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守华||内蒙古之行
今年五·一期间,我们全家有幸去内蒙古旅游。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路边的垂柳正要吐出新芽,粉红的桃花、粉白的杏花、雪白的梨花,姹紫嫣红、芬芳争艳。
我们从神池出发,途经五寨、岢岚、保德、府谷,中午,到达神木县,进入了著名的毛乌素沙漠。傍晚,到达陕西省神木县大柳塔镇,下榻于大柳塔宾馆。晚饭有一道“油焖菠菜”色、味、香俱全,食后余味无穷,大家赞不绝口,至今记忆犹新。饭毕,我们游览了小镇夜色。
大柳塔地处神府东胜煤田核心区域,是神华神东集团公司总部的驻地。我们漫步在小镇宽阔的马路上,车流如织、灯光璀璨,一座座摩天大厦拔地而起,乌兰木河穿小镇而过,各种景观灯把河面照耀的流金溢彩,商店、饭店、歌厅、舞厅等霓虹灯五彩缤纷,音乐广场上歌声悠扬,一曲曲草原牧歌响彻夜空,一群群男女臂挽臂跳着蒙古民族舞。这哪里是路遥笔下的荒凉小镇,分明是一座现代化的工业城市。
吃罢早饭,我们向成吉思汗陵出发。成陵是蒙古帝国第一代大汉成吉思汗的衣冠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草原上。走进成吉思汗陵园,映入眼帘的是庄严肃立的白色牌楼,上方正中刻着由原国家副主席乌兰夫题写的“成吉思汗陵”金字牌匾。成吉思汗陵的主体是由三个蒙古包式的宫殿一字排开构成。三个殿之间有走廊连接,在三个蒙古包式宫殿的圆顶上,金黄色的琉璃瓦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熠熠闪光。圆顶上部有用蓝色琉璃瓦砌成的云头花,即是蒙古民族所崇尚的颜色和图案。
传说,成吉思汗下葬时,为保密起见,曾经以上万匹战马在下葬处踏实土地,并以一颗独立的树作为墓碑。为了便于日后能够找到墓地,在成吉思汗的下葬处,当着一峰母骆驼的面,杀死其一峰亲生的小骆驼,将鲜血洒于墓地之上。后人在祭祀成吉思汗时,便牵着那峰母骆驼前往。母骆驼来到墓地后便会想起被杀的小骆驼而哀鸣不止。可是,等到那峰母骆驼死后,就再也没人能够找到成吉思汗的墓地了。
达尔扈特人,是蒙古族中专门为成吉思汗守陵的部落。至今为止,达尔扈特人已经忠诚地为成吉思汗守陵八百年。
祭成吉思汗陵是蒙古民族最隆重、最庄严的祭祀活动。每年3月21日举行隆重的春祭祭奠仪式,祭祀规模最大,最隆重,祭品齐全,皆供整羊、圣酒和各种奶食品,届时各盟旗都派代表前往伊金霍洛旗成陵奉祭。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鄂尔多斯草原涓涓溪水环绕着天骄圣地成吉思汗陵。这里蓝天如碧,松柏苍翠,树木成林,绿草如茵,骏马嘶鸣,景色宜人,与美丽富饶的巴音昌霍格草原连为一体,营造了独特的草原风光和人文景观。成吉思汗陵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再现了蒙古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和成吉思汗伟大精神。“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成吉思汗不但是蒙古民族的伟大缔造者,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中午,在成吉思汗陵园的蒙古包吃了蒙古人传统食品手扒羊肉。服务员将大块羊肉置于大盘中上桌,大家手拿蒙古刀大块大块地割着吃。我用蒙古刀割下一块肉时里边还有血丝,当我硬着头皮放到嘴里,果然肉鲜而不膻,肥而不腻,风味独特。
下午,我们从成陵向包头市出发。在成陵到东胜(鄂尔多斯市)的公路上,放眼望去,到处都是单调的黄色,连一棵树木也没有,那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沙丘就像大海中的波浪一样,在太阳的照射下,发出万点金光。天是蓝的,地是黄的,这里除了蓝黄两色,再也看不到其他色彩。沙漠上有的是旋风,当一阵狂风吹来,沙粒飞扬。在无边的沙海中点缀着一丛丛沙柳,给原本沉寂的沙海注入了生机。
途径东胜,这个与沙漠相连的现代化城市,绿洲与黄沙相伴,飞鸟与驼铃起舞。公路上的拉煤大卡车一辆紧接一辆,路旁的酒店挂一盏“气死风”红灯笼,上书“酒”字,招揽过往行人。黄沙漫漫,古道热肠,眼前场景,真有武侠泰斗金庸笔下的大漠景象。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日近黄昏, 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分,草原上笼罩起金色的寂静,远处的山峦披上晚霞的彩衣,落日的余晖给沙漠涂上了一层红色,一直延伸到远方金色的地平线上。那天边牛乳般洁白的云朵,也变得火带一般鲜红。草浪平息了,牧归的牛羊群从远方的草原走来;只有那些夜间也不回返的骆驼群,还在那柳林附近的湖边上游荡着。
夜色朦胧,华灯初上。经过六个多小时的奔波,我们终于来到包头市,下榻于包头市宾馆。吃罢晚饭,我们欣赏包头市夜景。
包头是蒙古语“包克图”的谐音,意为“有鹿的地方”,所以,又有鹿城之称。是中国重要的基础工业基地和全球轻稀土产业中心,被誉称“草原钢城”、“稀土之都”,是镶嵌在内蒙古草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包头市,一条笔直而宽阔的“钢铁大街”从东到西贯穿全市,两旁的路灯有红的、黄的、绿的,五彩缤纷,将一栋栋高楼大厦照得通体晶莹透明。马路上车流如织,灯光入柱,东河、昆都仑河、黄河穿城而过,大桥护栏和桥架上的霓虹灯,周期性的闪烁出绚丽多彩的光芒。河两岸万家灯火,倒映在水面上,五光十色,金碧辉煌,随着微波轻轻荡漾,十分迷人。夜幕下的银河广场,在五颜六色的霓虹灯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绚丽多彩,广场中心的音乐喷泉喷出的水柱随着音乐节奏的强弱时高时低,水花飘落在环形的水池里,每天晚上,这里都会放映水幕电影。工作了一天的人们,来到城市广场,有的散步、有的购物、有的在欣赏美丽的喷泉,大多数的红男绿女手挽手,在音乐的伴奏下,跳着蒙古民族舞,那悠扬的马头琴回响在暮色的夜空中。包头的夜晚真是灯光闪烁,五彩缤纷,让人深深陶醉在了其中。夜深了,灯光渐渐暗淡下来;满天的星星照耀大地,给这座美丽的城市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一阵阵凉风吹来冷气顿袭全身,我们怀着游兴未尽的心情回到宾馆。
吃罢早饭,我们从包头去呼和浩特市。蓝天白云,春光明媚。出包头市进入土默特右旗,小车在宽阔的110国道上行驶,公路上没有拉煤的大卡车,车辆很少,空气新鲜,令人心旷神怡。公路的南面是一望无际的土默川平原,北面是连绵起伏的大青山,黄河弯弯曲曲,时隐时现。我忽然想起老家的一句歇后语,“土默川的狼,善眉善眼吃人昵?比喻表面看上去老实,实际上心地歹毒。”出土默特左旗途径土默特右旗,中午到达呼和浩特市,简单用饭后,入住呼和浩特昭君大酒店。
呼和浩特,通称呼市,旧称归绥,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被誉为“中国乳都”。这里历史厚重、寺庙众多、风光秀丽、绿草如茵、牛羊遍地、湖泊点缀、鸟语花香、富有浓郁的塞外风情。
呼和浩特的气候十分宜人,淡蓝的天空,清澈悠远、美丽如镜,看不到一点杂质,天空中更是没有几丝云,那样空灵纯净,就仿若是一块毫无瑕疵的蓝水晶,就静静地凝视着地下,亦如赤子般宁静、安详。呼和浩特很宁静,没有嘈杂的叫嚣声,人们生活的安然平静,悠然自在,男的雄壮威武,女的挺拔健康,他们的脚步一律稳健有力,全然不像急匆匆慌乱的都市脚步,连街上的车流视乎都在无声地流动着。呼和浩特如意广场上的音乐瀑布是亚洲最高的,也是最吸引人们的好地方,到了晚上人们都聚集在广场上,观赏着瀑布、听着音乐、看着礼花、跳着蒙古舞、高兴地沉浸在美好幸福的生活中。
我们一行到呼和浩特民族商场浏览,民族商场位于呼和浩特市区中心,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商业企业,并为全国十大百货商店。我们走马观花地浏览了一遍,商品琳琅满目,顾客熙熙攘攘,出来以后已是暮色笼罩,灯火通明。
晚上,在昭君大酒店,享用了蒙古特色饭菜,宴席开始,蒙古姑娘向每位客人敬献了雪白的哈达,祝客人吉祥如意。然后两位蒙古姑娘手捧银碗唱着一首首祝酒歌,向客人敬酒,歌声嘹亮,热情奔放。“金杯银杯斟满酒,双手举过头。炒米奶茶手扒肉,今天喝个够。朋友朋友请你尝尝,这酒醇正,这酒绵厚。让我们心心相印,友情长久,在这富饶的草原上共度春秋。”敬酒歌唱了一首又一首,我们是喝了一杯又一杯,最后,大家酒足饭饱,宴会方才结束。
吃罢早饭,我们游览了昭君墓。
王昭君,(公元前52—19年)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肯人氏,就是现在的秭归县。与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汉元帝时,昭君被选人后宫,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汉朝的属国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入长安朝觐汉元帝,自请为婿,昭君听闻自愿出动请行,后立为宁胡阏氏,昭君随呼韩邪单于出匈奴,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昭君出塞”故事。
走到墓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3.95米,重5吨的呼韩邪单于与王昭君阏氏并轡而行的大型铜铸雕像。再往北行,朝阳矗立着一块高大石碑,石碑上用汉蒙两种文字镌刻着董必武的诗作《谒昭君墓》:“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石碑后方两侧,七块各代石碑历历在目。墓前有相连的两层平台,拾级而上至墓顶,有六角攒顶尖兰亭一处。墓前院内,历史文物陈列厅分列东西,陈列厅内,有汉白玉昭君雕像一座,娥眉秀发,衣炔飘飘,目视远方,栩栩如生。
现代史学家翦伯赞赞美:“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座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琵琶一曲弹自今,昭君千古墓犹新”。今天的昭君墓,宛如北方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成为名扬世界的旅游胜地。这里不仅有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还有鸟语花香的自然情趣和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其诗情画意,令人流连忘返。
下午,我们去四子王旗看草原。出呼市翻过大青山,途径武川县,下午4时到达四子王旗格根塔拉草原旅游中心。
格根塔拉草原旅游中心坐落在内蒙古境内大青山北麓的杜尔伯特(四子王旗)草原上,格根塔拉是蒙古语,意为“辽阔明亮的草原”。
在传统的蒙古包喝过奶茶,我们观赏草原风光,广袤浩瀚的杜尔伯特大草原,丘陵起伏,绿草如茵、鸟语花香、白云彩虹,炊烟缕缕、牧笛声声,人欢马叫、牛羊追逐,海浪似的马群,金色霞云的驼群和白云似的羊群在绿海中游动,骑马的牧人,手里拿着细细的套马竿,像矛头一样尖尖地指向天空。传统的蒙古包和现代的蒙古包相映成辉,为格根塔拉草原组成了一幅美丽动人的图画。
为游客安排的活动有蒙古民族传统的赛马表演。只见十几位骑手头缠丝带,缨穗飘扬,身着艳袍,五彩缤纷,一路催马扬鞭,一路跃马驰聘。精湛的骑术、人马和谐的配合,不时赢得观众的赞许,在欢呼喝彩声中回到起点。
看完赛马表演,我们每人骑了一匹马在草原上漫游,来到一户牧民蒙古包,热情好客的牧民以传统的民族礼节接待,醇香的美酒、奶茶,香甜酥脆的炒米,制作精细美味的各种奶食品任你尽情品尝。洁白的哈达、嘹亮的歌声表达出牧民对远方的客人的一片诚心。
我们每人喝了一杯奶茶,品尝了各种奶食品,牧主人告诉我们,赶上了好时代,改革开放后分得了牧场,现有一千多只羊,一百多匹马,孩子们都在外面上学,放马、牧羊全部是雇佣的山西人。日子过得挺好,生活幸福美满。
从牧民家出来,我们回宾馆吃饭。晚饭是醇厚清香的马奶酒和清香扑鼻的烤羊腿,格根塔拉艺术团的小伙子们为客人表演了威猛雄壮的蒙古民族舞。客人们一边品尝马奶酒和烤羊腿,一边欣赏蒙古民族舞。
晚饭后,举行了草原篝火晚会。入夜的草原暮色笼罩、篝火熊熊,人们随着悠扬的马头琴声,飘然起舞,如入仙境。在这凉爽的夜晚,篝火旁的桌子上堆满了奶食,喝着醇厚清香的奶茶,来品尝各种奶食品。好客的牧人献上洁白的哈达,敬上醇香的马奶酒,唱起热情的祝酒歌,跳起潇洒的蒙古舞。格根塔拉艺术团在篝火前,为游人献上一台独具特色的蒙古民族舞,优美奔放的安代舞把晚会推向高潮。
夜宿蒙古包,透过天窗,遥望天上点点繁星,遐想勤劳纯朴的蒙古人民在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的过去,远处传来悠扬的马头琴声。
回程的路上听着腾格尔的《天堂》:“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还有你的姑娘、这是我的家。我爱你我的家,我的家我的天堂”。那雄厚有力的声音,深沉的气,把我们的心留在了美丽的大草原。
神池县税务局退休干部郝守华
2019年9月9日星期一于太原
作者简介
郝守华,1956年11日5日出生于山西省神池县龙泉镇南庄子村。大专学历。在神池税务局工作。退休后从事文学创作。文章主要发表在《神池文苑》和《太原道》等网站。其中:《童年忆事》被神池县文联,神池县作家协会,神池县总工会荣幸入选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献礼《神池文学作品选》。
特别申明:本平台作品以原创为主,转载为辅,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提供的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如文章、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自告知之日删除。
史政发展 塞外文化 红色文化 乡土文化
名人民俗 文物非遗 传说轶事 往事琐忆
投稿信箱:scgsjzb@163.com
主编微信:sczb0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