗人中的第一人,在他手中,山水诗走向了清新自然的趣味,在接下来的唐代,格律诗得以迅速成熟并走向巅峰,谢脁也正是先驱。像李白这样恃才傲物的人,一生都对谢脁推崇备至——青莲才笔九州横,一生低首谢宣城。

现在我们大多数人已经不太熟悉谢脁为宣城所作的诗了,更不知道他在出任宣城太守期间有什么值得夸耀的政绩,不过这些已经无关紧要了,谢脁为宣城留下的最重要的财富是一座楼,这原本是他的书斋,后来改成了层楼,名为谢脁楼。

李白多次登临谢脁楼,留下两首脍炙人口的诗《秋登宣城谢脁北楼》、《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他站在偶像曾经站过的位置,看向偶像曾经看过的风景,感受着偶像曾经的心情。诗人懂诗人,英雄惜英雄。

谢脁登楼曾感慨“空为大国忧,纷诡谅非一。安得扫蓬径,销吾愁与疾”,李白眼下的愁闷也庶几相似,“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不过,面对偶像他还是想让自己的姿势显得洒脱一点,所以,最后他神情一转,变得明朗,“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桃花潭下

即便要散发弄扁舟,李白一定要先喝够酒。好在宣城的酒足够他喝。

唐代宣城酿酒之风盛行,有了酒,就不得不提宣城一个特别的景点——桃花潭。

提到桃花潭,你是不是想起什么了?相信你早已脱口而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了吧?

若说宣城最著名的人物应该是汪伦。据说他是宣城的富豪,不过史书上对他并无记载。可那又有什么要紧呢?汪伦一生最成功的事便是用酒招待了李白,并为李白踏歌送行,于是,他永久地活在了《赠汪伦》那首千古绝唱里。

偶像的影响力实在是大,宣城因为来了谢脁,便引来了李白;因为有了李白,又引来杜牧、白居易、汤显祖等人;因为这些古人,引来无数今人。每来一位偶像,宣城便又叠加了一重光环,每来一波粉丝,宣城便又施展出一番魅力,偶像带来粉丝,粉丝成为偶像,如此往复不绝。

这样的宣城实在是缥缈脱俗,它仿佛不存在于尘世里,只存在于理想里,存在于文化里,存在于诗意里。

(0)

相关推荐

  • 宣城太守谢朓及其山水诗的历史地位

    宣城太守谢朓及其山水诗的历史地位 陈虎山 谢朓(464-499),范晔之后名声最盛的宣城太守.唐代政治家.诗人刘禹锡有诗言道:"宣城谢守一首诗,遂使声名齐五岳."诗中之山,便是家喻 ...

  • 宣城之韩愈前史:江南奥壤,山水诗都(下)

    第401期         宣城之韩愈前史           江南奥壤  山水诗都 胡阿祥 山水诗都 我们都知道,现在自称"山水诗都"的城市是马鞍山.马鞍山山明水秀,又是诗仙李白 ...

  • 李白与宣城(上)

    封面图片可上下滑动 王景福 微信版第798期   一.引子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以诗仙著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北),生于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一说以其先祖隋末谪居西域条 ...

  • 文人的寂寞山水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南北朝)谢朓 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 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 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 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 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 文人 ...

  • 一城山水半城绿,千年古韵最常熟

    暑热还未褪去,秋的脚步已经悄然而至,小城的色彩依旧在绿意中包裹.绿,是蓬勃的生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我们的小城,从"春风又绿江南岸"开始,四季的轮回,春夏秋冬,绿色可以是点缀,也可 ...

  • 重晚副刊 | 一城山水一卷诗 @李剑东

    这是一座地处渝东边陲大山里的小城,她叫巫溪,这处少有凡间烟尘的仙境,处处凸显着勃勃生机. 走进座落在大宁河畔的巫溪县城,沿着河岸无论向东还是向西,无论脚步是急是缓,撞入眼帘的无不是那些形态各异绵延不绝 ...

  • 3月,广州秋天刷爆朋友圈!半城秋色半城春,简直让人欲罢不能!

    2021-03-15 07:20 阳春三月, 大江南北,春暖花开. 然而, 广州朋友们却在此时, 迎来了一个金色的"秋天". 古早的老街,高大榕树, 飘落金色的叶,骑着单车的小哥, ...

  •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带着娃说出发就出发,一路将近300公里,我俩边走边聊,倒也不觉得难熬,加上服务区的时间,堵车的时间,也不到4个小时. 济南,也不算太长途,所以如果你是宝妈,带娃完全可以考虑去游玩一下. 到临西服务区休 ...

  • 美文:一城春色半城花,万顷碧波拥海来

    春到小城,小城春光美,春风,春色,春水,春雨,春绿,春花,一城的好颜色,让人如痴似狂,风,在深情的吻,花,在忘我的笑,容不得你不动心,容不得你不动情,醉了人的眼眸,醉了一世春秋,在最美的春天里,徜徉在 ...

  • 一城古迹半城湖 ——走近老淮安

    一城古迹半城湖 --走近老淮安 江雁 写下了<萧湖怀古>.<再游淮安府署小记>之后,终究觉得不够尽兴.我知道,对于淮安,我还有更多的话想要说. 当然了,我这里要说的淮安,是江苏 ...

  • 泉州——半城烟火半城仙的历史名城

    福建省泉州市是当选首届"东亚文化之都"(2013年)的中国城市.2021年7月25日,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定于2021年7月16-31日以线上为主的方式在 ...

  • 泉州,半城烟火半城仙

    08:00 - 08:30新东旭大酒店 - 六也亭 行驶里程: NaN公里行驶时长: 08:30六也亭, 六也亭位于石狮市永宁镇后杆柄村,上个世纪初,有个叫杨邦梭的人带领堂兄弟十七人到菲律宾谋生,发迹 ...

  • 【宁波】半城名胜半城湖

    宁波市内有一对日月湖,日湖位于江北,月湖位于旧城区,相比之下月湖的名气大了不少. 月湖是一处古人开挖的湖,宽处像满月,狭处如眉月,这便是月湖的来历,它始凿于唐贞观年间,到了宋元代建成了月湖十洲,自古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