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126章)

第126章  冬至夜话

727年冬天悄然而至,不知不觉间,便到了冬至。

唐人风俗,冬至大如年,家家户户都要吃油煎糖饼,但王维一则怕璎珞克化不动,二则觉得糖饼过于油腻,没甚营养,便一早问璎珞:“今日是冬至,你想吃什么?我做给你吃。”

“唔,大冷天的,我想吃热乎乎的馄饨。”璎珞从被窝里钻出脑袋,一脸俏皮地笑道。

“这有何难?我且等着,我做给你吃。而且,我要给你做12种馅料的馄饨,可好?”

“12种馅料?你这是要凑齐一年的月份么?”璎珞披衣起床,掩嘴轻笑道。

王维替璎珞拿过放在床尾的软底棉鞋,弯腰替她穿上,笑道:“待会你吃时,我倒要看看,你能不能分得清12种馅料分别是用什么做的?”

“若是我都能分得清呢?”

“那自然最好不过,至少你已经吃下12个馄饨了不是?”王维双手搂住璎珞的香肩,一脸得意地笑。

哎,这个男人!璎珞瞬间会意,轻捶王维道:“原来你又在想着法子哄我多吃一些,再这样下去,肉都长在我自个身上了。”

“你不是说了么?要沉得让我抱不动你,我可是一心一意在帮助你早日实现这个心愿。”王维哈哈大笑,携了璎珞的手,缓缓往堂屋走去。

堂屋里弥漫着一股香甜的味道,王维忍不住咽了咽口水,一脸期待道:“是福嫂在蒸枣糕么?这般香甜!”

听王维提到自己的名字,福嫂忙乐呵呵地从厨房走了出来,笑道:“阿郎早,大娘早。大娘说阿郎和莲儿都喜欢吃枣糕,让我今日满满蒸上一笼。”

王维转头看了璎珞一眼,眼中满是笑意,问福嫂道:“我怎么闻着今日的枣糕特别香?”

“你方才让我分辨12种馄饨,你倒是猜猜,这枣糕里有哪些香味来着?”

“哈哈,娘子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嘛!”王维停下脚步,侧头闻了一闻,笑道,“大抵是红枣、核桃、果脯之类吧。”

不待璎珞回答,福嫂倒先拍掌笑道:“阿郎果然猜得准,大娘昨日特地嘱咐,今日的枣糕里要加上核桃、葡萄干、杏干,这样口味更好。瞧我,只顾着说话,大约蒸得差不多了。”说着,便忙忙地跑进厨房忙乎去了。

“这回先放葡萄干和杏干试试,若是好吃,下回再放其他果脯,可好?”璎珞看着王维,巧笑嫣然道。

“好,只要是娘子做的枣糕,无论放什么,我都爱吃。”王维摸了摸璎珞的长发,含笑道,“你陪莲儿去玩一会,我这便去做12种馅料的馄饨给你吃。”

王维这双泼墨挥毫、醉心丹青的手,如今却为璎珞洗手做羹汤。或许,只有在自己心爱的女子面前,才能如此温柔。

不到一个时辰,热腾腾的馄饨伴随着一股浓郁的香气,被端上了食案。璎珞低头一看,只见六寸大的白瓷碗里,挨挨挤挤地浮着12个雪白滚圆的馄饨。

“璎珞,莲儿,你们尝尝,什么馅料最合你们的口味?”王维笑微微地看着璎珞,嘴角是掩饰不住的得意。

“阿爷,每个馄饨的馅料都不一样吗?”莲儿一脸好奇地问。

“是啊,莲儿最喜欢哪种馅料?”

听王维如此一说,平日爱枣糕胜过馄饨的莲儿,这回倒是认真地吃了起来。和莲儿一样认真的,还有璎珞。她细嚼慢咽,将这些两个拇指大小的馄饨,一个一个吃了下去。吃一个,便报一个馅料名称,越到后面,竟越是不大有把握了。

吃到最后一个时,璎珞放下手中的白瓷碗,抬头笑道:“熊肉肥美,鹿肉有嚼劲,这个,应是鹿肉不是?”

“嗯,你今日猜对了8种,已经很不错了,要不要再来几个?”王维一脸宠溺地看着璎珞。

“阿弥陀佛,幸亏你只做了12种馅料,若是做了24种出来,我不仅猜不出来,恐怕更要吃撑了。”璎珞一边摸着明显隆起的腹部,一边“讨饶”道。

“阿爷,我也吃完了12个!”一旁的莲儿也放下瓷碗,一脸自豪道。

王维和璎珞一起看向莲儿的瓷碗,哎呦,瓷碗里竟还有一堆馄饨皮。原来,莲儿只挑馅料吃,将馄饨皮都剩给王维了。

王维一脸苦笑道:“莲儿这是要将馄饨皮都给阿爷吃么?”

当一家人吃完鲜美的馄饨和香甜的枣糕后,这个冬至就完美地过去了。入夜,一家人秉烛夜谈,谈兴正浓。

“璎珞,《三国志·魏志·王肃传》有云: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这些日子,咱们一起读《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倒确实是应了这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学有所得,最是惬意之事。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你有何所得?不妨说来听听哦。”璎珞饶有兴致地问。

“嗯,比如陶潜先生。我们只知他闲云野鹤、超然物外,其实,他的祖辈、父辈以及他的妻子,都对他有或多或少的影响。换言之,若没有身边人的精神契合,陶潜先生恐怕无法'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我只知道他曾祖陶侃是东晋名将,其他的倒是不曾听说。”

“陶潜先生的风骨,在他曾祖陶侃的母亲湛氏身上,似乎也能找到影子。陶侃出身贫寒,一年的大雪天,他的朋友来家里做客,家里五米下锅。他母亲湛氏就毫不犹豫把头发剪了去换米,又把房柱子砍了当柴火,以此招待儿子的朋友。”王维抿了口茶,继续说道,“陶潜先生的外祖父孟嘉,也是东晋名士,处事不惊,崇尚自然,'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这句话,便出自他之口。因此,陶潜身上带着陶孟两家的风范——刚毅、正直、率真、洒脱,喜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所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是也。”

“方才你说他的妻子,对他也有影响,我想听听他妻子的故事。”璎珞若有所思道。

“陶潜先生的妻子姓翟。陶潜先生在彭泽县当县令时,手头有两百亩田,他恨不得全部种上高粱酿酒喝,但翟氏坚持要种粳米。两人争执半天,最后还是翟氏让步,同意让他用一百五十亩地来种高粱酿酒,只留五十亩来种粳米做家里的口粮。后来,陶潜先生自作主张辞官回家,翟氏一声不吭,心甘情愿陪他一起锄地种菜。南朝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撰《昭明文选》时,赞美翟氏'能安勤苦,与其同志’。”

“能安勤苦,与其同志。”璎珞将这八个字在心里默默念了两遍,点头叹道,“翟氏不仅安贫乐道,且能处处为夫君着想,理解夫君所作所为,确是古往今来不可多得的贤妻。”

“璎珞,我虽比不上陶潜先生的仙风道骨,但你倒是和翟氏相仿。陶潜先生有了翟氏,才能'心远地自偏’,我呢,因为有了你,才能'愿为持竿叟’。”

“你又胡说了,我哪有那般好?对了,好久不曾看你写诗了,今日看你诗性正浓,何不作诗一首?”璎珞抿嘴笑道。

“今晚聊了这许多陶潜先生的故事,我心里确已得了一首,吟与你听听。”王维笑着起身,一边踱步,一边朗声吟道,“陶潜任天真,其性颇耽酒。自从弃官来,家贫不能有。九月九日时,菊花空满手。中心窃自思,傥有人送否。白衣携壶觞,果来遗老叟。且喜得斟酌,安问升与斗。奋衣野田中,今日嗟无负。兀傲迷东西,蓑笠不能守。倾倒强行行,酣歌归五柳。生事不曾问,肯愧家中妇。”

“这首诗朗朗上口,有些像打油诗,读来甚是轻松惬意。”璎珞笑道,“尤其是'九月九日时,菊花空满手’一句,将陶潜先生想喝酒却无酒时的无奈和期待,描绘得活灵活现。”

“璎珞,我心里还得了几首,你帮我研墨,我一一写将下来,如何?”

“好呀。”

于是,两人携手走入书房,璎珞熟稔地为王维铺纸研墨,王维提起笔来,略一思忖,便洋洋洒洒地写了下去。

其一

楚国有狂夫,茫然无心想。散发不冠带,行歌南陌上。孔丘与之言,仁义莫能奖。未尝肯问天,何事须击壤。复笑采薇人,胡为乃长往。

其二
田舍有老翁,垂白衡门里。有时农事闲,斗酒呼邻里。喧聒茅檐下,或坐或复起。短褐不为薄,园葵固足美。动则长子孙,不曾向城市。五帝与三王,古来称天子。干戈将揖让,毕竟何者是。得意苟为乐,野田安足鄙。且当放怀去,行行没馀齿。

其三
日夕见太行,沉吟未能去。问君何以然,世网婴我故。小妹日成长,兄弟未有娶。家贫禄既薄,储蓄非有素。几回欲奋飞,踟蹰复相顾。孙登长啸台,松竹有遗处。相去讵几许,故人在中路。爱染日已薄,禅寂日已固。忽乎吾将行,宁俟岁云暮。

其四
赵女弹箜篌,复能邯郸舞。夫婿轻薄儿,斗鸡事齐主。黄金买歌笑,用钱不复数。许史相经过,高门盈四牡。客舍有儒生,昂藏出邹鲁。读书三十年,腰间无尺组。被服圣人教,一生自穷苦。

“摩诘,加上方才你写陶潜先生那首,刚好一气呵成写了一组五首,这组诗,便取名为《偶然作》,可好?”

“好,娘子所言甚好,偶然所得,一吐为快。将来若是还有其他偶然之作,便都和这组诗归在一起,倒也合适。”

璎珞点头微笑,这样的冬夜,听王维谈古论今,看王维泼墨挥毫,是千金不换的惬意时光。(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

  • 学生佳作:我读陶潜(作者:太原十二中 1710班 翟雯昕)

    各位朋友,今天为大家推出一个新栏目:学生佳作.为广大高中生提供一个新媒体小平台,展示你的风采.接受老师推荐稿件,有评语优先发表.大家可以在下方点击"赞赏",为我们的这些小文人鼓鼓劲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237章)

    当崔希逸向王维吐露这件不敢和外人道的心事后,心里好受了许多.王维也感动于崔希逸对他的信任,两人惺惺相惜.一见如故. 河西节度使管辖范围很大,下设赤水军.健康军.玉门军.张掖守捉.交城守捉.白亭守捉等.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199章)

    第199章 烫手山芋 这天,当武玉娘蹙眉告诉李林甫,张九龄拒收紫竹席,武惠妃很生气时,李林甫哈哈大笑道:"这很意外么?我早就知道会是如此!" 武玉娘一脸不解道:"既然你早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191章)

    第191章 侍郎拜相 咸宜公主的婚事定了后,735年春天,武惠妃开始操心李瑁的婚事. 这日,李林甫让武玉娘进宫捎话给武惠妃,为了彰显寿王的地位,寿王所娶的女子宜出自崔.卢.郑.李.王等世家大族,李林甫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3章)

    "仙芝--"莲儿似醒非醒,口中一直叫着仙芝的名字. 屋中放了两盆燃得正旺的炭火,王维往盛着热水的铜盆里浸了浸手,直到手上完全热乎了,才小心翼翼地往莲儿额头上摸了摸,两天了,烧依然没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2章)

    风追着风,云堆着云,四野凄沧,草木含悲. 莲儿做了一个梦,一个很长很长.似乎没有尽头的梦. 梦连着梦,梦套着梦,梦醒了还是梦.有些梦倏忽即逝,有些梦萦绕不去,一个接着一个,如一条时而舒缓.时而湍急.时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1章)

    当李隆基斩杀高仙芝和封常清后,他才突然意识到,要找一个能接替他们驻守潼关.剿灭叛军的大将,并非易事. 思来想去,李隆基决定让曾经的两镇节度使.西平郡王.突厥老将哥舒翰出马!哥舒翰出生于699年,此时的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0章)

    高仙芝并不知道,洛阳城破后,封常清写好了表文待罪,苦于一直没有机会送呈皇上.临刑前,他交给边令诚,请他务必送呈皇上. 边令诚不以为然,随手扔到了一边.斩杀高仙芝和封常清后,他在军中无聊,让陌刀手把封常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09章)

    高仙芝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他能想到的是,皇上会因为他和封常清退守潼关而发怒,但他没有想到的是,皇上会因此要他们以死赎罪! 在这个过程中,有个人一直在李隆基身边煽风点火.火上浇油,他就是和高仙芝有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07章)

    潼关守住了,长安暂时安全了!然而,高仙芝却隐隐感到不安. 在他决定将5万大军撤回潼关时,一个念头在他脑中一闪而过:不经一战就放弃陕郡,皇上会怎么看他?他如何向皇上交代? 但是,当时危在旦夕的情形容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