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元之进攻南宋,统一吐蕃、大理

本篇系精读中国史连载269,《元朝史话》连载06,欢迎收看。

蒙宋联合灭金后,蒙古却没有实现将河南地归宋的诺言,反而迫使宋朝将陈州、蔡州西北的大片土地归蒙古占有。蒙宋开始对峙。

历史又开始重演了:100多年前,当女真进攻辽朝时,约北宋联合灭辽,结果辽被灭后女真大举进攻北宋;现在蒙宋联合灭金后,蒙古又大举进攻南宋。

这时的南宋政权,已经腐朽到极点。宋理宗在位达40年 (1225-1264)之久。他先后重用权臣史弥远、史嵩之、董宋臣、丁大全、贾似道等人,这伙人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依然过着纸醉金迷、腐化挥霍的生活。“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暧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情景,有增无减。

面对强大的敌人,他们不是加强国防,坚决抵抗,而是束手无策,和战不定,把希望寄托在委屈求和、敌人自动退兵上。所以蒙宋40年战争,南宋一直被动挨打,直到灭亡。

下面要讲的,是忽必烈即位以前蒙古进攻南宋的情况。

金朝灭后,蒙古主力军北还,河南处于空虚状态下,南宋乘机出兵,企图收复洛阳(西京)、汴京(东京)、归德(南京)三京和河南其他地方。

1234年六月,宋理宗命全子才等出兵汴京,汴京蒙古守将杀长官崔立降宋,宋将赵葵自滁州(今属安徽)取泗州(今江苏盱眙北)至汴京会师。七月,宋兵入洛阳,洛阳近乎一座空城,宋兵军饷无着。蒙古军在洛阳东南龙门设伏,大败宋军,进而包围洛阳,宋军因严重缺粮,只好弃城突围,在洛东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在汴京的宋军,也因粮饷不继,无法坚守,在蒙古军决黄河水淹城后,也只好退走了。

南宋收复三京的失败,是缺乏周密准备和史嵩之等人破坏的结果。当时,河南遭战争破坏,州县多半是空城荒地,控制朝政的史嵩之等又不供应军饷,所以无法坚守。

这次军事行动,反而成了蒙古进攻南宋的借口。1234年底,蒙古再次遣使赴宋,责怪南宋破坏协议。

1235年初,窝阔台大举进攻南宋。蒙古军队分兵三路:西路由窝阔台次子阔端等率领攻取四川;中路由窝阔台第三子阔出等率领,进犯汉水流域和长江中下游;东路由宗王口温不花等率领入侵江淮。

这次南下的蒙古军队是由“蒙古军”(由蒙古人和西域人组成)、“汉军” (由北方汉族地主武装和新降附的金军组成)所组成的。

蒙古统治者由于兵力枯竭,在西征和南侵时,都是用征服地区的人民来补充自己的军队。

1241年窝阔台死,蒙宋战争暂时休止。

蒙古军退后,南宋开始在四川部署防御。孟珙、余玠等先后主持屯田积粮,立寨筑城等,卓有成效。特别是合州(今四川合川)钓鱼山城的修筑,为日后击退蒙古军的进攻作好了准备。

1251年,蒙哥即大汗位,是为宪宗。他开始作进攻南宋的新部署。由于四川宋军防守严密,蒙古军队不敢轻易进攻。因而采取了绕道吐蕃,进攻云南的大理,然后南北合兵进攻南宋的战略。

1252年,蒙哥弟忽必烈、老将速不台子兀良哈台奉命出征。1253年秋,忽必烈经六盘山、临洮,抵忒剌(今四川松潘北),分军三道前进,穿越吐蕃东部(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进入大理。

吐蕃政权自842年解体后,长期处于分裂状态下。1246年,吐蕃佛教萨斯迦派首领萨斯迦班智达曾携其侄八思巴到凉州,会见阔端,议定归附蒙古条款,萨斯迦班智达返藏后致书乌思(前藏)、藏(后藏)、纳里(阿里地区)的僧俗官民,宣布归附蒙古,并传达阔端关于清查户口、建立驿站的命令。

忽必烈率军进入吐蕃东部地区,击败反抗的吐蕃割据势力,实际上是蒙古管理西藏的具体实施。

1253年十二月,忽必烈攻占大理城。

1258年初,蒙哥再次发动三路大军进攻南宋。他自率主力军进入四川;命忽必烈攻打鄂州(今湖北武昌);又命兀良哈台从云南北上攻潭州(今湖南长沙),然后在鄂州与忽必烈会师。准备三路军会师后同时东进,直抵临安,灭亡南宋。

蒙哥先派纽磷占领成都,自率大军攻下利州(今四川广元)及其附近地方,然后沿嘉陵江南下,准备进攻重庆。

1258年底,蒙古军到达合州。合州在嘉陵江东岸,地势险要,是重庆的北边门户。合州宋将王坚调集17万人增筑钓鱼城御敌,军民抗蒙情绪高涨。

1259年春,蒙宋双方在合州及其周围展开了激烈的攻守战,蒙军始终未能攻破钓鱼城。入夏后,天气炎热,疾病流行,被阻在合州城外的蒙古军病倒很多。七月,蒙古军围合州,先锋汪德臣差一点被炮石击中,回营后得病死去。随后,蒙哥等率大军攻城,宋军发炮石,击退蒙古军。不久, 蒙哥得病死于军中。

大汗一死,蒙古军只好撤退。

忽必烈一路于1259年八月渡淮河,入大胜关,抵黄陂(今湖北黄陂北),向鄂州推进。九月,蒙哥死讯传来,忽必烈企图攻下鄂州后再北上夺取汗位,因而攻城更加激烈。

由于南宋援兵来到,忽必烈一直未能得手。十二月,在汉阳声援鄂州的南宋右丞相兼枢密使贾似道向忽必烈求和。

这时,忽必烈已得知其弟阿里不哥准备在和林(今蒙古国乌兰巴托西南)即大汗位,于是便采纳谋臣郝经的计策,匆匆与贾似道签订密约:双方以长江为界,南宋每年献银20万两、绢20万匹给蒙古。然后,急速撤兵北上争夺汗位。

兀良哈台一支军队到达潭州后,因南宋军民奋战抵抗,未能攻下,兀良哈台便绕道北上与忽必烈会师。

(0)

相关推荐