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丨中华祖祠:后土祠

从盐湖区往西北,约一小时到万荣县庙前村。这里应是峨嵋台地边缘,黄河与汾水交汇之处。孤峰山与稷王山突出于高原之上。村北有中国民间广泛信仰的总司土地之神——后土祠。是中华神州大地上最古老的祭祀后土(地母)的祠庙。后土圣母是中华最古之祖,土地最尊之神;后土祠是海内祠庙之冠,北京天地社稷坛之源。它作为华夏根祖文化的源头,已越来越显现出其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
后土祠的原址在背靠汾河襟带黄河的高地汾阴脽上,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黄河干流东移,汾阴被黄河侵蚀,后土祠受到洪流的威胁。明万历末年,只得往东移建。
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黄河泛决,后土祠大部分被黄河冲毁,只留下秋风楼和门殿。康熙元年(1662年),黄河再决,连秋风楼也被淹没于黄河中。康熙二年,后土祠于庙前村北重建。同治六年(1867年),后土祠再次被黄河冲毁。同治九年(1870年),后土祠又移建于庙前村北的高岗上,一直留存至今。
《左传》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从汉代至宋代历朝皇帝先后24次在万荣汾阴祭祀后土。我来后土祠并非追随帝王足迹,而是深植于儿时的亲土爱土敬畏土地的延续,是完成一次久远的朝圣和源自灵魂深处的信仰仪式。这与去北京天地坛游览有不同的感情。
《说文解字》释“土”本义:地之吐生物者也。二象地之下、地之中,物出形也,凡土之属皆从土。土地和粮食是养育人民的根本,也是一个国家建立和存在的基础。现今位于北京中山公园的社稷坛,就是明、清时期皇帝祭祀太社之神和太稷之神的场所。太社之神专管土地,太稷之神主管谷物。”社稷”二字后来也慢慢演变为国家的同义词。中山公园社稷坛的五色土、社稷坛上的五色土皆取自全国各地,按照东、南、中、西、北五个方位摆放。
最初的祭祀对象是“社”,“社”就是土地之神,即后土地母。从商代开始,祭祀的对象除了“社”之外,又加上“稷”,“稷”就是谷神,即周代的始祖后稷。在先秦的文献中,“社稷”就是土神和谷神之合称,指代国家。可见人们对土地神和谷神的敬仰程度。
土神和谷神是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古代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一个“社稷”,从夏朝开始一直延续到清代时的社稷坛。
古代土地之神社,按方位:东方青土,南方红土,西方白土,北方黑土,中央黄土。五种颜色的土覆于坛面,象征国土。相传发明社的人是共工的儿子句龙。当洪水泛滥时期,人们都逃到高地上居住,无高地处,句龙就叫人们挖土堆成土丘在上面居住。每一丘住25家,称为一社,所以社最初是居民点,是聚落。夏禹建国后,建立的社稷叫做社。古代也把祭土地的地方、日子和礼仪叫社。稷,指五谷之神中特指原隰之祗,即能生长五谷的土地神祗,是农业之神。相传烈山氏的儿子柱做夏的稷正(掌播种五谷的官),就是主管农业的官职,在其死后,被奉为农神,也叫五谷神。“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遍教也;五谷众多,不可祭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地;稷,五谷之长,故立稷而祭之也”(《白虎通义·社稷》)。夏王朝每年都要举行祭社的仪式,祈求后土农神福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夏禹建国,占有四方土地,夏王是居中央之土地,五方土地皆为夏王所有,因此立社以祭祀土地神。句龙死后,被奉为土神,也叫社神,为了纪念他专门建造了房屋祭祀,供奉他的神位,称之为"后土"。后土就是土地神,这就是后世土地庙、土地神的始祖。
我国自古以来是以农立国,因此祭祀社稷就成为国家大事,社稷的存亡也就象征着国家的存亡。国家如果被灭掉,社稷也随之而毁掉,若不毁掉就要迁走。汤灭夏以后,想将夏社迁走,被伊尹阻止住,要汤留下来告诫后人,作为暴虐而灭国的见证。因为社坛是一露天的土坛,上面植有不同的树,汤就下令砍掉树盖一房屋把夏社封起来,永不使用。商的社另建在商王都,这就是所谓的“屋夏社”。
登上后土祠,进山门,正殿、献殿,建筑工艺精巧,光彩夺目,是祠内建筑的精华。东西五虎殿、配殿、碑亭廊柱等,布局严谨,结构合理。众多石雕、木雕、砖雕刻纹,精工细琢,巧夺天工。祠内舞台由三座前后联缀布列,形成“品”字形格局,为全国仅有,极为罕见珍贵。殿宇琉璃饰件光彩夺目。各建筑物上的悬雕,玲珑剔透,栩栩如生。正殿之后是秋风楼,因藏有汉武帝《秋风辞》碑刻而得名。秋风楼位于祠的最后,凭河而立,崇峻壮丽。据说,秋风楼原为五层,因建筑过高,被暴风吹倒,现存楼是清代同治九年第三次重建的,三层,四周回廊,砖木结构,十字歇山顶,下部是高大的台基,东西相通。正面门额嵌有“汉武帝得鼎”和“宋真宗祈祠”石刻图。线条流畅、形象逼真。东西各雕横额一方,分别为:“瞻鲁”,“望秦”。进入正面木门,迎面砖基上刻有“扫地坛”三字,正是轩辕黄帝当时扫地为坛祭祀大地之处。秋风楼英姿独秀而与整体协调,檐下斗拱结构古朴精美,形制巍峨劲秀,堪称现存古建筑中翘楚。
传说轩辕黄帝平定天下,在汾阴扫地设坛,祭祀后土地母。尧、舜之时,夏、商、周三代,都在这里举行祭祀活动。到汉代,进而形成制度,每三年皇帝都要来这里举行一次大祀。汉武帝刘彻时更是东岳封禅,汾阴祀土,于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扩建汾阴后土祠。他一生六次祭祀后土,仪式非常隆重,并留下千古绝赋《秋风辞》。随定为国家祠庙,以例祭祀。汉武帝祭祀完后土之后,泛舟于河汾之间,同群臣欢宴于船上,极目四望,秋风萧瑟,草木落黄,鸿雁南归,即景生情,吟唱了一首流传千古的《秋风辞》:”山有木兮木有枝,君悦君兮君不知。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唐玄宗李隆基于开元年间三次来此祭祀,并扩建祠庙。唐代诗人李峤作《汾阴行》一诗,描述祭祀后土的盛况:“斋宫宿寝设储供,撞钟鸣鼓树羽旗”。“河东太守亲扫除,奉迎至尊导銮舆。五营夹道列容卫,三河纵观空里闾”。“埋玉陈牲礼神毕,举麾上马乘兴出。彼汾之曲嘉可游,木兰为楫桂为舟”。宋真宗赵桓大中祥符四年也来祭祀,为此拨款对后土祠进行了修葺。他亲自撰写并书丹《汾阴二圣配飨之铭》碑。由皇帝书丹的碑刻并不多见,因而此碑是中国古代名碑之一。
和唐宋时期相比,现存的后土祠规模虽然逊色一些,但仍不失为一处庞大而辉煌的古代祠庙建筑群。万荣后土祠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文明发展史的见证。因此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荣后土祠,自轩辕黄帝后,二帝三王岁举,在此开创了华夏两千四百多年远古祀地的历史。从汉立祠,至明迁都北京,演绎了中国一千六百多年的皇家祀地的历史。宋将祠扩建至990亩八进数十处的宏伟建筑群,史有“规模壮丽,同于王室”海内之冠”称誉。梁思成称其留存的廟貌图的中轴线左右对称的祠庙格致,为北京故官建设提供了成熟的借鉴。明在北京建地坛后,祭祀转为民间活动,至今将六百年。
古人认为“父天而母地”,”皇天后土”,华夏民族做为一个农耕民族,始终对生长五谷、养育万物的大地心存敬畏。这种敬畏的力量是巨大的。在此基础上,名胜大都是帝王巡幸,诗文扬名,民间传说而造就。后土祠正是借着帝王和民间的双重力量,得以在中国人心中占据重要位置的。”皇天”多数不可期见,而”后土”是实在赖以生存的,万不可辜负!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嫌山西汾黄之交的后土祠遥远,就改在北京建立地坛祭祀后土,天坛祭天,社稷坛祭祀国家与五谷之神。运城万荣的后土祀被放弃,但民间祭祀地母、谷神的活动一直没有中断,且逐渐开始平民化。在百姓的香火缭绕中,终于完成了由国家宗祠向民间祠堂的转变。一尊人首龙身,神奇无比,不光能炼石补天,还能抟土造人的女娲,成为法力无边的神圣,老百姓亲切尊她为“后土娘娘”。中国人历来善于造神,但到女娲,却相反,将神渐渐变成了人。这可能是后土祠的又一个特别之处。
近几年国内各界人士,港、澳、台胞及海外华侨,寻根问祖,慕名而来,祭祀后土,络绎不绝。祈祷后土圣母赐福九州,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世道升平、物阜民丰;保佑人畜健康平安,兴旺发达,万事如意。尤其在后土圣母诞辰之日(农历三月十八)和十月初五庙会期间,云集恭敬,车水人龙,无比热烈隆庆。近年又设立农业丰收节。我想其中意韵,在不忘初心同时,包涵了更深远的人与自然、土地的关系,祈求淨土永续,爱护土地,拒绝侵吞污染,天地人和谐发展!
(0)

相关推荐

  • 江山社稷的社稷是什么意思

    白茶清欢赞同:0 | 2018-11-30 17:24 社是土神,稷是谷神,两者是中华民族原始的崇拜物,后来借指国家. 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分开讲就是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古代君王会为了祈求国家太平 ...

  • 封神演义:周朝祭祀的22位古神,2位合为一体,剩下20位只字未提

    有读者私信了一个问题,我感觉很有意思.干脆写一篇聊聊. 什么问题呢? 姜子牙封神之前,周朝都祭祀哪些神呢? 这个问题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 咱们从两个方面来谈. 第一,封神故事背景.第二,史实. ...

  • 商朝为何崇尚白色?商汤为何架柴焚烧自己?| 夏商史话连载20

    每天一篇中国史,本篇系经典中国通史之<夏商史话>连载20,欢迎收看. 为了能够有效地控制四方的诸侯.部落和夏王朝的遗民,巩固新建立起来的商王朝,汤和伊尹将王都迁到西亳. 汤从夏桀灭亡中吸取 ...

  • 社稷坛,明清皇帝祭祀社稷和五谷神的场所

    原创xiaoyao游天下2020-12-05 07:52:35 在故宫的南侧,与太庙相对的就是社稷坛了.当初明朝初年兴建紫禁城的时候,按照"左祖右社"的礼制兴建了太庙和社稷坛,一处 ...

  • 名楼之祖,后土祠秋风楼

    名楼,一般讲'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它们皆以文闻名于世,如崔颢的<黄鹤楼>诗.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勃的<滕王阁序>,但最远的朝代也只是唐 ...

  • 行走丨鲜为人知的乐山龙神祠

    龙神祠藏在乐山市区的一条繁华老街上,外地人到乐山根本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寺庙,只知道乐山大佛.峨眉山,其实在乐山还有不少不太为人所知的文物古迹,嘉定坊.乌尤寺.文庙.五凤楼.锁翠桥等,龙神祠是一处颇具传 ...

  • 行走丨中华旗袍,东方之美

    "穿中华旗袍,展东方之美,祝祖国母亲生日快乐!".国庆的石泉,旅游遍地开花.千年古城,翻滚着火热的人文画面.石泉古城老街非凡热闹,风着古街绿丝袍,游客深情一脸笑. 如面桃花含笑醉, ...

  • 行走丨后土祠与蒲州古渡

    山西省运城界内万荣县庙前村,是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与黄河交汇的地方. 汾黄交汇处的北侧,有一座小山丘,是传说中轩辕皇帝扫土成堆.立高坛祭祀大地之母的地方,地母也可以理解为黄河流域农耕时代的 " ...

  • 何敬民丨后土祠游记

    郑 重 提 示 企鹅号.百家号.美篇.博客.QQ空间.简书等网络媒体发过的文章,不要再投稿给新媒体<行参菩提>.如果愿意继续投稿新媒体<行参菩提>,请先删除,后投稿. 早知道万 ...

  • 万荣后土祠,品字戏台的粉色华年

    随 我 行 走 山 西      许 你 万 里 荣 耀鉴古  |知非  | 旅途  | 视野  |  生活 万荣庙前后土祠里,有一组驰名海内外的"品"字形戏剧舞台,形式独特,结构 ...

  • 央视《跟着书本去旅行》寻根后土祠

    栏目介绍<跟着书本去旅行>是一档体验式文化教育节目.节目以中小学课本或经典名著为线索,在"读万卷书"的同时"行万里路",走近文化古迹.实地实景讲故事 ...

  • 【美文选萃】杨志强 | 怀古后土祠

    文学 作家新干线 主编寄语 且读书,你就是活了两世: 且写作,你就是活了三世.  作者简介 杨志强,山西垣曲人,作家新干线编辑,散文作家,著有散文.小说多篇,曾数次获市.县级文学奖,现为政府机关工作人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运城万荣后土祠

    运城万荣后土祠位于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荣河镇庙前村.距万荣中里庄八龙寺塔西北8.4公里.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碑刻记载,这里历史上曾属于著名的"汾阴睢地",自汉武帝时,汾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